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國宴譚家菜是怎樣流傳至今的

國宴譚家菜是怎樣流傳至今的

提起“譚家菜”,聽說過的人也許不少,但真正嘗過的肯定不多。首先它不像普通菜系那麽遍地開花,除了北京飯店之外,幾家專營“譚家菜”的餐館幾乎都是近壹二年才開始名氣大增;其次,由於其自身的諸多因素,尤其是價格不菲,讓普通百姓不敢問津。

關於“譚家菜”

年前有餐飲界業內人士在本報上發表論點,預言“未來壹兩年內京味菜系將要擡頭”, 曾引起壹些經營京味菜餐館的興奮。而京味菜系都包括什麽呢?當然首推“滿漢全席”為代表的禦膳,還包括“段家菜”、“任家菜”、“譚家菜”等官府私家菜,“全聚德”、“東來順”等傳統老字號,以“宅門菜”等為代表的百姓家常菜和北京風味小吃等等這幾大類。其中,“譚家菜”可以說是流傳至今的京味菜系中高檔菜肴的典型代表之壹。

“譚家菜”起源於清末官宦譚宗浚家,當時作為壹種家庭菜肴就聞名京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流入社會更是名噪壹時。北京飯店的“譚家菜” 早年間曾作為老壹輩國家領導人接待、宴請外國重要來訪者的國宴,歷史和政治的淵源使它在民間名聲顯赫、地位很高,北京飯店也成為食客品嘗“譚家菜”的首選。近幾年的後來者則有金堂食府、譚府大酒樓、府膳宮府譚世菜等等幾家。

據對“譚家菜”有壹定研究的“府膳”宮經理介紹,“譚家菜”在菜品制作上有四大原則,第壹就是選料考究,如鮑魚、燕窩、魚翅、魚唇、魚肚、裙邊、貝類等等,尤以海味菜為主。 第二是下料好,講究原汁本味,很少放花椒、胡椒粉等香料提味;燜菜時也不續湯兌汁,吃的是原料的本味。第三是火候足,“譚家菜”大部分菜品依靠的都是壹鍋好湯,也就是做好“譚家菜”的基礎——濃汁。所以“府膳”專設壹名煨湯的廚師,每天從半夜開始煨第二天需用的湯,12小時的火候要嚴格掌握,湯用完了菜也就不再做了。第四是慢火細做,追求菜肴的香醇軟爛。極少采用其他菜系常用的爆炒等快速簡單出菜手法,基本用的是火靠、煨、燒、燴、燜、扒、蒸的烹飪方法。不但制湯需要時間長,備料也是精挑細選,且不說燕窩、魚翅、鮑魚等高檔原料的漲發、煨制過程自有壹套規矩,就是壹般原料例如熬湯的雞要用放養的柴雞、魚肉要去骨切條,白菜只用幾片菜芯、冬瓜選的是接近瓜皮的薄薄壹層。總之無處不體現壹個“精”字,所以想吃“譚家菜”最好事先預定,給廚師備料、制作留出充足的時間,否則店家很可能有生意也接不了,因為“譚家菜”最忌諱的就是糊弄。

 既然出自官宦之家,“譚家菜”在吃法上肯定就不似壹般百姓飯食那麽隨意,首先表現在就餐環境上的典雅古樸,不似壹般餐廳的熙攘喧鬧;其次講究美食美器,大多都采用分餐制,尤其高檔的菜品,壹餐下來每人面前會擺滿杯碟盅罐各色餐具數套。

想吃“譚家菜”到底得花多少錢?

當原料、制作工藝和吃法上的精致講究給食客以非凡體會的同時,“譚家菜”也因價格上的非大眾化,對受眾人群帶來了限制。而——

以開業至今三個半月的位於三環路光華橋畔的府膳宮府譚世菜為例,他們經營的“譚家菜”分為傳統譚家菜和新派譚氏菜兩類。前者是嚴格遵循“譚家菜”的老譜烹制,多是具有代表性的經典菜式,價格和原料都屬高檔,必須是顧客提前預定的。最為上乘的首推黃燜魚翅,用的是珍貴的黃肉翅,翅整翅針多肉豐,經過2~3小時的發制和6個小時的煨火靠制作而成,價格在七八千元之間;清湯燕菜也是“譚家菜”的壹道傳統名品,價格每位在二三百元;其他如白扒官燕在八千元左右、蠔油鮑魚每只大約480元……

顯然,這些都不是壹般百姓接受範圍之內的。但是,新派譚氏菜卻是“府膳”根據“譚家菜”菜式的制作宗旨,將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的壹系列菜肴。它吸納了壹些低成本的原料,使用最代表“譚家菜”制作水準的“濃汁”做法,雖然完全按照傳統的制作工藝烹制,但價格卻低了許多。比如豆腐本來是老譜中不采納的原料,但利用傳統做法做成的罐燜豆腐卻秉承了“譚家菜”的風範,得到了美食行家的認可;扒菜中的栗子扒白菜、三鮮扒魚肚也是深得食客們青睞的新派“譚家菜”。以兩人就餐為例(因為實行的是分餐制,即使壹人來品“譚家菜”也絕對可以實現),每人點壹例菜品,可以如下選擇:濃汁三絲翅、罐燜金元鮑、紫砂魚條、三鮮扒魚肚,再點壹到兩個***用的菜品,如栗子扒白菜和冷拼,就可以比較完整豐富地領略“譚家菜”的風格,每人的消費在200至250元之間。這個價格雖然比起壹般餐館仍算挺高,但其中已經包含了魚翅和鮑魚、魚肚、深海鰈魚、魚唇、海參了!這麽壹算,也許有的人就覺得劃算了。

“府膳”的廚師均來自京城的高級酒店,有豐富的餐飲服務經驗,他們介紹說,吃“譚家菜”廚房上菜順序都是很有講頭的,根據人們味覺上的基本規律,順序依此是:濃汁菜、蝦、紫砂罐燜菜、素菜、雞或鴨菜、魚,最後上清湯。所以,妳如果是第壹次去品“譚家菜”,壹定向服務員報上妳的要求,比如口味喜好、消費標準等,然後讓他們給妳做相應的安排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