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修女的真名叫雅格妮斯·崗莎·博紮丘。她是阿爾巴尼亞人,出生在奧托滿族省的斯科普裏(前南斯拉夫的馬其頓共和國的首都)。她的父親Nigra是當地壹名成功的雜貨店承包商,母親Dranafila Bojaxhiu。她是壹個有壹個哥哥和壹個姐姐(姐姐後來也是)的女人。家裏講阿爾巴尼亞語,是天主教家庭。在她居住的城鎮,大部分是穆斯林和基督徒,只有少數是天主教徒。
特蕾莎修女很少提到自己的童年,但她曾經說過,當她在65,438+02歲時加入壹個天主教兒童慈善機構時,她覺得自己未來的職業就是幫助窮人。65,438+05歲時,她和姐姐決定去印度接受傳教培訓。在65,438+08歲時,她加入了愛爾蘭的洛雷托教團,在都柏林和印度的大吉嶺接受傳教訓練。1931年,特蕾莎修女正式成為修女,1937年5月,她決定終身成為修女,並根據'(聖女德莉莎,法蘭西19世紀最著名的修女)的名字和精神改名為特蕾莎修女。20世紀40年代初,特蕾莎修女擔任聖瑪麗·洛雷托女修道院中學的校長,但當時印度的貧富差距很大,學校壹片祥和,但在學校外面,滿大街都是無助的麻風病人、乞丐和流浪兒童。1946年9月10日,特蕾莎修女去印度大吉嶺的女修道院待了壹年,強烈地感受到自己想為窮人服務。回到加爾各答後,她要求當地大主教離開學校和修道院,但從未得到許可。
[編輯]
慈善傳教修女會
1947年,東巴基斯坦從印度獨立,數萬難民湧入加爾各答,其中大部分是害怕被穆斯林迫害的印度教徒。街頭巷尾爆發了霍亂、麻風病等傳染病,於是加爾各答的街道和學校高墻外變得越來越像地獄,折磨著特蕾莎修女的心。在大主教和梵蒂岡的不斷要求下,1948。並給她壹個社區和住所,幫助有需要的窮人。特蕾莎修女立即去接受醫學訓練,尋求幫助。1950年6月,特蕾莎修女等12修女成立了仁愛傳教會;;又名姬伯),教堂的修女服被改成印度婦女的傳統沙龍,在白布上鑲上簡單的藍色邊框,成為姬伯修女的制服。
[編輯]
短篇小說
壹天,特蕾莎去巴丹醫院討論她的工作。她發現壹個老婦人躺在車站附近的路上,好像已經死了。特蕾莎蹲下來仔細壹看:破布裹著她的腳,上面爬滿了螞蟻。她的頭上好像被老鼠咬了壹個洞,留下了血跡,傷口上爬滿了蒼蠅和蛆蟲。她迅速測量了老婦人的呼吸和脈搏,好像她還有壹口氣。她趕走了蒼蠅、螞蟻,擦去了血和蛆。特蕾莎認為,如果讓她躺在那裏,她會死。於是她暫時放棄了去巴丹島的行程,請人幫忙把老婦人送到附近的醫院。起初,醫院沒有理會這位沒有家人的老婦人,但醫生在特蕾莎的壹再懇求下對老婦人進行了治療,然後對特蕾莎說:“妳必須暫時住院,等妳走出危險期後,妳需要找個地方休息。”特蕾莎將病人托付給醫院後,立即前往市政廳的保健班,希望能為貧困的病人提供壹個休息的地方。在認真聽取了特蕾莎的要求後,CCBA保健課的主任帶她去了加爾各答壹座著名的卡利神廟,並承諾免費為他提供神廟後面的壹個地方。起初,他們遭到印度教區婆羅門的強烈反對,理由是特蕾莎修女不是印度人。但是特蕾莎修女並不畏懼反對,仍然在街上救助了很多垂危的病人,並來到收容所為他們清洗,給他們壹個休息的地方,其中包括印度教的僧侶。這感動了很多印度人,於是反對聲逐漸平息。
自從找到這個落腳點,不到壹天,修女們就安頓了30多個最窮最慘的人。其中壹位老人在他搬到這裏的晚上去世了。臨死前,他拉著特蕾莎的手,用孟加拉語低聲說:‘我壹輩子活得像條狗,現在死得像個人,謝謝。’
靠特蕾莎修女的工作是不可能拯救我在加爾各答的垂死的人的。但特蕾莎有自己獨特的看法。她認為人類的不幸並不存在於貧窮、疾病或饑餓之中。真正的不幸是,當人們生病或貧窮時,有人幫助他們,即使他們死了,他們也應該在死前有壹個家。這就是特蕾莎修女向垂死的人傳播主的愛。p
[編輯]
找到
這個名副其實的窮人、病人和垂死者的避難所終於在1952年8月建立了。當時門口掛著壹塊牌子,上面寫著‘nil ma Guade’,在孟加拉語中是‘赤子之心之家’的意思。
七年後,特蕾莎修女的“慈善傳教會”在印度首都新德裏和蘭契分別建立了兩家這樣的臨終收容所。
[編輯]
紀錄片和流行
在1960年代,特蕾莎修女的避難所成為加爾各答壹個眾所周知的地方。在街上生病並需要幫助的病人知道這個他們可以安息的地方。庇護所開始迅速擴大。由於人手不足,它開始在世界各地招募誌願者。通過口口相傳,也打開了世界知名度。1969年,英國記者macor Mungrich拍攝了壹部紀錄片《獻給上帝的美好事物》,聚焦特蕾莎修女。影片展現了收容所和印度街頭驚人的貧窮和無助,以及特蕾莎修女決定壹生為最貧窮的人服務的精神,感動了很多人,也讓特蕾莎修女成為世界名人。
[編輯]
獲獎
1971年,教皇庇護十二世授予特蕾莎修女?約翰二十三世?和平獎;同年,甘乃迪獎也頒給了她,此外還有阿爾貝特·施韋澤國際獎1975,美國總統自由勛章1985;1994美國國會金牌;1996 165438+10月16美國榮譽公民,多所大學榮譽學位;最重要的1979的諾貝爾和平獎也頒給了她。當時她拒絕了頒獎宴和獎金。媒體問她:我們能做些什麽來促進世界和平??。她回答:?回家愛妳的家人。?
[編輯]
健康惡化和死亡
1983年,特蕾莎修女在羅馬拜訪教皇保羅二世時第壹次心臟病發作。1989第二次心臟病發作時,她接受了人工心臟。1991從墨西哥旅遊回來後,她得了肺炎,健康狀況壹天天惡化。於是她向姬伯遞交了辭呈,理由是她不能再像其他修女那樣整天照顧病人。在修道會的秘密投票中,其他的修女和僧侶投票希望特蕾莎修女能留在姬伯領導他們。
1997年4月,特蕾莎修女摔倒,傷到了鎖骨。8月,她接受了心臟移植,但她的健康狀況並沒有壹天天好轉。1997年3月,她退出姬伯俱樂部,同年9月去世,享年87歲。特蕾莎修女在123個國家留下了4000名修女、超過65438+萬名誌願者和610件慈善作品。印度為她舉行了國葬。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同年8月31日,英國戴安娜王妃車禍去世,媒體用了整整壹個月的時間報道戴安娜王妃的車禍及其後續新聞,而特蕾莎修女的去世卻成了報紙的壹個小角落。
特蕾莎修女:行走在愛中[編輯]
評論
[編輯]
奇跡和祝福
特蕾莎修女去世後,被尊敬她的印度人神化。因為天主教會在祈福儀式前必須有壹份神跡見證記錄,所以特蕾莎修女的神跡見證記錄來自壹位印度婦女莫妮卡·貝斯拉,她自稱是特蕾莎修女神跡的見證人。她把特蕾莎修女的照片放在腹部,癌癥消失了,但她的丈夫告訴了媒體。其實這是她在醫院手術治療的結果。他們這樣做是迫於天主教會的壓力,為特蕾莎修女祈福。根據《時代》周刊的報道,治療她的醫生也受到了天主教會的壓力,不得不宣稱這是壹個奇跡。《羅生門》並沒有最終定稿,莫妮卡·貝斯拉的丈夫後來改口稱癌癥的治愈是特蕾莎修女的奇跡。目前,天主教會正在等待第二次奇跡,冊封特蕾莎修女。
[編輯]
用天主教給垂死的人洗禮
收容所裏快死的人大多是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但特蕾莎修女總是敦促工作人員給他們進行天主教洗禮。這種做法引起了很多爭議。
[編輯]
慈善行為的動機
克裏斯托弗·希欽斯認為,特蕾莎修女組織的目的是倡導因信仰而受苦,而不是幫助有需要的人。在1981的壹次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妳是在教窮人忍受苦難嗎?”特蕾莎修女回答說:“我認為窮人接受他們的命運,與受苦的基督分享他們的痛苦是非常美好的。”我認為窮人的苦難會對世界更有幫助。"
查特吉說,特蕾莎修女以“窮人的幫助者”的身份出現,誤導了公眾。在她最大的避難所裏,只有兩三百人。加爾各答的另壹個清教徒慈善組織“上帝大會”每天發放18000份免費餐,遠遠超過特蕾莎修女所有收容所的總和。
查特吉說,特蕾莎修女的很多機構只傳道,不做任何慈善活動。例如,在巴布亞新幾內亞,8個設施沒有容納任何人,所有的資金都用於傳教工作。
[編輯]
醫療質量
1991英國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的編輯羅賓·福克斯博士在加爾各答的“臨終之家”走訪時發現,許多服務的修女和誌願者並沒有醫學知識,但他們往往會做出醫療決定。他們也不區分“可治療”的病人和“不可治愈”的病人,而前者可能有死於感染的危險。此外,他們嚴重缺乏麻醉劑,這使得病人不得不忍受劇烈的疼痛。他們用的針只在溫水中洗過。
相比之下,當特蕾莎修女有自己的醫療需求時,她會去美國、歐洲和印度的知名醫院就醫。
[編輯]
捐款的去向。
特蕾莎修女的前雇員、前修女蘇珊·希爾茲(Susan Shields)表示,特蕾莎修女不允許他們購買醫療設備,而是將捐款轉入梵蒂岡銀行用於壹般用途,即使捐款人明確表示捐款將用於慈善事業。
除了法律要求的相關部門,特蕾莎修女從不向公眾提供其組織的財務狀況。
[編輯]
特蕾莎修女的祈禱
親愛的主,讓我今天和每天從妳的病人身上看到它;壹邊服侍壹邊照顧他們。
就算妳把自己藏在那些沒耐心、精於算計、不講道理的人後面,我還是能看出來是這樣;並高興地說:“為妳服務真好。”
主啊!給我這種有見地的自信,我的工作永遠不會平淡。每次我鼓勵和救濟那些可憐的受苦的人,我都會找到無盡的快樂。
啊!親愛的病人,妳對我是多麽珍貴,因為妳代表基督,為妳服務是多麽的正確。
主啊!讓我意識到這壹崇高召喚的尊嚴和責任,不允許我因為冷漠、麻木或急躁而使這壹職位蒙羞。
天啊。什麽時候?卑微到成為耶穌,我的病,懇求也允許我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只看到我內心的動力,那就是愛和服務每壹個病人。
主啊!增加我的信心,祝福我此刻和未來的努力和工作,真心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