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軼事趣聞:宋朝皇帝給大臣們吃什麽?

軼事趣聞:宋朝皇帝給大臣們吃什麽?

其實皇家宴會都是“吃場面”。關鍵是儀式隆重隆重,參與者感到榮幸。這大概是國內外通行的黃金法則。宋代皇太後和皇帝的壽宴可以說是這個規律的最好證明。

《東京夢》記載了北宋末年壽宴的詳細過程,而《梁氏夢》則記載了宋太宗和南宋太宗的壽宴,兩者實際上是壹致的,沒有變化。夢梁更是明確提出“國之初,人人守禮,累之時,不敢改”——建國時定下的規矩,後來再也不敢改了。

那麽,代代相傳的宮中最高規格壽宴的具體場景是怎樣的?以宋徽宗的生日聚會為例。根據《東京夢錄》,每年的第10天是天寧節——也就是惠宗的生日。然而,官員參加生日聚會是在第12天。在君主及其臣民“入場”之前,翰林司、禦廚等專門為宮廷配餐的部門要在宴席現場布置桌椅和道具,具體布置清楚地顯示出等級制度:

當然,皇帝的寶座設在殿中間,前面是“禦茶床”,也就是餐桌。餐桌上裝飾著由珠寶制成的人造花枝,若幹盤珍奇鮮果,以及僅供觀賞的果盤。盤子是堆積著蜜餞和雕花瓜果的寶塔。

寶座對面,有四排座位。第壹排是高凳和錦席。每個座位前設壹張矮桌,擺放壹個刻花或蜜餞的果盤。丞相、太子等人以及遼國、朝鮮、西夏國的使臣都坐下來。接下來的三條線改成了矮凳,三個人共用壹張矮餐桌,坐的也都是朝廷的重要官員。

其他國家的公使、低級隨員的座位都在正廳外面,兩邊寺廟的屋檐下,都是三人壹桌。餐桌上用環餅、油餅、棗塔做的“看盤”裝飾,純為裝飾,不準吃。此外,還有級別較低的軍官,他們在“山樓”後面設置座位。真的是皇帝請客,把自己扔在酒席上,人數眾多,場面特別巨大。

整個宴會的持續時間如此之長,以至於必須分成兩部分,稱為“宴會前”和“宴會後”。上半場喝了五杯,下半場喝了四杯。每輪包括三杯酒,壹個* * *部門的負責人首先向皇帝敬酒,由大臣們陪同;然後在天子和大臣們的陪同下,向丞相敬酒;最後,象征性地向其他部門的官員敬酒,大家壹起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