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大年初壹習俗

大年初壹習俗

大年初壹是新年的第壹天,標誌著壹年新的開始,迎接新的壹年。所以人們也特別講究這壹天的習俗,那麽大年初壹有什麽習俗呢? 正月初壹,是農歷新年的第壹天。春節,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誌農歷舊的壹年結束和新的壹年的開始 。春節壹般指除夕和正月初壹 。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壹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布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春節俗稱“過年”,但是壹般正月初壹也被稱為“元旦”,隋代杜臺卿在《五燭寶典》中說:“正月為端月,其壹日為元日,亦雲正朝,亦雲元朔。”“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壹天是壹年的頭壹天,春季的頭壹天,正月的頭壹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壹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壹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正月初壹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別稱,意即正月初壹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確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壹的時間。顓頊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壹為元旦;商代使用殷歷,殷歷建醜,以農歷十二月初壹為元旦;周代使用周歷,周歷建成子,以農歷十壹月初壹為元旦;秦代使用秦歷,秦歷建亥,以農歷初壹為元旦;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歷,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閎創制的太初歷,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歷,以農歷正月初壹為元旦。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壹度改用建醜的殷歷,唐武後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歷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歷至清朝末年。 放炮竹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裏的壹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裏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漢族拜年之風,漢代已有。唐宋之後十分盛行,有些不必親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賀。東漢時稱為"刺",故名片又稱"名刺"。明代之後,許多人家在門口貼壹個紅紙袋,專收名帖,叫"門簿"。 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壹種方式。 古時“拜年”壹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仆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壹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大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壹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壹曰富有余老爺,住元寶街;壹曰貴無極大人,住大學士牌樓;壹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賀年卡 上層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賀的習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誌》中說:“宋元佑年間,新年賀節,往往使用傭仆持名刺代往”。當時士大夫交遊廣,若四處登門拜年,既耗費時間,也耗費精力,因此有些關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親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壹種用梅花箋紙裁成的二寸寬、三寸長,上面寫有受賀人姓名、住址和恭賀話語的卡片前往代為拜年。明代人們以投謁代替拜年。明朝傑出畫家、詩人文征明在《賀年》詩中描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蔽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嫌簡不嫌虛”。這裏所言的“名刺”和“名謁”即是現今賀年卡的起源。賀年卡用於聯絡感情和互致問候,既方便又實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團拜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余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現在人們除了沿襲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興起了禮儀電報拜年和電話拜年等。 但從正月初壹至初五,多數家庭均不接待婦女,謂之“忌門”。僅限於男子外出拜年,婦女則須等到正月初六以後才能外出走訪。拜年活動要延長很長時間,到正月十五燈節左右。傍晚時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節”,初十以後叫“拜燈節”,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遲”的笑話。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禮,日後補行的,謂之“拜晚年”,舊時民間以進入新正初幾日的天氣陰晴來占本年年成。其說始於漢東方朔的《歲占》,謂歲後八日,壹日為雞日,二日為犬,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谷。如果當日晴朗,則所主之物繁育,當日陰,所主之日不昌。後代沿其習,認為初壹至初十,皆以天氣清朗,無風無雪為吉。後代由占歲發展成壹系列的祭祀、慶祝活動。有初壹不殺雞,初二不殺狗,初三不殺豬……初七不行刑的風俗。 聚財 聚財,俗傳正月初壹為掃帚生日,這壹天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而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裏邊。這壹天也不能往外潑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財。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壹習俗,大年夜掃除幹凈,年初壹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壹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中國吃網溫馨提示: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聲明:此文章以及中國吃網餐飲百科所有刊載菜譜制作方法、文章、知識、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請自行核實,由此所產生的風險均由您個人承擔。中國吃網“餐飲百科”致力打造成為提供最優秀實用美食、菜譜食譜做法,專業健康養生知識、生活竅門、食材介紹的專業生活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