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秋節禮儀風俗
?說到中秋,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月餅。現在的月餅五花八門,其實在傳統習俗中,月餅是非常講究的。?民俗專家《山西省誌?民俗誌》主編聶元龍介紹,山西人的傳統是將月餅分為祭月月餅(也稱團圓月餅)和普通的食用月餅。祭月月餅講究四個壹斤,包含著?四平八穩,對稱和諧?的意願。晉西北的祭月月餅稍有不同,由大到小,壘起來像座寶塔,頂尖為桃形月餅。
普通的食用月餅大小不同,以圓為主,也有葫蘆形、桃形等。專門送給小孩子的月餅特別講究,壹般是壹些兔子形狀的小月餅,取意?蟾宮折桂?,表示大人對孩子的祝福。繁峙縣的月餅比較獨特,是球形月餅。
山西的月餅多以油和面,餡有紅棗、核桃、豆類、柿子、果脯、紅糖等種類。月餅上的傳統圖案為廣寒宮、玉兔等花紋。
除了吃月餅,山西人還有中秋節拜月的習俗。在中秋之夜,家家團聚,在院落東面擺上供桌,上置月光馬兒(月神圖像)、月餅、西瓜、毛豆、水果等,講究的人家還要擺香爐、燭臺等,香爐中點燃壹種盤曲的線香,稱為蕓香。月亮出來後,全家仰望明月,主拜者叩頭敬獻,嘴裏還要誦拜月歌:?八月十五月兒圓,西瓜月餅敬神仙,有吃有喝還有穿,壹家大小都平安。?等到月光照在桌上供品後,便表示月光菩薩已領受了這份情意,於是燒香焚紙,皆大歡喜。
舊社會姑娘們拜月別有情趣,單獨設壹幅月光圖,心中默默祈求嫦娥仙子保佑自己有個美好的未來。過去山西有些地方講究?男不拜月?,可能因為月亮屬陰;但在晉東南壹些地方則素有?女不望月?的風俗,祭月則全由男子進行,不過後來這些講究都不那麽嚴格了。
山西中秋節拜月祭品
祭月物品除月餅外,還有西瓜、葡萄、毛豆。西瓜取音於喜,取形於圓,取瓤於紅,取子於多,意喻全家人團團圓圓,歡歡喜喜,紅紅火火,多子多福。西瓜要存放到中秋節,必須在收獲時便精心操作,挑選半熟、皮厚、無傷的,特意保存下來,專為祭月。晉南壹帶民間傳說西瓜是壹種野獸的頭,它兇猛強悍,每年八月十五夜總要出來傷人,晉南人借吃西瓜(獸頭)以解氣。葡萄是山西晉中、太原壹帶的特產,歷史悠久,恰在中秋時分前成熟。葡萄以其蔓枝多子和晶瑩圓潤的特征,很早就成為民間風俗中多子多福、家族興旺發達的象征物,用葡萄祭月也是山西人久遠的風俗傳承。毛豆選摘嫩黃豆角連枝煮熟,色金黃,味清香,據說兔子最愛吃,祭月的毛豆是專門為月中玉兔準備的。晉西北許多農村習慣祭供煮熟的玉米棒,用意與毛豆相似,也是兔子喜愛之物。此外,祭月時還供些蘋果、梨、柿子等時令水果。晉中壹些地方把西瓜去瓤雕鏤出各種圖案,中間置壹油燈,燈光從鏤空的瓜皮間透射出來,柔和美觀。
山西中秋節美食
撥爛子
撥爛子,山西特產,流行於晉中地區,是壹種粗糧食品。種類較多,有土豆、豆角、圓白菜等等。多經油炒後食用,也可以加西紅柿辣醬攪拌後食用。
羊雜割
羊雜割,為山西的壹種地方小吃。據傳,山西人吃雜割始於元朝,雜割壹名是忽必烈之母所賜。羊雜最開始是懷仁的名吃,在雁北壹帶小有名氣。過去懷仁和內蒙人吃羊肉的習慣不壹樣,內蒙人只吃肉,而懷仁人卻在羊下水上做了壹些文章,創造了壹種美食叫?羊雜?。把羊的心,肺、肝、腸、血等洗凈、煮熟切碎、配上花椒、辣椒、鹽、大蒜、蔥、姜等作料,加上壹些煮肉湯,做成?羊雜?,加上粉條壹起吃。現在發展成為山西地方美食。
蕎面河撈
蕎面用溫水加生石灰水和好,上河撈床壓入開水鍋中,撈入兌好的鹽醋湯水中,澆上羊肉臊子,加點陳醋,香味奇特,遠近聞名。
猜妳喜歡:
1. 中秋節的民俗禮儀
2. 中秋節禮儀常識
3. 中秋節禮儀文化須知
4. 中秋節的飲食文化禮儀
壹般在夏天,腹瀉是最常見的疾病,尤其是小寶寶,因為開空調,吃冷凍食品,細菌活躍。那麽夏天寶寶拉肚子應該吃什麽呢?
-1,營養糯米粥
材料:泡飯15g,泡飯10g,豌豆15g,栗子20g,香菇胡蘿蔔10g,食用油1/2小勺,水40ml,高湯1/4杯。
做法:豌豆煮熟後去皮,磨成粉;栗子去皮,切成1 cm的丁;從傘上取下蘑菇,切碎;將胡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