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簡單來說就是小時候司馬光和其他朋友在院子裏玩的時候,他的壹個朋友看到院子裏有壹個大壇子很好奇,就爬上去玩。但由於罐子邊緣較窄,孩子註意力不集中,爬進罐子裏玩耍的小夥伴壹不留神就溜進了罐子裏。當時壇子裏全是水,孩子壹掉進去,馬上就被蓋上了。其余的孩子看到這壹幕自然慌了,跑來跑去叫大人。
當時還小的司馬光也很著急,但他沒有像其他人壹樣跑到大人那裏求救。他掃視了壹下後院,然後從裏面撿起壹塊大石頭,砸進了水缸。在石頭施加的外力下,水缸破了壹個大洞,缸裏的水立刻從洞裏流了出來。隨著缸中水的減少,掉進缸裏的孩子不再因為水位高而難受。可以說年輕的司馬光在遇到如此緊急的情況時是非常聰明的,但是他卻能夠臨危不亂,然後找到了成功營救小夥伴的方法。當時他砸罐子救朋友的故事廣為流傳,甚至有人把它拍成了圖片故事。時至今日,司馬光砸罐子的故事還經常被用來教育孩子。
之所以清楚司馬光砸壇子的事真的發生了,是因為司馬光救下的上官上官把這件事寫進了家譜,代代相傳。至於馬未都認為司馬光砸的是甕而不是缸,也有壹定道理。骨灰盒類似於罐子。司馬光之所以砸甕而不砸壇子,是因為甕比壇子更容易砸孔。就外觀上的區別來說,骨灰盒壹般是縊縮的,圓柱體是開口的,高度比圓柱體高。就堅固性而言,骨灰盒壁通常比缸壁薄,所以更容易被打碎。
司馬光砸罐子的時候還年輕,這進壹步決定了他的力量不會太大。而他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壹下子把缸砸碎,說明這個缸可能不是真正的缸,而是壹個形狀相似的骨灰盒。也正是基於兩者的差異,馬未都才會說?司馬光的砸罐子是假的嗎?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