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背痛怎麽回事?
產後腰疼的問題可大可小,壹定要及時治療,不能耽誤最佳治療時間。產婦在日常生活上要多加註意,註意經期衛生,做好清潔,避免泌尿系統感染;產後應盡量避免吃太多生冷食物,會加重腰痛癥狀;平時特別註意站、坐、躺的姿勢,避免長時間站立,適當活動腰部,抱孩子時避免將孩子的重量壓在背上。
另外,產後腰疼也可以通過康復按摩療法或者有氧療法來緩解。康復按摩療法是指產婦俯臥在床上,雙手交疊壓在腰椎疼痛處,壹口氣按摩10-15次。註意方式不要按壓疼痛的腰部,或者在早上起床或晚上睡覺前用手揉腰部的肌肉50-100次。有氧療法就是做腿部動作,仰臥在墊子上,雙手托住壹條腿和膝蓋,使大腿緊貼腹部5-10次,再換另壹條肢體;也可以仰臥收腹,保持下肢伸直。
很多女性生完孩子後都會腰酸背痛。造成這種癥狀的原因很多,如生理性缺鈣、產後不慎著涼或孕期過度勞累、坐姿站姿不當等。產後腰疼的具體原因如下。
1.懷孕後,孕婦體內的激素會發生變化,身體的各個系統和器官也會發生變化。孕婦的日常飲食既要滿足自身需要,又要滿足胎兒的發育需要。所以孕婦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如果此時鈣不足,而壹個小號產後能量很大,鈣流失嚴重,就會出現腰酸背痛的癥狀。
2.懷孕和分娩後,孕婦的骨骼和關節會變得松弛,肌肉韌帶也會拉長,彈性下降。如果產婦身體素質差,沒有得到適當的調理,很容易使松弛的韌帶無法恢復,肌肉、結締組織、韌帶也會勞損,引起疼痛。
3.媽媽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如果長時間以固定的姿勢餵奶,很容易造成單側肌肉疲勞。如果她以固定的姿勢睡覺,也會引起腰酸背痛,所以要多加註意。
除了按摩,還可以緩解產婦腰痛的問題。多吃對腰部或骨骼有益的食物,也能緩解腰痛的癥狀。下面是壹些適合產後腰疼的食譜。
1,杜仲羊肉湯
材料:杜仲、枸杞、黨參、當歸、生姜、羊肉。
做法:先將羊肉洗凈切塊,放入開水中,焯壹下去掉浮沫,撈起備用;生姜切片,將所有材料放入砂鍋中,加水燉煮,調味。
杜仲、枸杞、黨參等。都有滋補作用,對腎虛血虛引起的腰酸背痛有很好的效果。
2、當歸大棗粥
配料:幹姜、川芎、山楂、桃仁、粳米、大棗、當歸、紅糖。
做法:首先將當歸、川芎、紅花、幹姜、山楂放入砂鍋中煎煮,瀝幹水分;在湯中加水,加入桃仁、粳米、大棗熬成稠粥,再加入紅糖。
大棗和當歸都是滋陰養女的好東西。如果是血瘀引起的腰痛,這個粥再合適不過了。
3.韭菜炒腰花
配料:韭菜、豬裏脊肉、木耳、料酒、鹽、雞精、油。
做法:韭菜洗凈切段,木耳切絲,豬腰洗凈用刀切開焯壹下備用;鍋中倒入油,燒熱,放入韭菜和木耳翻炒;加入腰花和調味料。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壹種說法,認為豬腰肉有壯腰補腎的功效,用韭菜炒可以緩解產後腰酸背痛癥狀。
如果出現產後腰酸背痛的癥狀,除了壹些治療方法,生活的每壹個細節也需要註意。剛生完孩子的女性要註意休息。下面我們來看看產後腰酸如何保養。
1,坐月子並非沒有科學依據,分娩後產婦的體力和身體狀況受到損害。這個時候要有足夠的睡眠,幫助體力和肌肉彈性的恢復,平時也要避免移動重物,以免受傷。
2、產婦身體虛弱,容易受涼感冒。剛生完孩子要註意保暖,尤其是孕期承受重力的腰部。這個時候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
3.如果產婦身體超重,腰椎的負擔也會增加,所以產婦身體要適當控制體重,以減輕腰部的負擔。
產後反復發熱的原因
其實哺乳期發燒吃退燒藥很簡單,就是不要損害寶寶的健康,因為寶寶需要母乳餵養。如果真的需要吃藥,那就咨詢專業醫生再吃藥,以免影響寶寶健康。
我們建議38.5℃之前物理降溫,能不用就不用。另外,我們需要像醫生壹樣,不僅關心當前的體溫,還要關心體溫的變化趨勢。當體溫超過38.5℃並迅速升高時,必須立即就醫。
哺乳期最常見的退燒藥是對乙酰氨基酚(泰諾),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給兒童使用,具有明顯的抗炎、鎮痛、解熱作用,也適用於孕婦。
哺乳期用藥可在咨詢醫生的基礎上遵循以下原則:
1,藥物的選擇要慎重。確定用藥指征,選擇療效好、半衰期短、在體內排泄快的藥物;在同等療效下,選擇毒性最小且經臨床應用驗證安全的藥物;選擇有效劑量相對較小、給藥次數相對較少的藥物;長期服用慢性病藥物或慎用藥物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並密切觀察寶寶的反應。
2、給藥方法要巧妙。口服或局部給藥是最好的方式,可以降低乳汁中的藥物含量;盡量減少每天用藥次數,避免連續用藥或緩釋藥物,以減少嬰兒的吸收。
哺乳期媽媽發燒(測38 ~ 40℃),應在家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利於身體恢復;多吃牛奶、粥、面等有營養的果汁。,少食多餐,高燒時禁吃雞蛋;同時多喝溫開水,每天飲用量不少於500毫升。
常見的退燒食療如下:
1、糯米蔥粥:將100g糯米洗凈後,加水適量煮粥。熟的時候加幾根蔥煮到熟,空腹吃。
2、梨棗雞蛋湯:梨1洗凈切塊,紅棗、生姜、冰糖,然後加水煮沸,最後打壹個雞蛋。65438+早晚0次,服用後休息。
3、白菜蘿蔔湯:白菜心250克,白蘿蔔60克,加水適量,煎好後加紅糖約15克,趁熱喝湯。
4、橘皮生姜紅糖茶:橘皮、生姜各10克切成細絲,加水煎至半碗,服用時加入適量紅糖,趁熱服用。蓋好後睡覺有助於退燒,緩解頭痛。
對於哺乳期的媽媽來說,不需要太擔心哺乳期發燒的問題,因為如果不是太嚴重,自然不會影響到大壹點的寶寶。不用太擔心感染問題,但希望家人能幫忙照顧孩子,自然好好休息,發燒很快就會好的。
女性生孩子就像做了手術,讓新媽媽產後身體虛弱。如果她不小心,就會引起發燒和感冒。那麽如何降低哺乳期的發熱呢?
建議38.5℃前物理降溫,不用藥不使用。除了藥物治療,生病的媽媽還可以通過物理降溫快速退燒。38.5℃之前我們能做什麽
1,最好的降溫方式是洗澡,水溫比平時低1~2℃,每次洗澡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
2、退熱貼。
3.用溫水擦拭。
4.少穿衣服。
5、醫用酒精稀釋後塗抹四肢。
6.多喝水。高燒時身體加速運轉會消耗大量水分,充足的水分可以加快病毒排出體外的時間。
7.冷水浴表面
每天用冷水洗臉,用手壹把壹把的洗鼻孔,就是從鼻孔輕輕吸入壹點水(註意不要吸入太深,以免嗆到)然後吹出,反復進行。
8.按摩鼻溝
雙手搓合,掌心發熱後按摩項英穴(位於鼻溝內,橫鼻外緣中點處)十余次,可預防發熱,緩解發熱後鼻塞癥狀。
9.呼吸蒸汽
第壹次發燒時,將開水倒入杯中,對著熱氣深呼吸,直到杯中的水變涼,每日數次,可緩解鼻塞癥狀。
10,熱風吹面
發燒初期,可以用吹風機在太陽穴吹熱風3到5分鐘,每天數次,可以減輕癥狀,加速恢復。
11,熱水足浴
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溫度熱得受不了)15分鐘。註意泡腳時水量不要超過足面,泡腳後腳要發紅,以防發熱。
12,麻油拌雞蛋
將壹兩香油加熱後,加入壹個鮮雞蛋,然後沖入開水中攪拌均勻,然後趁熱飲用,早晚各服壹次,2至3天退燒後的咳嗽痊愈。
13,白酒刷
將銅錢、硬幣等光滑的硬物浸於白酒中,輕刮前後胸、曲池、下肢,至皮膚發紅發熱,再飲壹碗熱姜汁,約15分鐘後汗如雨下。出汗後,全身放松舒適。這個時候註意避免感冒,發燒很快就會好的。
另外,我們需要像醫生壹樣,不僅關心當前的體溫,還要關心體溫的變化趨勢。當體溫超過38.5℃並迅速升高時,為了自己和寶寶的健康,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