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周嘉庭院
周嘉大院位於永州市零陵區付家橋鎮幹巖頭村。建於明代宗景泰年間(1450-1456),光緒三十年(1904)。宋代理學家周敦頤的後代,明中葉遷入此處居住繁衍,延續26代近600年,故名周家大院。雖然建設時間跨度較大,而且是壹代代接力建設,但整體規劃布局似乎出自壹人之手,井然有序。
周嘉大院由六個院落組成,即明朝建造的老院、紅門樓和黑門樓,以及清朝建造的新院、晏子樓和四大院落。六個院落自西向東呈北鬥七星狀排列,依山而立,南高北低,仿佛坐在太師椅上。整體來看,六個院落分分合合,渾然壹體。既獨立又和諧,層層疊疊。其中“四大院落”最大,建築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周嘉四合院有主平房屋180余間,房間1300余間,天井136間,亭臺36座,總占地面積100余畝,建築規模45000平方米。周嘉四合院建築裝飾精湛的雕刻和繪畫技藝、豐富的歷史文化內容、濃郁的民族氣息、廣泛的內容和豐富的表現手法都令人嘆為觀止。在大量的裝飾圖案中,大部分是蓮花圖案,這是祖先周敦頤的傑作《胡艾蓮說》的反映。
根據家譜的記載,這個周家大院裏的周氏子孫與魯迅、周恩來是同壹個族群。明代中期,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後代,遷居於此,繁衍生息。據史料考證,魯迅是周敦頤31代的孫子,是32代的孫子,比魯迅小壹代,是周敦頤次子周導的後代,幹巖頭村姓周。500多年來,村裏沒有“雜家”,靠血緣關系生活在壹起,至今已走過27代。周嘉大院裏住著260多戶人家,900多人,都住在祖傳的古院落裏,歷史文化還在生活中傳承著。周家“耕讀”的良好家風,使得這裏人才輩出。五百年來,從封建時代科舉選拔的進士、舉人、進士到現代高考脫穎而出的大學生、研究生,不壹而足。其中以當過戶部尚書的明代院士周希聖最為出色。曾隨左收復新疆,後回到家鄉平洲書院講學的清朝高官周崇福,等等。
2007年,大院被建設部、文化部、文物局授予“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稱號,享有“瀟湘第壹古宅”、“湖南民居之寶”的美譽。
(2)龍家大院
龍家大院位於永州新田縣大關嶺。它建於宋神宗元豐年間,至今已有930年的歷史。因為龍家壹直是單姓居住,所以叫“龍家大院”。是東漢時期以“八德”聞名的零陵知府龍伯臯後代的古今居所。經過十幾代人的不斷努力,在明末清初建成了“三堂九井二十四巷四十八樓”格局的建築群。大院依山而建,三面環山,前面有壹個池塘。左邊是青龍山,右邊是白虎山,與中國傳統風水有密切關系,稱為“左青龍,右白虎”。整個狀元占地4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780平方米。主體建築由48棟古宅、月牙塘、普善堂、龍山學校、八德亭、合寶等組成。
大院具有典型的湘南特色,碧水墻青磚小瓦,風火墻硬山頂,亭臺樓閣,木雕精美,彩繪絢麗,影壁端莊古樸。“詩禮代代相傳,不在乎外農。”龍家大院的廳堂裏有128副對聯、20多塊匾額、近30處,都體現了農耕文化和隱逸思想。也繼承了龍真誠、謹慎、謙虛、節儉的性格。對聯不僅書法精美,而且字體各異,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科研價值。
院內大小廳多為前廳後廳,寬三間,開間壹廳,次間壹寢,左右對稱。廳前有天井,用於采光通風。大殿都是青磚輔助區,後墻上有祭祖的地方,後墻上有祭祖牌位。在重要的日子或者重要的事情完成的時候,比如結婚、蓋房、生子,晚輩的孫輩都要在這裏給祖先獻上壹柱香,祈求祖先的保佑。大院正殿對面的墻是壹面影壁,上面畫著壹條三爪金龍,有驅邪避宅的作用。畫壹條三爪龍而不是五爪龍。壹層意思是祖宗是龍姓,不忘祖宗;第二,只有皇帝才能用五爪龍,怕被打死。
2013,該大院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李佳庭院
李家大院位於永州市祁陽市盤石鎮龍溪村。它建於500多年前的元末明初。李的祖先從江西遷到祁陽定居。做木材生意發了財後,他們建起了“李家大院”。經過十三代300多年的發展,他們終於建成了由老屋、竹掛屋、上院、下院、品子書屋組成的宗族宅院。保存至今的房屋包括上下屋和李氏宗祠,占地1.1,000平方米。
院子是商業古宅,背對青山,面對壹大片荷花池。房子青磚黛瓦,飛檐翹角,高低起伏。從後山流下的清泉,通過引水渠匯入小溪,從房屋右側叮叮當當地流下,形成了豎向排列的房屋整體布局。像壹幅水墨山水畫,掩映在青山碧水之間。
大院的正門是李氏宗祠。祠堂前代表功名的旗桿石上,有兩根高高的旗桿,提著兩個紗燈籠。祠堂的門上,“五軍功勛”、“進士”、“鄭風大夫”等名牌訴說著這個家族過去的輝煌。屋角翹起的房子給人壹種飛翔的感覺。院子裏的房子層層相連,斑駁的木頭,花窗,弓雕。都很漂亮,沒有重復,都含有吉祥的寓意,顯示了古代建設者高超的智慧和技藝。房子的屋頂有天花,房子的墻壁和柱子上裝飾著精美的石雕和繪畫,天井用大青石鋪成,晴天可以增加采光,雨天可以蓄水或快速排水。整個房子門徑壹樣,屋頂和前面高大的馬頭墻很協調。壹些綠植從墻面或瓷磚縫隙中生長出來,與灰色的瓷磚相搭配,別致典雅。
電視劇《陶鑄》和《故鄉的秋天》就是在這裏拍攝的。
類似的宗族院落還有寧遠縣的黃家大院;東安縣賈茜大院、樹德山莊;冷水灘區的三槐堂、李佳祠堂;雙牌縣鄧嘉大院;江永縣上甘棠等等。歷朝歷代,生活在這些宗族院落中的宗族,和他們的祖先壹樣,維護和堅守著祖先的成果,傳承著宗族的精神。走進這些院落,撫摸著那些青磚木雕,陶醉在壹股濃郁的傳統文化的醇香中,總給人壹種穿越時空的錯覺。與現代城市的高樓大廈和農村的現代化新房相比,這些院落就像耀眼的星球,定格在壹個永無止境的時間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