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養生食譜1蛤蜊百合
原料:百合100g,鮮蛤肉200g,蔥、姜、料酒、醋等。
制作方法:將蛤蜊用溫水洗凈晾幹(幹品需浸泡),加入材料,加入料酒/醋後取出。把它們和百合壹起放在油鍋裏翻炒,然後加入姜、蔥和高湯壹起煮。
適合人群:適合陰虛潮熱、心煩失眠、幹咳流鼻血者。
道教菜肴有養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的功效。
荷葉鴿
原料:乳鴿、鮮荷葉、料酒、醋等。出汗,咳嗽,咯血和其他虛弱。
禁忌:腹部冷痛、腹瀉、腹脹者不宜食用。
燕窩是珍貴的滋補品,味甘,性平。人體脾、胃、肺、腎、J心經。其可補肺陰,用於治療肺陰不足引起的咳嗽、盜汗、咯血,養胃止嘔,治療胃氣不足引起的幹嘔、惡心,益氣止汗,治療氣虛自汗、多尿。燕窩是補虛治傷的佳品。最好在秋季服用,老少皆宜。
冰糖鴨蛋湯
原料:鴨蛋2個,冰糖適量。
制作方法:先將冰糖用溫水融化,然後將鴨蛋打入盛有冰糖水的碗中,拌勻,蒸約15分鐘。
適宜人群:適用於肺熱咳嗽、久咳、咽炎、咽幹疼痛、口渴、幹嘔、大便幹燥。
禁忌:脾胃虛寒腹瀉者不宜食用。
鴨蛋性甜,性成功,性涼。當它們進入肺和胃經時,可以滋養肺和胃的陰。冰糖可以滋陰清熱。《林逸磚窯》說它“補心、清肺、止咳、治咽喉腫痛和牙痛”...清肺火,解陽明之熱”。其主要成分包括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z、碳水化合物、煙酸、鈣、磷、鐵、鉀、鎂、鈉。兩者結合,是秋天的好食物。
五彩蜂蜜珠
帶晃動:1個蘋果,1個梨,半個菠蘿。楊梅10,菱角10,檸檬1,糖適量。
做法:蘋果、梨、菠蘿洗凈去皮,用圓珠勺挖成圓珠,菱角洗凈去皮,楊梅洗凈備用。將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放入鍋中加熱溶解。冷卻後加入檸檬汁,把五種水果擺成喜歡的圖案,吃的時候把糖汁倒在水果上。
功效: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糖醋排骨
材料:小排骨、澱粉、青紅椒、姜、雞蛋。
做法:在打散的蛋液中加入適量的鹽、雞精和少許米酒,拌勻,然後加入排骨拌勻,腌制10分鐘入味。將腌制好的排骨用澱粉均勻蘸壹下,用手捏壹下,防止脫落。將排骨慢慢翻炒至表面金黃,至全熟時撈出。
另起鍋,加入少許油,放入姜片,翻炒青紅椒。將炸好的排骨回鍋,快速翻炒。攪拌均勻,關火。
功效:排骨有滋陰潤燥、益精補血的功效;適用於氣血兩虛、陰虛患者。
醋椒魚
配料:1黃魚、香賴、蔥、姜、花椒、黃酒、香油、味精、鮮湯、白醋、鹽、植物油。
做法:將黃花魚洗凈,做成花刀圖案備用。蔥、姜洗凈切絲。燒熱油鍋,將魚煎至兩面發黃,撈出瀝油:鍋裏放少許油,加熱後,將鍋裏的花椒和姜絲翻炒,再放入鮮湯、酒、鹽和魚。將魚煮熟,取出放入深盤中,撒上蔥絲和香菜;將鍋裏的湯燒開,加入白醋、味精和香油,攪拌均勻,倒入魚盤中。
功效:健脾開胃,補精益氣。
姜汁牛肉
主治:病後脾胃虛弱,神疲乏力,便溏,慢性腹瀉,脫肛,體虛水腫(營養性水腫)。
配方:老姜若幹片,鮮牛肉100-150g。用法:老姜榨汁,鮮牛肉100 ~ 150g切碎,臘肉剁成糊狀,加入30~40滴生姜汁,加入適量醬油和花生油拌勻。
米飯燉好後,將姜肉倒入米飯中蒸熟(約15分鐘)即可食用。
黃精燉豬肘
原料為黃精9克,黨參9克,大棗5枚,豬肘750克,生姜15克,蔥適量。
工作方法
1,黃精切成薄片,黨參切成短段,用紗布袋裝好,紮好;
2、大棗洗凈待用。
3.將豬肘刮幹凈,放入沸水鍋中焯壹下,撈出備用。
4、姜、蔥洗凈打碎待用。
5.將上述食物放入砂鍋中,註入適量清水,放在武火上煮沸,撇去浮沫,改文火。繼續煨至汁濃稠,去掉藥袋,將肘子、湯、棗同時放入碗中。
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飲食不佳,肺虛咳嗽,病後虛弱。
立秋健康食譜2豆粥
原料:幹扁豆30g,粳米100g。
做法:將幹扁豆用水浸泡煮脆,與粳米同煮成粥。
功效:夏季清熱利濕,健脾止瀉。夏天脾胃虛弱、大便稀、腸胃不適的人可以吃。
幹香炒芹菜
原料:幹香櫞50克,芹菜200克,醬油、大豆油10克,蔥、姜、精鹽適量。
做法:先將芹菜洗凈,切成3厘米的段,用開水焯壹下;然後把幹香香洗幹凈,切絲。炒鍋燒熱,放油燒熱,放入蔥姜末,放入芹菜翻炒幾下,放入精鹽,放入幹香絲,放入醬油。大火翻炒幾下,當飯吃。
功效:清熱利濕,平肝降壓,止咳化痰。
燕窩清湯
材料:幹燕窩15g,雞湯1000g,食用堿少許,鹽適量。
做法:將燕窩浸泡在溫水中(約15分鐘),輕輕取出,用鑷子將燕窩上的黑毛和根部清理幹凈,用溫水洗去灰塵。將少許食用堿浸泡在1000克水中,放入洗凈的燕窩中,用筷子慢慢攪拌,浸泡5分鐘後取出,再放入1000克中浸泡5分鐘,燕窩就會膨脹。取開水2000克,晾幹至八成熟,放入泡過兩次的燕窩浸泡4分鐘去堿,取出,擠幹凈水,放鍋大火,加入雞精、清湯、鹽,燒開,撇去浮沫,倒入大湯碗中,放入燕窩。
功效:健脾和胃,益氣清熱,適用於肺虛患者。經常吃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消除疲勞,預防疾病,強身健體。
核桃雞丁
原料:雞胸肉350克,核桃仁15克,枸杞子8克,雞湯100克,融化豬油150克,雞蛋2個,精鹽5克,料酒25克,胡椒粉2克,豆豉粉35克,姜蔥10克,香油。
做法:核桃仁用開水焯壹下,去皮;枸杞用溫水洗凈;生姜洗凈切成小塊,蔥切成蔥花;雞蛋變黃,保持清澈;將雞肉洗凈,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將雞丁放入碗中,用鹽(壹半)、蛋清和濕豆粉拌勻成糊狀;在另壹個碗裏,加入味精、糖、胡椒粉、雞湯和濕豆粉打成汁。將幹凈的鍋放在火上,加入豬油,七成熱時,將核桃仁煎至微黃,及時撈起待用。將雞丁倒入鍋中,快速滑過,翻炒幾下,放入姜、蔥,倒入湯汁快速翻炒,再放入核桃仁、枸杞,翻炒均勻,倒入香油即可食用。隨餐食物。
功效:補益肺腎,明目,適用於肺腎兩虛引起的疲勞、面色晦暗,無病者常食,可抗衰老,延年益壽。
立秋養生食譜3 1,蓮藕潤燥首選。
荷花是寶,秋藕最有幫助。立秋後,空氣幹燥,人們容易激動。此時應多吃清心潤燥的食物以消除秋燥,如梨、甘蔗、銀耳、菊花、鴨肉、兔肉等。,其中蓮藕是首選。
蓮藕能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和植物蛋白、維生素、澱粉,具有明顯的補血益氣作用,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
蓮藕的食用方法是“生熟”。作為生果,味甘涼入肺;用糯米和蜂蜜壹起蒸,粉嫩透明,軟糯潤澤,是秋天的壹道美味小菜;且營養豐富,適合脾胃虛弱者滋補養生。
2.杏仁是補肺的首選。
蘿蔔、杏仁、幹姜、梨,治咳嗽有效,不求醫。中醫理論認為,臟腑對應時,秋屬肺。立秋是滋養、補虛或治療肺部疾病的最佳時機。有銀耳、百合、豬肺、柿子、枇杷、菱角等。其中當季最好吃的是杏仁。杏仁分為甜杏仁和苦杏仁,甜杏仁更有滋補肺的功效。
《本草綱目》列舉了杏仁的三大功效:潤肺、清積、散結。杏仁富含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具有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可緩解幹咳無痰、肺虛久咳。
杏仁最好和薏米按照1: 5的比例壹起煮,溫熱時飲用。豬肺燉湯也有滋補緩解的作用。當然也可以吃壹些烤杏仁當零食。甜杏仁和烤杏仁在超市和農貿市場都能買到。苦杏仁壹般在中藥店有賣,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3.蜂蜜是滋陰的首選。
秋季要以維護體內的“殷琦”為首要任務。還有很多滋陰的食物,如泥鰍、芝麻、核桃、糯米、牛奶、花生、鮮山藥、銀杏、梨、紅棗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蜂蜜。中醫認為蜂蜜具有滋陰潤燥、潤肺補虛、潤腸通便、解毒、養脾氣、悅色的功效,故有“花中之精”的美稱。蜂蜜是壹種非常好的能量補充品,對緩解疲勞效果顯著。
蜂蜜可以直接在溫水中飲用,也可以與鮮榨果汁混合飲用。把雪梨的核挖出來,澆上蜂蜜蓋起來蒸,可以補肺陰不足。涼菜如涼拌番茄加蜂蜜也不錯;蜂蜜也可以和時令水果混合食用,味道鮮美。
4.葡萄是多酸的首選。
“少辛多酸”是中醫營養學關於秋季飲食最重要的原則之壹。秋季多酸,就是多吃酸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青蘋果,少吃甜的西瓜、甜瓜。
現在大量上市的葡萄是“酸”的好水果。葡萄能補氣血,生津止渴,健脾利濕。初秋多吃葡萄,還能幫助身體排毒,緩解上火。紅葡萄可以軟化血管,活血化瘀,所以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妨多吃。白葡萄有潤肺的功效,適合咳嗽、呼吸系統不好的人。青葡萄重在清熱解毒。紫葡萄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可以美容抗衰老。黑葡萄滋陰補腎的功效更為突出。
葡萄最好整個吃。葡萄也可以和發酵的葡萄、桂花壹起煮。煮甜粥的時候放點也不錯。另外,自制的酒也很好喝,很自然。
立秋養生食譜4 1、柑橘:性涼味甘,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發熱後津液不足口渴、酒傷口渴等。榨汁或蜂蜜煎湯對治療肺熱咳嗽特別好。
2、葡萄:營養豐富,酸甜可口,具有滋補肝腎、益氣血、生津利尿的功效。生食可滋陰,除煩。用熟蜂蜜澆汁,煎收膏,開水送服,治煩熱渴特別好。經常食用有利於神經衰弱和疲勞。葡萄曬幹後,鐵和糖的含量相對增加,對兒童、婦女和體弱貧血者是很好的滋補品。
3.甘蔗:汁平味甘,是清熱生津、潤燥滋補的佳品。可助脾平中,化痰止咳,治噎止嘔,有“天然復脈湯”之譽。中醫常將其作為提神生津劑,用於治療口幹、津液不足、大便幹燥、高熱、煩渴等。
4、大棗:養胃健脾,益氣生津,具有潤心肺、調營衛、健脾、養五臟、治腸癖、治虛損的功效。中醫常用它來治療小兒秋痢、婦女臟燥、肺虛咳嗽、煩悶失眠等。它是壹種廣泛使用的滋補藥物。
5、柿子:具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的功效。生吃鮮柿子對肺結核,虛熱肺痿咳嗽,咳嗽痰多,神疲乏力,咯血有很好的療效。柿子紅、軟、熟,可用於治療發熱、煩渴、口幹、唇爛、心熱、熱痢等癥。
6.梨:肉質香甜可口,鮮嫩多汁。具有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等功效。生食、榨汁、燉煮或熬膏,對肺熱咳嗽、麻疹、老年性咳嗽、支氣管炎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如果配合菱角、蜂蜜、甘蔗等果汁服用,效果會更好。
7、石榴:性溫味甘,生津止渴。津液不足、口幹咽燥、口渴不安者,可作為很好的食療。石榴汁或煎劑可清熱解毒、潤肺止咳、殺蟲止痢,可治療小兒疳積、慢性腹瀉、痢疾。
立秋健康食譜5黃綠色水果和蔬菜
夏天人們吃的蔬果主要是瓜類和豆類,胡蘿蔔素含量較低。秋天來了,人體內維生素A的儲備很容易減少。如果不及時補充,冬春季節容易出現視力下降、眼睛幹澀等問題。因此,多吃南瓜、胡蘿蔔、西紅柿等橙色蔬菜。
此外,瓜類和豆類中維生素C的含量也很低,需要多吃綠葉蔬菜來補充維生素C,如羽衣甘藍、菠菜、菜花等。
發酵食品
夏天人們經常吃冷食,胃的消化功能較弱。所以秋季要多吃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發酵食品。
主食可以是面餅、饅頭等發酵面制品,尤其是混合面餅。粗糧細糧搭配更有營養。副食可以多吃豆豉、醬油、豆腐腦、發酵乳制成的酸奶等食物。
各種土豆
秋季是馬鈴薯生產的旺季。土豆類食物富含B族維生素和鉀、鎂等礦物質,有助於強生強身健體。作為主食,有利於預防肥胖和各種慢性疾病。
取山藥、紅薯、芋頭、土豆等。作為精白米粉的替代品是壹種非常好的保健措施。
此外還有蓮藕開胃清熱,潤燥止渴,清心安神;杏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能潤肺止咳、潤腸通便;葡萄能補氣血、生津止渴、健脾利濕等。,都是立秋後的滋補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