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過大禮
過大禮,也就是落定,雙方定了這門親事,男方家把聘禮送到女方家,婚事就不再反悔了。當然過大禮之前,肯定有媒婆在中間進行了充分的溝通。雙方家長或雙方男女都同意了這門親事了,就可以過大禮了。而過大禮的時間通常在婚禮前三個月進行。過大禮男方要送的禮物,視男方家的家境和大方情況。壹般來說是燒乳豬壹只,喜餅壹對,公雞母雞壹對,公鵝母鵝壹對,然後帶上壹封大利市(金額比較大的紅包),然後帶壹對椰子(寓意有椰有子),壹盤紅棗,半盤花生,壹棵桔樹。
現在時代的過大禮則簡化很多,男方帶上大利市壹封,壹般給三千到壹萬元。男方還要提高給女方給親戚禮餅的錢。因為到婚前,女方家要送出壹打紅白兩色的喜餅給親戚。喜餅有壹半是糖冬瓜做的餡,有壹半是蓮蓉做的餡,都是送給長輩或者關系好的親戚。
男方的大禮中,如果有錢的,會送壹套房,壹輛車,不過這還是少有的。家境差的送壹千八,兩千八,都是取個好意頭,即發和百年好合的意思。同時帶上椰子,壹對雞,壹對燒酒,雙方家長在這次見過面,然後壹起確定婚期。
二、鋪床
結婚了要有新房要鋪新床,這是作為男方家必備的。鋪床時間是在結婚的前壹天進行。鋪床要由好命婆來鋪。什麽是好命婆呢?就是指生育多個子女特別是兒子的婦女,她不僅把兒子都養得很好,而且工作順利家庭幸福。當然,現今時代則很多都是由大襟姐來鋪。(大襟姐指的是幫手主持操辦婚禮的重要人物。)
鋪好新床單新被子之後,在床罩下面要放蓮子、雙數的花生和雙數的紅棗。這是給新婚當天夫妻壓床用的。當然還得放下兩封利市在床頭床尾,還要用盤子放壹堆利市在床上面,以便在結婚當天,給那些陪嫁的兄弟姐妹拿新房利市。
三、沖新
沖新也叫著刷新。這個現代人就比較少人知道了。沖新也是沖涼,時間是在結婚的前壹天晚上,新郎新娘分別在自己的家裏進行。過程是:要用柚子葉、香茅煮成熱水,涼了之後,新人用這些水洗臉擦身。之後穿上新的睡衣新的拖鞋,等著晚上上頭。沖新寓意是指洗去汙穢,驅邪,然後開始新的生活新的人生。
不過現代人的沖新就變得很簡單,只是拿著柚子葉和香茅在花灑下面沖壹下身子就可以了。
四、上頭
結婚前壹晚,男女雙方各自在家對鏡梳頭,稱為上頭。
男方舊時是由家裏最長輩的人,如爺爺之類的人來上頭,用梳子梳頭。新時代則是由姑媽、姑姐或者是爸爸也可以。女方則由大襟姐操辦,舊時現在都是如此。
上頭的工具是:用半圓的梳子,綁上壹片柏葉和壹撮紅繩。柏葉代表的是婚姻長青。梳子尾部還要綁上利市,裏面有點錢。大襟姐壹邊梳頭壹邊唱壹些吉利的說辭:
壹梳梳到尾;二梳白發齊眉;三梳兒孫滿堂!舊時壹***有十梳,分別是:四梳風調雨順;五梳翁俚和順;六梳夫妻相敬;七梳壹直到十梳。不過現代則簡化為三梳了。
上頭之後,將梳子的紅繩柏葉分別綁在新郎新娘的頭發上,持續到第二日婚禮結束。
上頭之後要吃糖水,母親捧出蓮子、百合、花生、紅豆加雞蛋煮成的糖水。新人則要把這些糖水喝掉。
五、開臉
開臉就是新娘在出嫁化妝之前,要把臉上的毛拉掉,稱為開臉。
以前的女人化妝比較少,因此新娘化妝出閣之前,都希望開臉美容,打扮得更美壹點。民國時候基本都還是這樣的。但是現代的女人化妝多了,臉毛少,簡單的做壹下開臉就可以化妝了。
廣州的婚配嫁娶按時間先後可分為3個階段。
①婚前禮
婚前禮又可分為六個步驟:
壹曰納采。由男家請媒人攜帶禮物向女家提親。
二曰問名。提親後,交換男女雙方“生辰八字”,若男女“八字”宜婚,婚事方能進入正題。
三曰納吉。實際上是訂婚儀式,是日要請酒祝賀。
四曰納征。俗稱“行聘”或“過大禮”,這次送的禮比納采時的禮厚,儀式也較隆重。
五曰請期。下聘禮後,男家選擇婚期,征求女家意見,雙方商定嫁娶日期。
六曰迎親。婚禮前最後的重要程序。男家派出代表到女家迎親;女家收取男家送來的部分禮物(不能全收),並回禮致謝。
②正婚禮
新娘到男家後當天的禮儀。新娘和新郎雙雙拜天、拜地、拜祖宗、拜父母以及對拜。之後,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向男家父母和年長者以及賀喜的親友獻“心抱”(即媳婦)茶。被敬茶者喝完茶後,要給新人封“利市”(即紅包)。男家隨後設宴款待親友。宴中,新郎、新娘要逐席敬酒,散席前要敬茶。在入洞房前,新郎、新娘要對飲蓮子糖水,取其“連生貴子”的好意頭;要對飲“百合茶”,取其“百年好合”、“白發齊眉”之意;要吃和順欖,取其和氣、順利、甜蜜的意思。
③婚後禮
新婚夫婦於婚後第三天回娘家,稱“三朝回門”。這是婚事的最後壹項儀式。回門時,夫家備上禮品,包括燒豬、雞和禮餅等。新婚夫婦必須於當天日落前返回夫家;且往返都要順著迎親時的原路走,不能“三天走兩條道”。
新式婚俗
從20世紀80年代起,廣州興起新式婚禮,並將整個婚禮過程錄像留念。
婚禮前,先通過婚紗影樓照婚紗相。通常,新郎、新娘會提前請自己的未婚朋友做男儐相、女儐相(俗稱“兄弟”、“姐妹”)。婚禮當天,新娘由“姐妹”陪同到預先約定的美容中心做發型、化妝;而新郎的“兄弟”則裝扮花車:在轎車上掛上或貼上鮮花、絲帶、彩球,車的正前方則矗立壹男壹女2個洋布娃娃。吉時壹到,新郎領著眾“兄弟”到新娘家接新娘。這時候,新娘的“姐妹”會嚴守層層大門,不讓新郎輕易接到新娘,而且與新郎及其“兄弟”唇槍舌戰,索取“利市”(俗稱“姐妹錢”),拿到壹封“利市”開壹道門,有的還會藏起新娘的鞋,直到新郎“求饒”、“認輸”才放新娘出門。這時,眾兄弟、姐妹才熱熱鬧鬧地簇擁著新郎、新娘去男家。有的時候,盡管新娘家離新郎家近在咫尺,花車也要特意繞個大圈子經過吉祥路、長壽路、萬福路、百子路等,以取好“意頭”。隨後,新娘由新郎陪同返回娘家,俗稱“回門”。在婚宴中,新郎、新娘每席必敬酒;宴畢必敬茶,賓客則以“利市”相贈。整個婚禮過程,有的新娘會換2~3套衣服,迎賓時穿西式白色婚紗;宴中著傳統紅色裙褂;宴畢送客時則換艷麗旗袍。婚宴的菜譜也很有講究,如是初婚,必有“燒乳豬”這道菜;還有紅棗蓮子湯,取“早生貴子”之意,有甜湯甜糕,取新婚甜蜜之意。婚宴後,主家還會向來賓回贈“利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