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傳說中的北京“八大碗”到底指的是什麽?

傳說中的北京“八大碗”到底指的是什麽?

“流水的八大碗,鐵打的燒肉”,在傳統民間,“八大碗”遍布大江南北,而老北京“八大碗”獨具特色。數百年磨合下來,老北京民間“八大碗”的菜單基本固定,即大碗三黃雞、大碗黃魚、大碗肘子、大碗丸子、大碗米粉肉、大碗扣肉、大碗松肉和大碗排骨。

但這只是低檔次的八大碗,清代流行“滿族八大碗”,它來自關外,即雪菜炒小豆腐、鹵蝦豆腐蛋、扒豬手、灼田雞、小雞珍蘑粉、年豬燴菜、禦府椿魚和阿瑪尊肉,它制作方便,易儲存,行軍打仗取勝後,常以它祭祖,並交士兵分享。因制作粗放,隨著定鼎中原,又出現了“粗八大碗”,即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參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和家常燒鯉魚,到後來,又出現了“細八大碗”,即溜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滑魚、川肉絲、川大丸子和松肉。

粗細“八大碗”多是餐館制作的升級版,材料講究,做工亦細,但以傳統婚禮為例,來賓往往數百人,只有較大餐館才能提供,否則席面不夠。民間“八大碗”多是廚子自行拉活,由請客方備料,廚子自帶工具、夥計,露天搭竈擺桌,搭竈工藝非常講究,否則又費煤又火慢,好容易賺幾個辛苦錢,不夠買燃料的。

“八大碗”方便、實用、熱鬧,廣受歡迎,在老北京,還有所謂“清真八大碗”,自大廠傳入,即清燉羯羊肉、紅燒牦牛肉、清蒸香帶魚、酸辣湯裏脊、牛丸燒白菜、煙筍燜豆腐、壹品八寶飯等它也有簡版,即燉牛肉、燉雜碎,胡蘿蔔、長山藥、海帶、醋溜白菜、粉條、丸子、炸豆腐等。

“八大碗”不壹定是八碗,而是主菜八碗,涼菜、主食不計,有時另以小菜名義增加炒蔬菜,頭批入席的多是貴客,加菜情況常見,只是“八”有“四平八穩”之意,人們仍維持了這個稱呼。在資源匱乏時代,“八大碗”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沖淡了日常生活的無聊,隨著生活改善,老北京“八大碗”漸行漸遠,壹度失傳,雖然現在也有商家將其恢復,但沒那個熱鬧勁兒,又都是葷菜,今天人還真不太能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