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蘇州有什麽好吃的?

蘇州有什麽好吃的?

說到蘇州的小吃,最有特色的是甜糯軟糕。記得小時候,大年三十城裏的親戚朋友來拜年,總會從黃天元帶來壹籃桂花豬油糖年糕。農村來的親戚進城,也要提壹筐農民餃子。豬油年糕切成薄片,裹上蛋清,放油鍋裏炸,又甜又肥。農家餃子看著土裏土氣,吃的卻是看相。特別是南瓜餃子,是在水裏蒸熱的,黃燦燦的,滿嘴南瓜特有的香味,相信這句話。清明節壹臨近,蘇州街頭巷尾的餐館都賣起了綠色的餃子,城市裏飄著壹股淡淡的清香。

綠色的餃子和糯米粉混合在壹起。

用綠色蔬菜汁揉捏,白糖豆沙豬油餡從顏色到味道都有春天的氣息。

蘇州壹年四季都有各種名吃的糕點,今天依然如此。1月元宵,2月2日墊背餅,3月綠色餃子,4月14日仙女餅,5月肉餡煎餃,6月24日蟹棗餃子,7月豇豆餅,8月餃子,9月9日重陽餅,10月蘿蔔餃子,11月冬季至日餃子,12月桂花豬油糖年糕。當年從奶奶口中聽到這個配方,那年壹個壹個的吃,至今沒有忘記。蘇州的綠水沃土孕育了極具江南特色的稻作文化,吳儂軟語化為香甜綿軟的蘇州餅團。

在蘇州的小吃中,蘇式面湯是必不可少的。最精致的面湯是壹碗湯。關鍵是湯汁不在油裏,清的時候是金黃色的;味道不僅鮮,吃完還幹。說白了,湯鮮不加味精調味,全憑店家的真功夫。那個面湯是用鱔魚骨、青魚鱗、蝦殼和去腥的中草藥做成的。難怪湯又鮮又好喝。

至於蘇式面條的澆頭,幾乎是蘇邦料理的配方。沒有壹家面館有大黑板寫著,每家都有看家澆頭。比如朱宏興的紅燒蹄膀,五芳齋的五香排骨,松鶴樓的紅燒鴨,黃天元的炸鱔魚,還有近水樓臺的三鮮。壹碗蘇式面條端上桌,淡淡醬色的寬湯晶瑩剔透,面條拉得緊緊的,壹絲不茍。幾根蔥花綠綠的,鹵肉的澆頭白嫩嫩的,油煎紅燒魚,排骨紅棕色的,三鮮五顏六色...熱香氣裊裊。可以說色、香、味、形都不錯,吳文化的特色不知不覺間就顯露出來了。

蘇州壹直是壹個相對開放的城市,有著不斷吸收外來文化的傳統。所以在蘇州,也有很多“北方風味”的小吃。煎餅油條是最便宜最實惠的蘇州小吃,也是最有“北方風味”的。餡餅是用發酵的面團搟成餅的形狀,直接在爐子裏烤。又脆又香。油條是在拌好的面條中加入適量的“小蘇打粉”,搟成條狀,放入油鍋中炸制而成,同樣膨松酥脆。相對於餛飩、餃子等柔軟細膩的小吃,煎餅油條要粗糙簡單得多。它的吃法也很大方,徒手夾餅,壹路咬。

牛肉鍋貼是蘇州著名的小吃。所謂牛肉鍋貼,說白了就是炒牛肉餃子。皮厚炸黃而不焦,吃起來又硬又香。還有炸饅頭、蟹殼黃、羌餅、蔥油餅之類的東西,都是帶有“北方風味”的蘇州小吃。

蘇州小吃,蘊含著吳中的秀美山川和人文精華,軟中帶甜,糯中帶淡。其眾多的品種也顯示了蘇州兼收並蓄的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