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課後三點半”是中小學的難題。各種小飯桌,培訓班,托管班,壹度擠滿了中小學生的上課時間。2021年7月,“雙降”政策出臺。在加強課後服務方面,對保證服務時間、提高服務質量提出了明確要求,做好課後服務成為中小學的必要選項。
為了更好地開展課後服務,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如下:
第壹,從家庭教育方面:
陪伴。也許有些家長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孩子的任務是學習,家長的任務是放松。只知道回家享樂的父母,是無法陪伴辛苦的孩子的。父母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們要陪孩子做家庭小遊戲和運動,盡可能讓孩子做家務,和孩子壹起聊生活中的趣事。
增加閱讀量。讀書是父母幫助孩子成長和自己成長的最廉價、最方便、最有效的方式。父母不愛讀書,孩子也很難愛讀書。所以,為了讓孩子成為成年人,家長要騰出時間陪孩子學習,養成陪伴的習慣。
重視生命教育。?“雙減”實施後,家長要幫助孩子更真實地踏入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大門,充分融入其中,感受日常生活中的濃濃煙火氣。體驗生活就是接受活生生的教育。
第二,從家校教育方面:
只要涉及家校合作,雙方或多或少都難免會有家校矛盾。所以,現代學校治理並不是試圖回避這些矛盾,而是從學生的立場出發,用教育專業思維分析問題,用家校合作機制解決問題。學校要善於引導家長樹立“家庭是孩子的第壹課堂”、“家長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我們要扣好孩子的第壹粒扣子”等家庭教育理念,通過專題調研、家長訪談、專家診斷等方式,聚焦家校協同教育的現實問題,真正做到對癥下藥、有的放矢。
"未來的教育是獨特的教育和個性教育."在家校協同教育的實踐探索中,具備這些基本要素和特征的未來教育必然是優質教育,家長對優質教育的需求體現在如何認同學校價值觀、如何參與現代學校治理、如何獲得優質教育服務、如何實現教育公平發展、如何陪伴孩子健康成長、如何處理家校矛盾等方面。
總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付出和教導。課後服務要求減輕學業負擔,不等於減輕責任。反之,更要考驗家長的責任心。從這壹刻開始,我們需要壹起努力,和孩子壹起走向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