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生學會分辨壞咖啡的味道,我們經常會拿壹些產地的壞豆或者烤豆作為例子來沖泡。結果很多同學說:“哎,這和我以前喝的味道壹樣……”。很明顯,市面上的壹些咖啡是有問題的,但如果沒有研究過,就很難說了。這也是我後來發展出冷萃取的原因。通過冷萃取,我們可以更容易地判斷咖啡是否壞了。
至於怎麽分辨豆子還能不能喝,這裏真的很難詳細解釋,但至少有壹點是清楚的。豆子的耗油味出來了,就再也不喝了。
另外,有時豆子會發黴,肉眼很難分辨。我可以教妳壹個測試方法:先把咖啡豆磨成粉,然後拿壹個杯子往裏面倒熱水,然後把水全部倒出來,把杯子擦幹,然後把咖啡粉快速倒入杯子,蓋上杯口,以後再拿起來。如果此時有黴味,哪怕只有壹點點黴味,也不要再喝了。
這種方式測試的準確率是很高的,因為有時候咖啡豆看起來是烘焙過的,但實際上咖啡豆的核心並沒有煮熟,裏面殘留的水分太多,所以豆子當然容易發黴,但是妳通過目測或者提取是感覺不到咖啡豆有問題的,但是妳可以通過我剛才提到的方式很容易的逼出黴味。
(本文摘自/右咖啡科學/方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