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各種藝術活動了解日本流行音樂、韓國音樂、印尼音樂、印度音樂的特點。
課時分配:兩個課時
首次教學時間
教學目標:
(1)唱《櫻花》,可以體驗日式的渡劫模式。
(2)通過節奏和演奏感受韓國和印尼音樂的風格。
教學過程:
首先,導入:
(1)師生談論輕松話題:長假期間開心的事?(旅遊)
(2)全班組建旅行團去亞洲各國旅遊,最後選出最佳音樂導遊。
二、韓國民歌(投射韓國風情照片,學生猜旅遊第壹站)
1,老師問學生:有沒有熟悉的韓國民謠?老師和學生壹起唱歌
2.欣賞歌曲《清津浦船歌》
投影問題:
(1)歌曲的意境?
(2)隨音樂數節拍,感受力度規律。
3.再聽壹遍歌曲,跟著音樂打拍子,感受壹下韓國音樂的特點:有明顯的三拍子傾向。
三、日本民謠《櫻花》(櫻花圖片多媒體投影)
1.老師介紹櫻花:屬於薔薇科,春天開花,春天邀花是日本的傳統民俗活動。
2、欣賞歌曲:投影問題:
壹首歌的速度?
b曲的旋律特征:
c歌曲中出現的聲音:
3.學生討論和交流
4.唱歌
(1)學生哼唱旋律(老師的語言激發學生帶著感情歌唱)
(2)唱歌
(3)學生討論不同的演唱形式,嘗試感受。
三、印尼歌曲《星索》(投影印尼著名建築和大海,學生感受大海的浩瀚,為後面的教學做準備)
1.學生欣賞歌曲,並用肢體語言表達對歌曲的感受。
2.指導學生用聲音表達歌曲的意境。
3.師生合作演唱歌曲,有節奏的演唱表達了歌曲的意境。
第四,總結三國的音樂特點。
反饋:聽三首歌的錄音,判斷國家。
六、由學生評出最佳音樂指導,頒發指導卡。
欣賞三個國家的器樂作品,拓展本課內容。
(投影三個國家的代表性樂器造型,配以簡短的文字介紹)
教學後記:
這節課通過組建旅行團,挑選最佳音樂導遊,激發了同學們參與活動的熱情。學生們通過敲擊節奏,有節奏地演唱,了解了三國的音樂特點。多媒體教學工具的使用使整個課堂充滿了藝術美,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培養了學生欣賞和感受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