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天然氣開采詳細信息的完整收集

天然氣開采詳細信息的完整收集

天然氣和原油壹樣,也埋藏在地下封閉的地質構造中,有的和原油儲存在同壹層位,有的單獨存在。對於與原油儲存在同壹層位的天然氣,將與原油壹起開采。我們稱之為只存在單相氣體的氣藏,其開采方式與原油非常相似,但又有其特殊性。

基本介紹中文名稱:天然氣開采是由於:天然氣密度低:0.75 ~ 0.8kg/m3埋藏在地下封閉的地質構造中:綜述,中國開發,相關政策,調查方法,綜述:由於天然氣密度低:0.75 ~ 0.8kg/m3,井底井筒氣柱壓力小;天然氣粘度低,在地層和管道中流動阻力小;由於其膨脹系數大,其彈性能也大。因此,天然氣開采壹般采用自註法。這與自噴采油基本相同。但由於氣井壓力普遍較高,天然氣易燃易爆,因此采氣井口裝置的承壓能力和密封性能遠高於采油井口裝置。天然氣開采也有自己的特點。首先,天然氣和原油壹樣,往往是壹個有底水或者邊水的儲存系統。隨著天然氣的開發,水的彈性能量將驅使水沿高滲透帶竄入氣藏。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巖石本身的親水性和毛細管壓力,水的侵入不是氣體的有效驅替,而是未排水氣體在裂縫或孔洞中的密封,形成死氣區。這部分圈閉在水侵帶的高壓氣體可高達巖石孔隙體積的30% ~ 50%,從而大大降低了氣藏的最終采收率。其次,氣井出水後,氣體流入井底的滲流阻力會增加,氣液兩相管流沿油井流動的總能耗會顯著增加。隨著水侵的影響越來越大,氣藏產氣量下降,氣井流動能力減弱,單井產量迅速下降,直至井底嚴重水淹而停產。目前氣藏水淹的控制主要從兩方面入手,壹是排水,二是堵水。堵水是通過機械封堵和化學封堵將產氣層與產水層隔開,或者在儲層中建立壹個阻水屏障。目前排水方法很多,其主要原理是排除井筒內的水。專業術語是排水采氣法。自1998中國開發以來,塔裏木盆地、鄂爾多斯盆地、四川盆地超大型氣田的發現,不僅意外開啟了中國的國家天然氣時代,也大幅增加了國家在國際天然氣市場的籌碼。中國陸上氣田探明地質儲量超過陸海氣田總儲量的90%。對陸上氣田產能的判斷將使天然氣經營者對進口天然氣、國內市場等決策產生重要影響。另壹方面,自10年以來,對中國海上天然氣生產前景的樂觀情緒壹直很高。但如果摘下民族主義者的眼鏡,中國的天然氣行業會發現,預期與實際開發應用之間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東海和南海的氣田存在區域性爭議,在“十二五”、“十三五”甚至“十四五”期間,現狀難以有大的改觀;除珠江口盆地新開發的荔灣3-1氣田外,其他正在開發利用的海上氣田均為中小型氣田,總產能僅接近1.5座沿海接收站的最大供氣能力。塔裏木盆地天然氣開采與集輸近年來,我國石油天然氣開采業發展迅速。2006年6月5438日至2月65438日,中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590733565438+萬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24.74%。累計實現產品銷售收入77365560.4萬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27.24%;累計實現利潤36356882.5萬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24.22%。2007年1-11期間,中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工業總產值為72617417.8萬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4.82%。累計實現產品銷售收入767,905,565,438+05,000元,比2006年同期增長6.98%,累計實現利潤總額334,865,438+07,296,000元,比2006年同期下降7.72%。2008年6月5438+0至6月5438+0,中國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工業總產值為15529989.2萬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46.85%。累計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54,189,131,000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42.07%;累計實現利潤7883,470.4萬元,比2007年同期增長665,438+0.23%。肖春、平湖油氣田的開發與聚集中國近海已發育壹系列沈積盆地,總面積近百萬平方公裏,油氣前景豐富。從北到南,這些沈積盆地包括渤海盆地、北黃海盆地、南黃海盆地、東海盆地、沖繩海槽盆地、臺西盆地、西南臺灣盆地、臺東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灣盆地、鶯歌海-瓊東南盆地和南海南部盆地。中國近海油氣勘探主要集中在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北部大陸架。根據2003年5月9日國務院發布的《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我國海洋石油資源約240億噸,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論儲量6.3億千瓦。到2010年,海洋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以上,海洋經濟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2005-2020年期間,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產量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供需缺口將越來越大。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將以每年約15%的速度增長,2010年將超過10億立方米,2020年將達到2000億立方米,占總能源構成的10%。據分析,預計到2020年,海洋石油將占全球石油產量的35%。目前,中國海洋石油占石油開采總量的比例不到1/5,還有很大的提升潛力。相關政策第壹章總則第壹條為了規範石油天然氣(以下簡稱油氣)開采活動的會計處理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第二條油氣開采活動包括礦區權益的取得和油氣的勘探、開發和生產。第三條油氣儲存、集輸、加工和銷售除油氣開采活動以外的其他業務的會計處理,適用其他相關會計準則。第二章礦區權益的會計處理第四條礦區權益,是指企業在礦區勘探、開發和生產油氣所取得的權利。礦區權益分為已探明礦區權益和未探明礦區權益。探明礦區是指已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礦區。未探明礦區是指未發現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礦區。探明經濟可采儲量是指根據地質和工程分析,在現有技術經濟條件下,從已知油氣藏中可以合理確定的油氣數量。第五條為取得采礦權而發生的成本,應當在發生時予以資本化。企業取得的采礦權權益,應當按照取得時的成本進行初始計量:(1)申請取得礦區權益的成本包括探礦權使用費、采礦權使用費、土地或者海域使用費、代理費以及其他直接歸屬於礦區權益的費用。(2)購買礦區權益的成本包括購買價款、代理費和其他直接歸屬於礦區權益的費用。礦區權益維護費用,如礦區使用費、租金等,計入當期損益。第六條企業應當采用產量法或壽命平均法對探明礦區權益進行虧損。如果采用產量法繪制損失,可按單個礦區計算損失。也可按幾個相鄰的地質構造特征或儲層條件相同或相似的礦區組成的開采組計算。計算公式如下:已探明礦區權益損失=已探明礦區權益賬面價值t已探明礦區權益損失率=已探明礦區當期產量/(已探明礦區年末已探明經濟可采儲量+已探明礦區當期產量)第七條企業對礦區權益的減值, 減值損失應當根據不同情況予以確認:(1)探明礦區權益減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處理; (2)未探明礦區權益每年至少進行壹次減值測試。單個礦區的收購成本較高的,應當以單個礦區為基礎進行減值測試。並確定未勘查礦區權益的減值金額。單個礦區購置成本較小,且與其他相鄰礦區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質構造特征或儲層條件的,可以按照具有相同或相似地質構造特征或儲層條件的多個相鄰礦區組成的礦區組進行減值測試。未探明礦區權益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未探明礦區權益減值損失壹經確認第八條企業轉讓礦區權益的,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處理: (壹)轉讓礦區已探明權益全部的,轉讓所得與礦區權益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轉讓礦區已探明權益部分的,應當按照轉讓權益與保留權益的公允價值比例計算確定礦區權益轉讓部分的賬面價值。轉讓收益與所轉讓礦業權的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2)已計提減值準備的未探明礦業權權益全部轉讓的,轉讓收益與未探明礦業權權益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如果轉讓收益大於采礦權的賬面價值,其差額計入當期損益。轉讓收益小於礦區權益賬面價值的,以轉讓收益沖減礦區權益賬面價值,不確認損益。轉讓收益小於礦區權益原賬面價值的,轉讓收益沖減礦區權益原賬面價值,不確認損益。礦區組最後壹個未探明礦區剩余權益轉讓時,轉讓收益與未探明礦區權益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第九條未探明礦區(組)發現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未探明礦區(組)轉為探明礦區(組)。應按其賬面價值折合成已探明礦區權益。第十條未探明礦區因未找到探明經濟可采儲量而廢棄的,應當按照廢棄時的賬面價值轉售,計入當期損益。自願工作量未完成等因素導致的放棄成本,計入當期損益。第三章油氣勘探的會計處理第十壹條油氣勘探,是指為探明勘探區域或者探明油氣儲量而進行的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探、鉆探活動以及其他相關活動。第十二條油氣勘探支出包括鉆井勘探支出和非鉆井勘探支出。鉆井勘探支出主要包括鉆探探井、勘探性詳查井、評價井和資料井等活動發生的支出;非鉆井勘探支出主要包括地質調查、地球物理勘探及其他活動發生的支出。第十三條完井後,確定該井已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鉆井支出應當轉入該井及相關設施的成本。如果確定該井未發現探明經濟可采儲量,則鉆井支出在扣除凈殘值後計入當期損益。如果確定在某些層段已發現探明經濟可采儲量,則在發現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有效層段的鉆井和勘探支出應轉入井及相關設施成本,在無效層段的累計鉆井和勘探支出應轉入當期損益。如果探井未確定是否發現探明經濟可采儲量,則鉆井支出在完井後壹年內暫予資本化。第十四條探井完井壹年後仍不能確定是否發現探明經濟可采儲量,且滿足下列條件的,該井鉆井資本化支出應繼續暫時資本化,否則計入當期損益: (壹)該井已發現足夠的儲量,但仍需進壹步勘探活動才能確定是否屬於探明經濟可采儲量;(2)進壹步的勘探活動已經開展或有明確的計劃,即將開展。已支出鉆井和勘探費用的探井發現經濟可采儲量的,不調整已支出的鉆井和勘探費用,重新鉆井和完井發生的費用予以資本化。第十五條非鉆井和勘探支出應當在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第四章油氣開發的會計處理第十六條油氣開發,是指在探明的礦區內,為獲得油氣而建造或者更新井及相關設施的活動。第十七條油氣開發活動發生的支出,應當資本化為油氣開發形成的井及相關設施的成本。油氣開發形成的井及相關設施的費用主要包括:(2)購置和建造井具的支出,包括套管、油管、抽油設備和井口裝置等。,井的施工包括鉆井和完井;(3)購買和建造強化采油系統的費用;(四)集輸設施、分離加工設施、計量設備、儲存設施、各類海上平臺、海底和陸上電纜等的購建支出。第十八條在探明礦區鉆探至已探明層位所發生的支出,應當視為油氣開發支出;根據本準則第13條和第14條,為獲得新的探明經濟可采儲量而鉆探未發現層位的支出應視為鉆探支出。第五章油氣生產的會計處理第十九條油氣生產,是指將油氣藏中的油氣開采到地表,並在礦區進行采集、運輸、加工、現場儲存和礦區管理的活動。第二十條油氣生產成本包括相關礦區權益損失、井及相關設施損失、輔助設備設施折舊、作業費用等。營業費用包括油氣生產和礦區管理過程中發生的直接和間接費用。第二十壹條企業應當采用產量法或者壽命平均法計提油井及相關設施的減值準備。井及相關設施包括探明經濟可采儲量的探井、采礦活動中形成的井以及與采礦活動直接相關的各種設施。如果采用生產法計提貧化,損失可以按單個礦區計算,也可以按地質構造特征或儲層條件相同或相似的幾個相鄰礦區組成的開采組計算。計算公式如下:開采井及相關設施的枯竭= t期末開采井及相關設施的賬面價值開采井及相關設施的枯竭率=礦區目前產量/(礦區期末已探明開發經濟可采儲量+礦區目前產量)已探明開發經濟可采儲量, 包括礦區開發井網鉆井及配套設施建設完成後已全部投入開采的探明經濟可采儲量,以及提高采收率技術所需設施建成投產後相應增加的可采儲量。 第二十二條地震設備、施工設備、車輛、維修車間、倉庫、供應站、通訊設備、辦公設施等輔助設備和設施,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處理。第二十三條企業承擔的礦區廢棄處置義務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65438號+03-或有事項》中預計負債確認條件的,確認為預計負債,並相應增加井及相關設施的賬面價值。不滿足預計負債確認條件的,在廢棄時進行拆解、移動和場地。應計入當期損益。礦區廢棄意味著礦區最後壹口井停產。第二十四條井及相關設施、輔助設備和設施的減值,應當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處理。第六章披露第二十五條企業應當在附註中披露與油氣開采活動相關的下列信息: (壹)年初和年末的國內外油氣儲量數據;(2)當期在國內外取得礦業權權益、油氣勘探和油氣開發發生的支出總額;及(3)采礦權及權益、井及相關設施的賬面原值。與油氣勘探活動相關的輔助設備和設施的賬面原價、折舊和減值準備的累計金額及其計提方法。勘測方法1,地震儀觀測,測量炸藥裝藥產生的沖擊波,從而知道地表下巖石的結構。2.尋找特殊巖層(石油或天然氣)位置的地質勘探。3.檢查地球的重力,以測量重力的變化,並檢測石油或天然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