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應縣旅遊景點排名

應縣旅遊景點排名

應縣旅遊景點完整列表包括應縣木塔景區、釋迦牟尼木塔、應縣佛公寺、朔州凈土寺、文殊寺、石柱山。

1,山西應縣穆塔風景區

塔內所有樓層都是塑料佛像。第壹層是釋迦牟尼,高11米,外形端莊,神態宜人。頂部有精致華麗的藻井,內槽壁上繪有六尊如來佛像,門口兩側還繪有金剛、天王、弟子等。壁畫色彩鮮艷,人物栩栩如生。二樓的祭壇是方形的,上面有壹尊佛、兩尊菩薩和兩個威武的侍從。

三層祭壇呈八角形,上面塑有方形佛像。四層塑料佛像和阿難,葉佳,文殊和普賢的雕像。五層塑料毗盧天如來和人大菩薩。每尊佛像雕刻精美,形態各異,藝術價值很高。塔頂八角形,有鐵閘,制作精美,與塔身協調,使木塔雄偉壯觀。塔的每層屋檐下都安裝有風鈴,微風吹過,叮叮當當,十分悅耳。

2.釋迦牟尼塔

薩迦塔位於山西省朔州市應縣西北的佛寺,俗稱應縣木塔。始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宋三年),完成於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南宋清元元年),是世界上最古老、最高的木塔,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

與意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為“世界三大塔”。2016年,薩迦塔被吉尼斯世界紀錄認定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

3.應縣佛宮寺

塔平面呈八角形,五層六檐,總高67.438+0米。頂層為八角錐形屋面,制動高度為9.91m。木塔雄偉、精致、和諧、優雅、大方,在藝術構圖上有著非常嚴格的幾何關系。迷宮般的木質框架結構功能齊全,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有著優越的魅力。

4.朔州凈土寺

凈土寺位於應縣東北角,俗稱北寺。始建於金代天惠二年(公元1124),距今已有870多年的歷史。整個寺廟的建築分布在東西軸線上,只剩下大雄寶殿。大雄寶殿是全寺的主殿,始建於金代,寬三室,深三室。平面略呈方形,歇息在山頂,單檐。大廳屋頂鋪著管瓦,屋檐鑲嵌著綠玻璃。檐下四拱,琴面高。

角柱有明顯的側腳上升。金大鼎、明景泰之後,成化、崇禎多次修繕,原貌猶存。扇形的墻上繪有明清時期的彩畫。天宮大殿天花板、藻井、亭臺樓閣混金的做法,是金代的稀世珍寶。整個天棚藻井構圖復雜,體現了金代室內裝飾多姿多彩的特點。

5.文殊寺

文殊寺位於應城縣11公裏的小市村,是顧瑛地區十三大寺廟之壹。相傳文殊菩薩曾在此說過,故名。現存建築屬於明朝中期。有三個正殿,三個東西附殿,前面有三個鐘鼓樓,三個寬山立面,壹個深。四大天王的雕像兩側都有雕刻,雄渾有力,栩栩如生。殿內佛像經過近代重繪,色彩鮮艷,是研究明清壁畫的材料。

整個寺廟方向合理,布局嚴謹。寺內的古松,青翠帶霜,枝條如龍,俗稱“古龍松”。據說是印度僧人種植的,已有900多年的歷史。

6.石柱山

石柱山位於如月峪杏子坪村東南。從底部望去,可以看到壹條長約100米,高30米的陡峭山壁,由石柱組成。每根石柱呈六紡錘形,直徑約50厘米,黑色堅硬,石柱整齊劃壹,自東向西整齊排列在壹起,直立在山坡上。

專家說:石柱山是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噴發將地下約60公裏的超基性巖噴出地表。由於地表溫度低,基巖迅速凍結固化,形成六紡錘形巖柱。久而久之,因長年的洪水侵蝕而裸露在半懸崖上,形成了壹種自然奇觀,這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罕見的。

百度百科-釋迦牟尼塔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文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