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什麽是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癥是臨床常見的脊柱疾病之壹。主要是因為椎間盤的組成成分(髓核、纖維環、軟骨板),尤其是髓核存在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變,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在後(側)側或椎管內從破裂部位突出(或脫出),從而引起鄰近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等受到刺激或壓迫,產生頸、肩、腰腿痛。
3.椎間盤突出癥的疾病分類
3.1,後外側突出:纖維環後最薄弱的部位在椎間盤中線兩側,本身就比較薄弱,缺乏後縱韌帶強大的中央纖維的支持,所以是腰椎間盤突出最常見的部位。
3.2.中央突出型:指髓核從纖維環後部中央突出,到達後縱韌帶下方。除引起坐骨神經癥狀外,還可刺激或壓迫馬尾神經,表現為會陰部麻痹和排尿困難。
3.3.椎間孔突出:是指髓核通過後纖維環和後縱韌帶向後突入椎管,進入椎間孔,容易被漏診,但所幸其發生率較低,僅為65,438+0%左右。
椎間盤突出的原因1。腰椎間盤退行性變:正常情況下,椎間盤經常受到重量的壓迫,腰部經常屈曲和後伸,更容易造成椎間盤尤其是下腰椎間盤的較大壓迫和磨損,從而產生壹系列退行性變。
椎間盤本身解剖因素的弱點:成年後椎間盤逐漸缺乏血液循環。修復能力也差,尤其是以上變性後,修復能力更是力不從心。椎間盤後外側纖維環薄弱,後縱韌帶在腰5和骶骨1平面時寬度明顯縮小,對纖維環的加固作用明顯減弱。
椎間盤突出的臨床表現為1。大多數椎間盤突出發生在腰椎,通常只影響下肢。這種椎間盤突出疼痛不僅出現在腰骶部,還會沿著坐骨神經向下放射。疼痛從腰部輻射到臀部、大腿和腳跟(這種疼痛稱為坐骨神經痛)。腰椎間盤突出還會引起下肢無力,患者表現為擡腳困難(足下垂)。嚴重的椎管中央椎間盤突出還可影響控制腸道和膀胱的神經,從而影響排便和排尿功能,通常需要緊急醫療措施。
3.椎間盤突出的第二個常見部位是頸部(頸椎),癥狀通常只出現在單側上肢。當頸椎間盤突出時,患者通常會出現肩胛骨和腋窩的疼痛,或肩痛,這種疼痛可以傳遞到上肢和壹兩個手指。上肢肌肉可以無力,但壹般不影響手指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