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壹篇以年度品味為主題的作文

壹篇以年度品味為主題的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作是大家最陌生的事情。寫作是通過文字來表達壹個主題的敘事方法。那麽妳學過作曲嗎?以下是我為妳收集的關於年味話題的作文,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以年味為題的作文1的夜晚漸漸深入,但隨處可見的熱鬧卻絲毫沒有停止。爺爺奶奶家壹片歡聲笑語,因為今天是家人團聚的大年三十,我們早早就在爺爺奶奶家集合了。飯後,大家聊著天,忙著明天的早餐——湯圓。

奶奶是包餃子的大師。只見她捏了壹小團小糯米餃子,在手中微微壓著,小心翼翼地揉成酒盅狀的餃子皮;然後在餃子皮裏放壹勺餡料,再把餃子皮的邊緣朝上,把整個餡料包在餃子皮裏;之後,我把這個小球拿在手裏,在周圍摩擦。最後,壹個圓滾滾的湯圓出現了。我心裏壹動:“奶奶,妳教我包餃子好嗎?”奶奶慈祥地笑了笑:“嗯,我家寶寶當然要學,要教!””說完,他拉著我的手,手把手地教我。

沒想到包餃子看起來簡單,實際做起來並不容易。好在奶奶很耐心的教我,我也很努力的學習,終於有點像樣了。我興奮地炫耀著我的餃子,沒想到大家看到我都咯咯地笑了。表姐笑著把我拉到鏡子前。我看到我的額頭,鼻子,臉頰都是白色的糯米粉!看到表哥笑得很開心,我狡黠地笑了笑,轉過身,迅速把手上剩下的糯米粉抹在表哥臉上。表哥喊著跑了,我笑著追。全家人開心地笑了...

包壹個好餃子都控制不住自己饞貓的嘴。看著圓圓的餃子,我流口水了。我壹邊求奶奶煮餃子解饞,壹邊目不轉睛地盯著它們。奶奶看著我貪婪的樣子,哭笑不得的答應了我。

我看著湯圓放進鍋裏,然後蓋上鍋蓋...終於到了湯圓出鍋的時刻。看著熱氣騰騰的餃子,我忍不住拿起勺子壹口壹口地吃:“嗯,真好吃!奶奶做的餃子真好吃!”雖然我的嘴裏被湯圓辣得不得了,但我還是忍不住品嘗了美味。吃完壹個,我又舀起壹個,張著嘴吃。奶奶笑著喊道:“慢點吃,慢點吃,小心別燙著了!”"

我看著碗裏的餃子,擡頭看著在我面前慈祥微笑的爺爺奶奶。我不由得暗暗下定決心,陪伴是最長的告白。爺爺奶奶,我會和妳壹起變老!

不僅僅是因為今年的味道很美,更是因為我想讓這美麗的笑容永遠存在,永遠...

時間像箭壹樣飛逝。轉眼間,壹個學期過去了。董爺爺把秋老師送走了。他松了壹口氣,大地披上了閃亮的銀裝。隨著漫天飛舞的雪花,我們已經聞到了濃濃的年味,也知道了期待已久的春節即將到來。春節是孩子們快樂的時光。

春節期間妳可以在家舒舒服服地睡懶覺。每天睡到自然醒。我已經被音樂喚醒很久了。

此時距離春節還有六天,我們全家已經開始行動了。媽媽下班回來,趕緊寫了壹張購物清單。然後我們開車去了超市。在去超市的路上,我們看到這條街非常熱鬧。甚至樹上也掛上了彩燈。看來我們還是晚了壹步,連政府都比我們快。在超市,哇!人山人海,人潮洶湧!笑聲不斷!比過去的超市熱鬧好幾倍。壹樓是食品區,令人垂涎的小吃、甜品、蔬菜、水產、水果都擺在貨架上。我太興奮了,跑到水果區去拿我最喜歡的金橙。它好像在對我笑:“小姐姐,快給我買回家!”!我是他們中的國王。又甜又香。我毫不猶豫地把橘子放進了購物車。媽媽傻眼了。哈!我向媽媽眨了眨眼,吐了吐舌頭。誰讓我媽保證今天壹切由我做主?然後我們來到了蔬菜區和肉類區,這裏的白菜又香又嫩,菠菜碧綠,紅辣椒異常鮮艷...誘人的顏色讓妳欲罷不能,於是我毫不留情地把這些蔬菜放進了購物車。最後我們來到了服裝區,每個地方的服裝可謂是姿態萬千。我驕傲的站著,有些客氣,但這次我只是欣賞,並沒有買!因為我媽媽給我買了新衣服。買完東西,我和媽媽各拎著兩袋獎杯,來到車上,把獎杯放在車上,興奮地回家了。

啊!春節!春節!壹年有365天。妳還能指望什麽春節!為什麽?

首先,過年少不了新衣服,打扮漂亮是人之常情。還有春晚!哈哈!妳和我壹樣盼望春節嗎?年味這麽濃,妳聞到了嗎?

清晨,天剛蒙蒙亮,我躺在被窩裏,流著口水,和周公約會。壹串響亮的鞭炮聲打破了村裏的寂靜,為新年的到來拉開了帷幕。不壹會兒,鞭炮聲越來越大,我終於被吵醒,擦著口水,打著呵欠,伸著懶腰,迎接新年的到來。向窗外望去,地上的皚皚白雪上掛滿了火紅的鞭炮,像壹簇簇鮮紅的杜鵑花在春天的大地上綻放,讓這個冬天生動而閃亮。也許這就是過年特有的“年味”。

我壹直以為,只有去過壹次北方,我才知道過年的真正滋味是什麽。不說別的,光是這顏色就比其他地方正宗。我想知道上帝是否想看看這個北方國家的風景。在東北,春節前通常會下幾次雪。所以在除夕夜,雪覆蓋了整個土地和屋頂。所以不像其他地方的雜色,北方過年的底色絕對是純白色。這個時候,不知道從哪裏開始,整個村子都開始穿上了紅色的衣服,大紅的燈籠,亮晶晶的小燈籠,古銅色的春聯,白雪。不知道北方人是不是學過服裝設計,怎麽知道紅白是最流行的搭配,又是怎麽把地球變得這麽好看的?

這個北方的年味也是最簡單實惠的菜——殺豬菜。每到過年,農村家家戶戶都會殺壹頭豬,家裏不養豬的,或者家裏條件不好的,都會買幾尺豬肉。這個國家飼養的豬的肉特別香。媽媽切下壹塊肥肉而不是薄的放在鍋裏和自己腌制的酸菜壹起燉。氣味充滿了整個廚房。這時候,在院子裏撒野玩耍,跑來跑去,冷的孩子會回屋找媽媽要壹碗酸菜湯,哪怕是熱的,過壹會兒再去外面放鞭炮。這道殺豬菜成了北方孩子們最溫暖的牽掛。

我覺得,這次北方年夜飯最值得註意的就是酒了。這個北方人喝酒,最大方,最過癮。無論是最初的壹磅白,還是後來的瓶裝谷峰和稻香村,北方人都可以自由地享受飲酒。喝著沸騰的白酒,吃著精致的小餃子,這種年夜飯有壹種過年的味道,就像北方人過年壹樣。

我是東北人,從出生到現在在北方度過了17年。家鄉的年,年味十足,心在燃燒。我相信,無論我在哪裏,無論春運有多可怕,我都會回家過年。

作文四年味話題:青竹山花報春,喜迎春。春節,在冬日的陽光照耀下,向我們走來,新年的味道也隨之而來。過年是什麽味道?

煙花爆竹聞起來像火藥

迎接新年是多麽重要啊!通常,人們會放壹個鞭炮“劈啪作響”,以表達內心的興奮和喜悅。煙花種類繁多,各種花樣層出不窮,令人眼花繚亂。甩炮,十裏紅,星星之火,都是流行的。然而這些都不美。好看的是“火樹銀花”點燃導火索,三,二,壹,隨著壹聲巨響,壹連串的火花四處飛濺。起初,天空中出現了壹兩朵五顏六色的花,然後出現了壹個巨大的紫金瀑布,流向千裏。接著,幾束光形成壹個圓圈,從外圍壹點壹點擴散開來,突然“轟”的壹聲爆炸,讓黑夜亮如白晝。最後,降落傘像變魔術壹樣,噴著五顏六色的煙霧,帶著閃光的紙帶飄了下來,引起了興奮的尖叫聲。

年畫中對聯的墨味

除夕夜,家家戶戶的門上都會貼上紅色的對聯和倒貼的“福字”,祈求新的壹年平安幸福。有些人還買了年畫掛在墻上作為裝飾。生活中的年畫內容多種多樣,有舞獅、放煙花、吃團圓飯、置辦年貨、互致問候等。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光彩照人,每壹幅畫都是令人驚嘆的藝術瑰寶。

飄香小菜味道

在長輩眼裏,過年最重要的就是這頓年夜飯。先擺上十二道菜,先祭拜祖先,祈求他們的保佑。然後,大家都坐了下來,壹邊吃東西,壹邊笑,大多是對來年的期待。我在吃的時候,隨著廚師的喊叫聲,好吃好喝,壹碗碗瓊漿玉液在擺滿菜肴的大圓桌上不停翻滾。紅燒肉肘子,芋頭鍋,蘑菇拼盤配雞肉燉蘑菇……像太後的蟠桃宴。每個人都盡情地享受著美味的食物,而我的眼睛掃過桌子,不知道該把第壹雙筷子放在哪裏。嗯(表示躊躇等)...糖醋排骨,就是妳!手壹伸壹縮,壹塊糖汁就要滴下來,滿滿的排骨到了嘴邊,我咽了下去。用餓虎把它消滅後,心情很好,胃口也很大。我壹連吃了三碗米飯。據我媽說,我吃的不雅觀,像餓了三天的獅子,在肉店裏“掃蕩”。

過年是什麽味道?現在,我可以告訴妳,新年的味道是幸福,和平,和諧,穩定!

有壹種情感壹直讓我回味無窮,那就是溫暖的親情。寒假結束,馬上就要過春節了,卻感覺不到絲毫的年味。匆忙的人群和繁忙的街道在平靜中並沒有感覺到什麽不同,直到那天早上我媽把我從床上拉起來。“今天趕緊給爺爺奶奶拜年。”我意識到是時候開始走親戚拜年了。

走在路上,我們很快融入了探親的大軍。電動車、自行車、摩托車、汽車川流不息,水果、酒、飲料、蛋糕、禮品,應有盡有。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淡淡的笑容。

來到外婆家,敲了敲門,外婆立刻出現在我面前,好像我壹直在等著敲門聲。我趕緊給奶奶拜年。還沒踏進家門,就收到了奶奶送的壹個大大的紅包。我爺爺不甘落後,說:“又高又壯。”“是的!每個假期我都要增重三磅。”聽我這麽壹說,全家人都被逗樂了,那歡快的笑聲似乎帶著濃濃的年味。

晚上,舅舅、舅媽、弟弟妹妹都回來了。人多了,全家好像都沸騰了。大家找了個小隊伍,我爸媽和我奶奶阿姨打麻將,我舅舅陪我和弟弟鬥地主。壹堵墻把我們分成了兩個“戰場”,但戰場上沒有硝煙的味道,只有歡樂和溫暖。我和弟弟手裏拿著很多壓歲錢,而我叔叔只拿了幾塊壹元的。他自信地看著我們說:“和妳們兩個孩子玩撲克就夠了。”我和我哥相視壹笑,瞬間達成了秘密合作協議,而我叔還被蒙在鼓裏。接下來,我和哥哥贏了叔叔所有的錢。我們故作驚訝地看著他,他尷尬地說:“卡神今天沒來……”我和弟弟聽到這個回答都忍不住笑了。

我帶著獲得的“戰利品”來到另壹個戰場,炫耀自己的戰果。沒想到,我壹直說:“先借我點錢,以後贏了我分妳壹半。”當它來的時候,我毫不吝惜地借出我所有的錢。看著我空空的雙手,我難免有點失落,突然意識到他們每個人都在用我的錢打牌。我忍不住小聲說:“妳們這些壞蛋。”但言語中沒有憤怒,只有被自己感動的笑聲。

春節真是壹個美好的詞。可以放假,收壓歲錢。真的是爺們。不過最近壹直在網上抱怨味道不夠,但是因為錢包有點無力,懶得糾結味道的問題。為了給錢包補充能量,不得不靠壹些“非法”手段獲取暴利(別怪我太狠)。

大年三十晚上在網上瀏覽了很多招數,學了壹招,試了幾件壹晚上。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我給孔方雄認的,我拼的;對於錢包,我認了;為了小康生活,我爆發了。爸爸看到我抽搐,很淡定的說:“女兒,時候不早了。洗洗睡吧!””我說,“爸爸,我要發財了。”我非常開心地跑回自己的房間。我爸我媽對視了壹眼,說:“孩子最近怎麽了?“我壹起回房間了。

初中第壹天,哥哥先給了我壓歲錢。我心裏想:如果妳平時欺負我,我壹定會連本帶利討回來的。於是我在數錢的時候設了個陷阱,故意放了壹塊錢回去。本來是500,後來數了壹下變成了400。數完之後,我用陰沈的聲音說:“為什麽是400?”?四很不吉利。"我哥說:"不,我明明數了500!”“於是我把錢折成扇子遮住下半部分,很內疚地說:“妳看,明明是400,小學數學都不過關。再說,說四個真不吉利。”我哥無奈的說:“妳想怎麽樣?”我咬著每壹個字說:“壹千!”哥哥往後壹跳,說:“妳這是搶嗎?”

"沒關系,妳可以打六折."我滿臉正義地說道。哥哥松了壹口氣,又給了我兩百。我很開心的說:“哥哥,新年快樂。”我拿了錢,塞進了錢包。看著弟弟癟癟的錢包和鼓鼓囊囊的錢包,我知道我的小康正在向我走來,我不禁感嘆:春天真的來了。

過年,春節,壓歲錢都那麽美好。也許壓歲錢不多,但是生活情趣。也許我的小計被看穿了,但是為了大家的幸福,也許那壹兩百塊錢並沒有那麽重要。所以,過年的味道是人!

很多人認為中國在時代潮流中選擇了融合,把傳統文化拋在腦後,在國際會議中失去了五千年的優秀精髓。比如韓國端午節,說明中國人不珍惜和尊重自己的文化,隨之而來的問題是:中國最傳統的節日春節是否漸行漸遠?

在我這邊,農歷二十六到二十九,家家戶戶都會把自家的門檻裝扮得大富大貴,爭相邀請別人家吃年酒,象征著去年和今年的界限,也意味著新年要攜手度過。到處都有過年的歡樂。除夕夜要貼春聯,撕下去年的,讓今年的蓬勃筆力陪伴壹個春秋。漿糊,毛筆揮舞,這種家庭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晚上壹家人坐在壹起,看春晚,吃瓜子,等倒計時。

全家出遊的第壹天,我漫遊了山川,驚嘆於巧奪天工。這壹天快樂地過去了。正月初二、初三還吃酒,不過改了名字,叫正月酒。紅包要收,大人不好意思的時候孩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四年級初五,被強行拖去劃龍舟。這與端午節的龍舟不同,更傾向於裝飾龍。形形色色的木刻人物,大多出自四大古典小說和隋唐時期,固定在壹根長平木上,造型、神態生動。關羽獨騎千裏的木雕,飛揚的長髯,急迫的神情,似乎都讓人感受到三國亂世。過了壹會兒,龍舟啟動了,主要靠龍頭。我只需要在21位置象征性的扛壹下。說了這麽多,初春的毛毛雨下,走路很難。偶爾引龍舟上來,龍身緊隨其後,掛在各個位置的鈴鐺叮當作響,蔚為壯觀!每經過壹戶人家,家裏人都會出來放鞭炮慶祝,點上壹堆叫做“踩紅”的稻稈,把新年寄托在火上。講究的人還會撒些糯米,以示對龍舟劃手的祝福。

跑去祠堂前,龍舟要停壹會兒祭祖。去廟裏跪下,拜壹拜,祈求來年。隊伍準備再走的時候,要劃壹會龍舟,直到指定的壹家停下來。然後特別先生出來,依次展示各家的成果(當然是提前交錢),拜龍舟,為祖宗祈福。

中國的味道真的越來越淡了嗎?我不這麽認為。這裏看龍舟,春節,過年。這些與中華民族息息相關的話語,永遠嵌在每個人的心裏。

在中國這麽多的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

春節的名字充滿了幸福,總是讓人想起美好的事物。它象征著新的壹年的開始,也意味著去年所有的喜怒哀樂都已結束,化為回憶,留在人生的史冊裏。

雖然是寒冷的冬日,但春節的出現卻像壹個溫暖的日子,高高地掛在空中,融化著街道兩旁的積雪。路人的腳步踩著輕快的節拍,嘴角洋溢著難以抑制的喜悅。

新年到了!新年到了!

爺爺奶奶從老家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回來了,我高興的合不攏嘴。爸爸媽媽商量著需要采購的年貨,列了壹長串清單。我愛幹凈的奶奶指示我什麽也不要做。我和舅舅把屋子裏裏外外打掃了壹遍,然後摸著亮得能照出人來的窗戶,點點頭,欣慰地說:“這下好了,除了去年的汙垢,幹凈利落地迎來了新的壹年。”

春節的味道是多香的。忙碌了壹年的人終於可以休息了,除了那些勤勞的家庭主婦。媽媽把從超市買的花生倒進鍋裏,熟練地翻炒,出鍋後再往盤子裏撒鹽。夾著酥脆的外皮裹著乳白色的果仁,香味四溢。她還是想炸魚,但是不太了解生熟情況,只好請奶奶指導。奶奶笑著拿過鏟子示範了壹下。奶奶站在壹旁,認真而謙卑地接受她的言行。客廳裏放著大小不壹的果盤,堆著小山壹樣的幹果和水果。我心滿意足地聞了聞。走在陽臺上往下看,幾個孩子在玩小煙花,幸福的花朵在火苗間燃燒。壹陣輕煙消失在空氣中,我聞到了二樓專屬煙花的香味。我的心情在休閑中得到放松,我開心地笑了。

這樣溫暖的感覺依然留在我的心裏。然而,曾幾何時,春節濃郁的年味壹點點褪去。

近年來,西方節日傳到了中國。當年輕人在萬聖節、聖誕節或情人節到來時,他們就像中了彩票壹樣興奮。對於春節這樣的傳統節日,我提不起太大的興趣。“哦,又過年了?”然後和好和家人壹起吃年夜飯,然後繼續他們的直男生活。

其實他們總有壹天會發現,那些“洋節”不過是壹種新奇,戴上面具,跳個假面舞會。真正持久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傳統節日。那種溫暖和幸福,是歲月沈澱下來的蜜,能甜到妳的心裏。

我喜歡春節,更迷戀它那五顏六色的味道。

年味話題作文9壹進入臘月,村裏的天空就開始彌漫著越來越醇厚的年味。“二十九,蒸饅頭”,在北方農村,饅頭、餃子、煎饅頭、麻花等面食是春節的主力軍,家家戶戶都要準備壹籮筐滿滿的。小時候,各種好吃精致的面條是我記憶中最深刻的壹年的味道。

母親的小籠包是村裏的壹絕。那時候家裏還很窮,我媽就把白面粉、玉米粉、紅薯粉攤成壹個大餅子,小心翼翼的疊起來,卷起來,用刀切成卷,白的,紅的,黃的,壹層壹層的,好吃又好看。有時候蒸油卷,我媽會在面上撒上蔥花或者胡椒面,均勻的抹壹層香油,然後壹層壹層的卷起來,做成花瓣的形狀。我吃的時候,把它們撕了壹點。現在想想都忍不住流口水。但我最喜歡的是豆餡小籠包。我媽提前把紅薯和豇豆蒸好了,紅薯要去皮做泥,但是豆子要完全去皮。兩者壹起攪拌,加兩勺糖,做壹鍋旺豆餡。我和我姐經常守在鍋邊,趁她不註意抓壹把,不管燙不燙就跑,先灌口飯。媽媽心疼極了,給我們每人舀了壹碗,笑著看我們吃飽。蒸出來的豆餡包子,外圓內甜,是當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壹年中最甜的味道。

長大了,媽媽還是像以前壹樣蒸饅頭。從早到晚,她總是蒸壹個“饅頭山”。家裏沒有冰箱,往往五分鐘後,饅頭就幹裂了,難以下咽。我勸她少蒸點,去外面買點。我媽總是搖頭,總說外面賣的豆餡又貴又難吃,沒有過年的味道。

日子就這樣壹天天過去了。結婚後,我買了房子,不再和父母住在壹起。每年過年,我媽經常給我們送包子,花樣越來越多,有素肉的,紅豆的,紅薯的。我媳婦很喜歡吃這些饅頭,但我不這麽認為。臘月二十九,剛到家,媳婦告訴我,爸媽又來給我送過年的包子了,有我最愛吃的豆沙餡。我心裏微微壹顫。在鄉鎮工作了這麽久,臘月到現在都沒回過家。我拿著老婆做的熱豆餡小籠包吃了壹口,唇齒間散發出壹股久違的味道。

大年三十,我帶著老婆孩子回家,向父親匯報工作。我媽給我遞了壹晚上的熱豆餡,說是專門給我留的。我眼睛壹熱,忙去拿碗。陪我長大的原味,不是那種軟軟甜甜的味道,而是媽媽對我不變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