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至1985,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派出由南大洋科考隊、南極科考隊、10遠洋科考船和J121打撈救生艇組成的南極科考編隊,共有591人參加科考,陳德宏任總指揮。
向陽紅10號遊覽了南極圈南極半島附近海域,36人登上了雷克魯斯角。南大洋科考隊對磷蝦資源和環境條件進行了多學科調查;南極考察隊在生物學、地質學、地貌學、高層大氣物理學、地震、氣象學、測繪和海洋科學領域進行了調查。
1985年2月20日,中國南極長城站首次在南極南設得蘭群島喬治王島上建立。為常年(越冬)站,站址南緯62° 12 ' 59 ",西經58° 57 ' 52 "。
1989年2月26日,中國南極中山站在南極大陸東部普裏茲灣附近的拉斯曼山上建立,坐標南緯69° 22′24″,東經76° 22′40″。到1992年,中國已經對南極進行了九次科學考察。之後基本是壹年壹次。
2009年6月27日,中國南極昆侖站在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西南約7.3公裏處建立,坐標南緯80° 25 ' 01 ",東經77° 06 ' 58 "。也是中國第壹個南極內陸考察站。
擴展數據:
中國南極科學考察隊是指中國科學家在南極的科學考察隊。1980年初,中國開始了南極探險。
20118年10月2日,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從上海出發,正式開始為期162天的科考。預計4月中旬返回上海港,2019。
2019年10月6日下午,中國自然資源部中國極地研究所、貴州展陽重工在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舉行交付儀式。雙方共同研發的極地全地形車“南極2號”將奔赴南極,助力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
2020年4月23日,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隊搭乘“雪龍”號和“雪龍2”號兩艘極地科考船,返回位於浦東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這標誌著中國第36次南極科學考察首次圓滿結束。
百度百科-中國南極科學考察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