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門下雪了
師洋(1053~1135)北宋才子,南澗府(今福建)樂師。中了進士後,他放棄做官,繼續求學。
有壹天,雪下得很大,天寒地凍。當師洋遇到難題時,他冒著寒風找同學尤左(1053~1123)去老師家請教。當他來到老師家時,他發現老師在椅子上睡著了。他不忍心打擾他,怕影響老師休息,就靜靜地站在外面等著。當老師醒來時,他們腳下的雪有壹尺深,覆蓋著白雪。老師邀請師洋和其他人進房間給他們講課。後來,“程門·雪梨”成為廣為流傳的尊師典範。
2.孔融讓梨。
孔融四歲的時候,經常和哥哥壹起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最小的梨。有壹次,父親看到了,問:“妳為什麽總是拿小的,不拿大的?”孔融說:“我是弟弟,我最小。我應該吃小的,讓大的給我哥吃!”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了兄弟姐妹之間互相禮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讓全家人都很驚訝。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流傳千年,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3.壹百英裏負米
鐘繇、子、陸機,春秋時期魯國人,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性格直爽,勇敢,非常孝順。早年家裏窮,經常摘野菜做飯,卻從百裏之外回家伺候父母。父母去世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去楚國,車馬數百輛,積糧壹萬分之多。坐在堆砌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時常思念父母,哀嘆:“就算我想吃野菜,又上哪兒去弄呢?”孔子稱贊說:“妳侍奉父母,可以說是妳活著的時候最好的,可是妳死了以後就想念他們了!”!
5.買水果
壹位教授帶著他的小兒子去市場買水果。再選水果的時候,攤主不耐煩的說這些貴。妳到底想不想買?教授禮貌地說他要買,然後遞給他,然後付了錢。
回家的路上,小兒子壹路沈默。回到家,他忍不住了。他問:“爸爸,妳是專家,是教授,是學者,壹直是我心裏最親的人。為什麽讓壹個小販這麽喊?”教授笑著說:“禮貌謙遜是我的水平,粗俗無理是小販的水平。我不能因為他毀了我的水平。”"
擴展數據
會議禮儀
1,握手
握手是交流思想、感情和友誼的重要方式。和別人握手時,面帶微笑看著對方,不要心不在焉,東張西望,也不要戴著帽子和手套和別人握手。壹般情況下,握手時間不要超過3秒,壹定要站著握手,以示對他人的尊重和禮貌。
握手也講究壹定的順序:壹般講究“尊者決定”,即女士、長輩、已婚者、地位高的人伸手後,男士、晚輩、未婚者、地位低的人才能伸手回應。如果壹個人要和很多人握手,那麽禮貌的順序是:先上級,後下級,先長輩,後晚輩,先主人,後客人。
2、打躬作揖
鞠躬,意思是彎腰行禮,是壹種尊敬他人的禮貌方式。鞠躬時必須立正,脫帽,敬禮,或者邊鞠躬邊說好話。鞠躬前看著對方,以示尊重的誠意。
3.朝貢
問候語是壹種無聲的問候禮儀,從各種場合來說,經常被認識的人用來打招呼。在社交場合,人們經常揮手、鞠躬、脫帽以表示友好。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文明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