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三江共有大小不同、風格各異的風雨橋108座,其中城陽永濟橋、八團橋被列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橋和鼓樓是由侗族工匠設計和建造的。都是用榫頭和榫眼連接,可以延長200到300年而不損壞。在侗族山區,有許多供人休息的亭子,稱為“雨亭”,建築也精致典雅。
侗族有三寶——鼓樓、大宋和於風橋。城陽八寨侗族大歌因其曲調悠揚、旋律優美、多聲部和諧獨特、唱功極高而被譽為“天籟之音”。2006年,“侗族大歌”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侗族大歌是侗族人民最盛大的節日。侗族大歌節不僅演唱侗族大歌,還將各種形式的民族民間藝術搬上舞臺,內容豐富多彩。其主要內容是歌頌自然、勞動、愛情和人類友誼,是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的聲音。歌唱我們美好的生活和遠道而來的貴賓。
侗族的飲食文化也很有特色。在大多數侗族地區,有四次月食,兩餐兩茶。他們把各種米做成白米、花米、糯米等。吃飯時,他們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把米飯揉成團,這就是所謂的“吃米飯”。
侗族人喜歡酸味。自古就有“侗族人離不開酸”的說法。他們聲稱“如果三天不吃酸,就會被走路打敗。”
侗族人尊重廚師。在許多宴會上,客人和廚師要唱民歌以示感謝。
除了糯米,侗族特色美食還包括侗族酸肉、酸魚、三江油茶、牛肉幹癟和侗族紅肉。
這個清明小長假,妳準備好了嗎?來三江唱民謠。沒有妳,妳可能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