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寧波的節日習俗

寧波的節日習俗

廟會——寧波的地方習俗

寧波人的過年習俗:農歷2月25-6日吃年糕。

中秋節:8月16慶祝中秋節。

重陽和普通的壹樣不是嗎?

清明:清明是祭祀的日子,前後三天。在舊時的清明節,寧波有在屋檐下和門戶上插楊柳枝的習俗。婦女還把柳枝插在馬鬃上,小孩子要戴柳枝做的帽子,寓意“思青春(親)”,說“清明節不戴柳,美人就禿了”。

寧波的習俗非常重視祭祀,尤其是在墳前祭祖,做清湯和米飯。國內外的遊子經常去自己的家鄉拜年。在舊社會,上墳的時令食物是青餅和搗碎的(黑米)餅,他們向祖先獻祭。富人還雇傭小號手演奏。

上墳時除雜草,鏟新土壓墳頂,用紙團插竹筍,以示後人對先人盡了孝心,同時也寓意先人保佑全家平安興旺。祭祀結束後,當地農民會得到麻餅或餅,以照顧墳墓。因為大家都是自己拿的,所以互相競爭,也就是俗稱的“搶麻”。

清明節的麻餅要求切成鉆石。除了墓祭和家祭做清明湯飯,還有祠堂(又稱太公田)和祭祖,由各房輪流祭祖。負責人按菜單買菜,就請百姓吃清明湯飯。主菜要掂量掂量。如果沒做到,就把等值的錢放在空碗裏,按人分碗或者分豬肉。

普通人也是輪流上墳,但祭祀沒那麽講究。祭品無非就是剁鵝肉、竹筍、煮肉、炒菜。祭祀用的菜壹般都是前壹天準備好的,上墳的時候只需要多煮壹點米飯就可以了。

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