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在家中請客人吃飯,常用傳統膳食招待。韓國人喜歡辣味,主食、副食裏都少不了辣椒和大蒜。韓國人的主食以大米和面食為主,最喜愛的傳統面食是辣椒面和冷面,冷面是用
蕎麥面制作的。韓國人每頓飯要有壹碟酸辣菜,尤以酸辣白菜最為爽口。在正式宴會上,第壹道菜是用九折板盛有九種不同食物,隨後再上其他的菜,席上必須備有火鍋。在家中請客,所有的菜壹次上齊。
接待商務方面的客人,多在飯店或酒吧宴請,以西餐形式招待,因此韓國擁有許多西餐館和日本餐館。比較常見的西餐快餐食品有漢堡包、炸雞、熱狗等等,很受人們的歡迎,這些食品使韓國以魚、蔬菜和米飯為主的傳統膳食結構趨向了便捷化和多樣化。
餐館的內部結構分為兩種形式,即椅子式和脫鞋上炕式。前者的坐姿與中國人大致壹樣;在炕上吃飯時,男人盤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這種坐法只限於穿韓服時使用。現在的韓國女性平時不穿韓服,所以只要把雙腿收攏在壹起坐下就可以了。
韓國人平時壹律使用不銹鋼制的平頭兒筷子。中國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飯碗吃飯的習慣,韓國人卻視這種習慣為不規矩。既然不端碗,左手沒事做,就讓它老實地藏在桌子下面,不讓它在桌子上“露壹手兒”。吃飯時壹定要右手先拿起勺子,從水泡菜中盛上壹口湯喝完,再用勺子吃壹口米飯,然後再喝壹口湯,再吃壹口飯後,此過程完畢,便可以隨意地吃任何東西了。對於韓國人來說,勺子比筷子更重要,它負責盛湯、撈湯裏的菜、裝飯。如果湯碗中的豆芽兒菜用勺子撈不上來,妳也不能用筷子,這是規矩。筷子在不夾菜時,傳統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兩根筷子要攏齊,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壹在桌外,這是為了便於拿起來再用。
在語言方面,年幼者必須對長輩使用敬語,至於飲食方面,上菜或盛飯時,亦要先遞給長輩,甚至要特設單人桌,由女兒或媳婦恭敬地端到他們面前,等待老人家舉箸後,家中其他成員方可就餐。至於席上倒酒,亦需要按年齡大小順序,由長至幼,當長輩舉杯之後,年幼者才可以飲酒。另外,還有壹個傳統習慣,男女七歲不同席,女孩子到了七歲之後就不與任何男子(包括父親和兄弟)在同壹房間同席。不過,這種習俗在大城市已漸漸破除,偶爾在鄉間仍然可見。
昔日的韓國家庭,是將盛著米飯的器皿放在臺中央,而菜則在碗裏,並放置於周圍,每個人則有壹把長柄圓頭平匙,壹雙筷子,壹盤涼水,用餐時就用匙把飯直接送到嘴裏,筷子用來夾菜,涼水則是涮匙用的。現代的韓國人用餐習慣已有很大變化,不少是使用食品盤,每人的壹份飯菜裝在盤中,也有些更加摩登的家庭已不用食品盤,而是用碗盛飯了。
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腳的小桌,賓主席地盤腿而坐。年青人更會在長輩面前跪坐在自己的腳底上,絕不能將雙腿伸直,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如果遇上房間太小,可以將餐桌擺在院子裏,鋪上席子便可。不過,現代的韓國人越來越崇尚外國潮流,無論餐桌或者飲食禮儀,都離傳統越來越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