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麥當勞菜單創作

麥當勞菜單創作

“垃圾食品”這個詞近年來頻繁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現在大多數人對“垃圾食品”的理解基本壹致,主要是指麥當勞、肯德基、可樂等洋快餐。例如,麥當勞是中國普通大眾熟悉的外國快餐品牌。然而,不久前麥當勞在它的家鄉美國確實遇到了麻煩:壹家心臟病醫院想要“驅逐它”(指的是關閉麥當勞在它的附屬俄亥俄州醫院的壹家連鎖店的決定),這在美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是怎麽回事?

首先,“健康食譜”不夠健康

美國最著名的心臟病醫院克利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對安吉拉進行了采訪,該診所院長、國際知名心臟病專家托比卡爾曼(Kalman)說。科斯格羅維認為,醫院必須禁止漢堡包、薯條等食物,並為醫院倡導的建立心臟健康飲食樹立榜樣。“我們的食物成分必須與我們警告患者的壹致,”卡爾曼解釋道。“我們不能建議患者調整飲食,同時給他們提供高鈉高脂肪含量的食物。”“我們不能再向患者發出錯誤的信號,尤其是那些糖尿病和肥胖癥患者。”醫院認為麥當勞提供的“健康食譜”不夠健康。安吉拉,卡爾曼說:“我們歡迎他們(麥當勞)提出更健康的食物組合,但只添加壹種沙拉是不夠的。他們菜單上的其他食物含有過多的鈉和脂肪。”

第二,“垃圾食品”不指定。

除了洋快餐,有人認為“垃圾食品”還應該包括油炸和膨化食品,如薯片、蝦片等。如今,在大多數學者眼裏,“垃圾食品”已經不僅僅指洋快餐了。有學者認為,“垃圾食品”是指那些只能提供熱量而沒有其他營養成分的食品,即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三高”食品。也有學者認為,“三高食品”本身是無辜的,不能簡單地稱為“垃圾”。雖然眾說紛紜,但有壹點是肯定的,那就是長期大量攝入高熱量食物,不僅會使人體重增加,還會增加腫瘤(乳腺癌、結腸癌等)的發病率。)和心血管疾病。“腰帶長,壽命短”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壹個人每天攝入過多的油糖食物,對人體健康是弊大於利的。從這個概念出發,普通大眾把這些提供多余熱量的食物納入“垃圾食品”的範圍也就不足為奇了。

有專家認為,將所有“三高”食品歸為“垃圾食品”並不十分科學,因為脂肪和糖類食物是人類必不可少的能量來源。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消化內科教授楊朝旭認為,油炸、燒烤類食物含有大量致癌物質;壹些腌制、膨化食品和精制肉類食品中含有大量亞硝酸鹽等有害化學成分。還有人工添加劑超標的食品,對人體健康造成了極大的潛在危害。可以說,這才是真正的“垃圾食品”。

第三,“垃圾食品”對孩子的傷害最大。

食品專家建議所有健康人遠離“垃圾食品”,尤其是那些被專家稱為不折不扣的“垃圾食品”,如油炸(油條、炸糕等。)、膨化食品、腌制食品、香腸等可以長期保存的食品。特別是油膩的食物,增加了難以消化的因素,往往在腸道內停留時間較長,不僅是造成便秘的重要因素,還會促使過多的血液流入和滯留在胃腸道,促進體液酸化,因此最容易帶來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富貴病。

尤其是“垃圾食品”對兒童的危害,舉世矚目。吃大量的“垃圾食品”會對孩子的智力和身高發育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高脂飲食會導致孩子肥胖,肥胖會影響激素代謝。如果胰島素分泌過低,會抑制蛋白質合成,對孩子的發育極為不利。上海市體育科學研究所和上海市青少年健康體適能與評價中心的抽樣調查顯示,上海66%的兒童身高不夠理想。專家指出,無節制地食用漢堡、炸雞、薯條等快餐,以及兒童愛吃的蝦片等膨化零食,不僅是影響兒童身高的重要因素,還會導致兒童性早熟。肥胖兒童脂肪過多還會影響神經細胞,損害兒童神經通道的正常發育,危害兒童智力發育。

據新華社電英國將通過法律禁止電視臺在兒童節目中播放“垃圾食品”廣告。同時,那些“不健康”的食品也必須在包裝上標明醒目的標誌,以阻止英國的肥胖趨勢。在中國,由不良飲食習慣引起的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等多種疾病正在迅速蔓延,保持科學均衡的食物飲食習慣,遠離“垃圾食品”是減少這些疾病的重要保障。

第四,停止用洋快餐獎勵孩子。

世界衛生組織曾在壹份公布的報告中指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沙發和豆文化(坐在沙發上吃薯條,喝可樂看電視)正在威脅人類健康。前不久,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因心臟病接受心臟搭橋手術,也從壹個側面驗證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克林頓壹直喜歡快餐。在手術前接受記者采訪時,他承認吃快餐可能是導致他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

在西方國家,大多數肥胖的人很窮是不爭的事實。這與美國社會底層民眾大量食用雙層三明治、雞肉漢堡、特大號披薩、大包裝油炸薯條等高熱量食物有關。不過,值得註意的是,克林頓最愛的洋快餐早已湧入我國。並通過各種方式吸引孩子的註意力。毫不誇張地說,西方國家很多人上手術臺是因為經常吃“垃圾食品”,而這裏的人卻在排隊買這些“垃圾食品”。更讓專家感到痛心的是,很多家長往往把孩子吃洋快餐作為對孩子成績優異的獎勵(其實很多孩子並不壹定是對食物感興趣,而是被那些新奇有趣的玩具所吸引),真是好心辦壞事。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和中國兒童中心聯合公布了壹項中國十城市0-6歲兒童健康狀況調查,結果呈現出壹個營養怪圈:家庭越富裕,娃娃們的營養越差。專家認為,收入相對較高的家庭選擇快餐和超市出售的快餐更多是因為工作緊張和生活節奏加快,從而忽視了合理膳食平衡的重要性。

筆者認為,種種事實已經證明,經常吃洋快餐是壹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既然連美國前總統和普通大眾都因為事實勝於雄辯而開始排斥洋快餐,那麽人們是否應該自覺控制和抵制在中國城市隨處可見的洋快餐,更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或滿足孩子的某些願望而做出危害孩子身心健康的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