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隨著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項目的實施,壹大批農村寄宿制學校相繼建成,極大地改善了項目區的辦學條件,為“兩基”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由於項目區大多是邊遠、貧困和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許多地區的寄宿制學校管理存在壹些困難和問題,迫切需要科學有效的指導。西部“兩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近兩年來各地對項目學校的檢查結果,結合寄宿制學校的具體實際,制定下發了《辦法》,為進壹步加強寄宿制學校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保障學生安全,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寄宿制學校管理的目的是什麽?
答:加強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就是通過建立健全寄宿制學校各項管理制度,促進學校在安全、衛生、飲食、住宿等方面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促進學校整體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的不斷提高;營造有利於學生全面、健康、活潑、主動發展的校園氛圍,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努力培養學生自尊、自強、自立、自信的精神;不斷提高服務範圍內適齡兒童(少年)的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完成率,確保“兩基”目標的如期實現和農村義務教育持續、均衡、健康發展,使寄宿制學校成為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和人才培養的搖籃。
3.為什麽要確定寄宿制學校的管理體制?
答:根據《辦法》規定,寄宿制學校實行地方政府負責、縣為主、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具體組織實施的屬地管理體制。這壹管理制度明確了省、縣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和寄宿制學校的責任,既防止了有關部門對農村寄宿制學校管理的過多幹預,也防止了各級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推卸責任。規定了寄宿制學校自身的管理義務和責任,有利於學校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文件實施有針對性的自治和自我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4.為什麽要詳細規定省級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在寄宿制學校管理中的職責?
答:根據2006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義務教育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劃和實施。因此,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校的管理也應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壹規劃和管理,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實施。此外,寄宿制學校管理的其他保障措施,包括寄宿制學校的經費保障、校舍建設、危房改造等,只能由省級人民政府統籌解決。因此,規定了省級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在寄宿制學校管理中的職責,也為寄宿制學校的管理提供了現實保障。
5.如何理解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在寄宿制學校管理中的主要職責?
答:首先,根據2006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要設立寄宿制學校,保障居住分散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因此,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按照“小學就近、初中相對集中”的原則,合理規劃寄宿制學校布局;按標準核定寄宿制學校教職工、生活教師(護士)、醫療衛生人員,配齊相關人員。
其次,隨著近年來寄宿制學校數量的迅速增加,寄宿制學校的管理本身也有壹個積累管理經驗、提高管理水平的過程。因此,縣級人民政府要把加強寄宿制學校管理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探索總結加強寄宿制學校管理的有益經驗和做法,完善學校正常運行的規章制度,加大對寄宿制學校的監督管理力度,妥善開展評比檢查活動,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2006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因此,明確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在寄宿制學校管理中的職責,有利於其充分利用農村寄宿制學校的資源優勢,合理配置教育資源,縮小縣域內城鄉差距,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第四,寄宿制學校運營成本比較高。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認真落實本級對寄宿制學校的財政投入,保障學校所需公用經費,為寄宿制學校配置必要的附屬設施和必要的設備,為寄宿制學校提供必要的勤工儉學用地,保障學校正常運轉。
第五,寄宿制學校學生的集體生活居住對學校周邊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學校周邊環境的綜合治理,維護學校安全和正常的教學秩序。
6.如何理解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的極端重要性?
答:確保學生的安全,尤其是他們的生命安全,是學校最重要的工作。“如果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那教育呢?”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的極端重要性也是基於以下原因:第壹,住在寄宿制學校的學生比非寄宿制學校的學生更容易發生安全事故,所以必須加強管理,防患於未然。二是寄宿制學生遠離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安全防範意識不足,應對潛在安全威脅的能力有限。他們需要學校的引導,通過加強管理消除隱患。第三,現在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壹旦發生安全事故,會對家庭造成極大的傷害和不可挽回的損失。此外,如果發生群體性安全事故,還可能對當地社會穩定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隨著寄宿制學校越來越多,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特別是寄宿制學校,應該承擔起更大的安全管理責任。
7.寄宿制學校的安全管理有什麽要求?
答:壹是認真貫徹落實安全工作法律法規規章,制定切實可行的學校安全制度,包括學校建築安全、食品安全、衛生安全、交通安全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警衛值班和巡邏制度;學生請假和請假取消制度等。二是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要分解到部門,落實到個人。三是按照國家相關標準配備專職或兼職安保人員。四是建立安全工作檔案,記錄日常安全工作、安全責任落實、安全檢查、安全隱患消除等情況。第五,寄宿制學校要為學生購買集體保險,本著財政補貼、自願投保的原則,鼓勵學生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第六,在規模較大的寄宿制學校,可以邀請公安機關設立學校派出所(或警務室),幫助學校管理周邊環境,維護學校安全和正常教學秩序。第七,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其他相關安全制度。
8.寄宿制學校的日常安全工作主要有哪些方面?
答:壹是對化學實驗各類教學活動設施、設備和危險化學品進行定期檢查和管理,消除事故隱患。二是在危險區域放置警示標誌,完善防護設施。三是組織學生按照應急預案開展應對突發事件的安全疏散演練。四是做好雨季和汛期預防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安全防護工作,災情嚴重時停課。五是合理安排學生疏散時間和上下樓梯順序,加強巡查,防止擁擠踩踏事故發生。六是建立校外人員登記驗證制度,禁止社會閑散人員或車輛進入校園。第七,禁止學生攜帶管制刀具、有毒有害物質進入學校。第八,班主任老師要在課前清點學生,及時掌握學生去向。第九,夜間要安排教師陪護值班,對學生宿舍進行夜間登記,加強夜間巡查,防止發生意外。
9.寄宿制學校應該給學生什麽安全教育?
答:根據《辦法》要求,寄宿制學校應當將安全教育納入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加強對學生珍愛生命、積極求生、自我保護的安全教育。根據當前影響學生安全的因素,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安全教育:壹是日常安全習慣教育。教育學生不要擅自在宿舍使用易燃物品;集中供熱時,宿舍必須設置通風門窗,非集中供熱學校要做好安全教育,防止師生煤氣中毒;離開教室或宿舍時,要關好門窗、電器等。二是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學生遵守交通法律法規,文明走路、騎自行車。第三是青春期教育。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變化,引導學生大方健康地與異性交往,幫助學生了解抵禦性侵害的壹般知識和方法。第四,艾滋病預防教育。教育學生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及其途徑和方法,形成潔身自好的良好生活習慣。第五,禁毒教育。教育學生遠離毒品,消除試壹試的心理,遇到販賣或吸食時及時向學校舉報。第六,法制教育。每學期至少上壹節主要法律課,提高學生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10.如何保證學生的交通安全?
答:安排專人組織路隊負責學生離校事宜。組織學生乘坐經檢驗合格的車輛,學生回家途中不得乘坐無牌車輛、客貨混裝車輛及其他車輛。有條件的學校要有相對固定的車輛接送學生,司機要有駕駛資格。
11.寄宿制學校在組織學生集體活動時應該做好哪些安全工作?
答:寄宿制學校組織學生外出郊遊、勞動、社會實踐等集體活動時,應事先報當地政府或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做到嚴密組織、周密安排。要指定專人帶隊,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患於未然。多所學校聯合舉辦的大型集體活動,也要提請當地公安機關註意,協助維護秩序,保護學生安全。
12.為什麽要加強寄宿制學校的衛生管理?
答:寄宿學校的特點是大量學生的集體生活。與非寄宿制學校相比,更容易發生群體性衛生事件。此外,大部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生活自理能力較差,個人衛生意識有待加強,衛生習慣有待培養。如果忽視學生的衛生管理,很容易引發健康安全事件。
13.寄宿制學校的衛生管理有什麽要求?
答:壹是要把學校衛生工作納入學校日常管理,配備分管衛生工作的校級領導。二是加強健康指導,聘用或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專職或兼職醫療(保健)人員。有條件的學校應設立診所。三是要定期對教室、宿舍、食堂、餐廳、廁所等區域進行清潔、擦洗和消毒。第四,要建立學生健康檔案,每學年對學生進行壹次常規體檢。五是要加強與當地醫療機構的聯系,建立與醫療機構的及時溝通和援助機制。
14.如何進行宿舍衛生的日常管理?
答案:1。人數較多的寢室,由同寢室的同學選舉出正、副主任,負責維持寢室秩序,對寢室衛生進行自我管理。二、嚴格執行學校制定的宿舍管理制度,要求並督促學生搞好宿舍衛生,保持宿舍整潔。三、宿舍要經常開窗換氣,保證室內無異味,並在生活老師的指導下定期消毒。四、開展宿舍衛生檢查或評比,樹立先進榜樣,督促落後。
15.寄宿制學校醫療(保健)人員的職責是什麽?
答:壹是協助學校分管領導做好衛生管理工作,確保學生身體健康。第二,重視健康教育,加強健康宣傳,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三是負責學生疾病的防治,保證學生常見病的治療。第四,協助學校建立學生健康檔案,了解學生健康狀況,定期對學生進行健康咨詢。五、協助學校監督檢查學生的個人衛生和學校的教學、體育、環境、飲食等衛生狀況。六、關註學生心理健康,開展適當的心理健康咨詢、輔導等活動,幫助學生消除心理困惑,並采取適當措施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
如何美化校園?
答:壹是利用植樹節等節日,組織全校師生開展植樹活動,種植花草,提高校園綠化率,裝點校園環境。第二,硬化校園地面,防風防塵。三、嚴禁在校園內飼養畜禽,保持校園整潔衛生。四是設置垃圾箱等公共衛生設施。
17.學生食堂管理的基本要求是什麽?
答:壹是學校要按標準配備食堂工作人員,負責學生食堂管理。二是加強食堂從業人員的個人衛生管理。食堂從業人員必須兩證齊全,每學期去有資質的醫院體檢壹次。三是嚴格執行食堂衛生制度、采購驗收制度和食品檢驗記錄制度。第四,食堂的食物要存放有序,按原料、半成品、成品分類存放。第五,學生自己的食物也要集中管理,嚴禁變質、有毒、不衛生的食物進入食堂。第六,食堂常用餐具每餐消毒壹次。第七,要尊重少數民族學生的飲食習慣。第八,不得以商業形式將學校食堂承包給他人。
18.學生食堂怎麽經營?
答:根據《農村普通中小學校舍建設標準(試行)》要求,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制作營養餐,合理搭配,每周公布食譜,提高質量,降低成本,采取多種形式管理好學生膳食。有條件的鄉(鎮)中心寄宿制學校原則上;不具備條件做大竈的,視具體情況做小竈;寄宿生少不具備做飯條件的農村和山區學校,可以為教師組織指導學生自己做飯提供條件。保證學生壹日三餐和清潔飲用水供應。積極創造條件,降低學生校外就餐比例。學生食堂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賬目要定期公開。
19.如何降低寄宿制學校的餐費?
答:第壹,要精打細算,節約用好所有的糧、油、煤、柴。第二,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勤工儉學。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當地政府可以劃撥壹定數量的土地供學校開展勤工儉學活動。學校要發動學生和老師自己動手,種菜養牲畜。勤工儉學所得應主要用於幫助學生改善生活,減輕經濟負擔。
20.寄宿生可以自帶糧油副食嗎?
答:寄宿學生可以自帶糧油副食。學校提供加工和取暖條件,盡可能減輕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寄宿制學校不得強迫自帶食物的學生在學校食堂或者其他場所寄宿。
21.寄宿生的生活補助怎麽發放?
答:建立“寄宿生生活補助發放花名冊”,以飯票、代金券形式按月足額發放補助,必須由學生本人簽字。
22.如何理解寄宿制學校加強住宿管理的重要性?
答:學生住在寄宿學校,遠離他們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的照顧。學校自然有責任保證學生的安全和健康。對於自律、自理能力較差的義務教育階段未成年學生來說,嚴格的住宿管理對他們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必不可少。此外,嚴格的住宿管理有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於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3.如何按照男女生相對獨立的原則安排住宿?
答:由於男女生的身心差異,同時考慮到我國的文化傳統,《辦法》要求寄宿制學校按照男女生相對獨立的原則安排住宿。第壹,對於有兩個以上宿舍的學校,男女生應該分住在不同的宿舍。二是只有壹棟宿舍樓的學校,要安排男女生分層住宿,在男女生住宿區設置管理人員。第三,如果是平房或者男女生有必要住在同壹層樓,在男女生宿舍之間應設置在緊急情況下可以方便拆卸的隔離裝置。第四,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安排住宿,但堅決禁止男女生同居。
24.對學生的床位有什麽要求?
答:床應由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從有資質的廠家生產,其質量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床必須牢固,鋪有護欄,踩在床上,上下鋪之間要留有足夠的高度。
25.如何有效管理住宿?
答:壹是制定《宿舍公約》、《作息時間》等宿舍管理制度,確保住宿管理有據可依。二、根據實際情況配備生活教師和護士,小學低年級的寄宿生原則上應配備生活護士,生活護士應輪流值班,與寄宿生同吃同住。三、宿舍按時間封閉管理,宿舍的出入口應有門衛值班,外人不得擅自進入宿舍,訪客和不在本室的學生不得留宿。第四,值班人員要在夜間巡視學生宿舍,防止發生意外。五、嚴格學生請假制度,學生晚上必須請假,並掌握其行蹤。六、根據女生宿舍安全工作的特點,采取特殊措施加強其安全管理。
26.生活老師和護士的職責是什麽?
答:壹是配合學校做好寄宿生管理工作,認真填寫宿舍管理日誌和寄宿生信息卡;二是督促學生遵守住宿紀律,按時作息,防止學生私自離開;三、註意防火、防盜、防煤煙中毒,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四是指導學生收拾屋子,保持宿舍幹凈整潔;第五,督促學生搞好個人衛生,教育學生經常理發、洗澡、清洗衣物和被子;六是對年齡較小、自理能力差或患病的學生要多加關註,及時向學校反映情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第七,完成學校規定的其他工作。
27.各地如何有效落實《辦法》?
答:壹是高度重視寄宿制學校管理工作,認真落實《辦法》規定的內容和要求。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完善制度,責任到人,保證學生在校期間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二是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實施細則。《辦法》是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項目學校的整體情況制定的,具有普遍指導意義,但各地情況差異很大,《辦法》不能全覆蓋。各地要認真分析本地寄宿制學校管理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提高措施實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是各地制定的實施細則要報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為了充分了解各地的工作動態和管理思路,總結推廣各地的有益經驗和做法,及時糾正壹些不恰當的做法。
四要抓好落實,務求實效,註意總結推廣典型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