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糖尿病宜食的蔬菜有哪些?

糖尿病宜食的蔬菜有哪些?

1.苦瓜苦瓜,俗名瘌瓜、瘌葡萄、錦荔枝,為葫蘆科壹年生攀援狀草本植物苦瓜的果實。苦瓜果實呈長圓筒狀或紡錘形,果面有瘤狀突起,成熟時呈黃赤色,果肉為鮮紅色,有苦味;瓜瓤呈鮮紅色,有苦味。每100g苦瓜中含有糖類15g,蛋白質4.5g,脂肪1g,還有磷145毫克(mg),鈣90mg,鐵3mg、鎂、鋅等無機鹽;維生素c84mg(為蔬菜之冠)、維生素B20.36mg。果實中含有苦瓜甙及多種氨基酸和果膠等活性成分。據印度的凱赫娜博士報告,已從苦瓜中提取出壹種胰島素樣的“多肽類-P”物質,有明顯的降血糖、降血壓作用,預言將來可代替胰島素。動物藥理實驗表明,給正常的以及患四氧嘧啶性糖尿病的家兔灌胃苦瓜漿汁後,可使血糖明顯降低;給家兔口服苦瓜甙可降低血糖,作用方式與甲苯磺丁脲相似面較強。青苦瓜性寒、味苦,有祛暑解熱、明目清心功效;熟苦瓜性平、味甘,有養血滋肝、益脾補腎功效。《泉州本草》:苦瓜“主治煩熱消渴引飲、風熱赤眼、中暑下痢”。《滇南本草》日:苦瓜“瀉六經實火,清暑、益氣、止渴”。苦瓜適用於熱病及上、中消型糖尿病患者。此外,據美國堪薩斯州大學的學者們發現,苦瓜中含有壹種蛋白質類成分,具有刺激和增強動物體內免疫、細胞吞噬細胞的能力,認為苦瓜蛋白質類不久將成為壹種抗癌新藥造福人類。所以,苦瓜除作為降糖食物外,還可作為壹種抗癌食品食用。

2.南瓜南瓜,又名番瓜,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化痰排脹、驅蟲解毒、治咳止喘、療肺癰與便秘的功效,並有利尿、美容等作用。南瓜營養豐富,含有瓜氨酸、精氨酸、天門冬素、葫蘆巴堿、腺嘌呤、胡蘿蔔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C、葡萄糖、蔗糖、戊聚糖、甘露醇、粗纖維等成分。南瓜不僅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而且有著不可忽視的食療作用。近年來,國內外醫學專家、學者研究實驗表明,食南瓜還有治療前列腺肥大、預防前列腺癌、防治動脈硬化與胃黏膜潰瘍、治糖尿病、化結石等作用。南瓜的降糖機制在於含有大量的果膠纖維素,與澱粉類食物混合時,會提高胃內容物的黏度,並調節胃內食物的吸收度,使糖類吸收減慢,從而推遲胃排空的時間,並改變腸蠕動速度,使飯後血糖不至升高過快。同時果膠纖維素在腸道內形成壹種凝膠狀物質,使消化酶和碳水化合物能均勻混合,延緩腸道對單糖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從而使血糖降低。

近年來,南瓜粉防治糖尿病已被國內外所公認。研究人員證實,服用南瓜粉後,Ⅱ型糖尿病患者70%壹90%發生血糖降低現象,說明南瓜粉具有降血糖和升胰島素作用。南瓜粉是如何防治糖尿病的呢?多年來,許多科學家致力於南瓜防治糖尿病功能因子的研究,指出南瓜防治糖尿病是在幾種成分***同作用下實現的,而不是單壹成分作用的結果。南瓜中含有CYT,能促進胰島素正常分泌,增強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同時可激活葡萄糖酶,加快葡萄糖的轉化,降低血糖濃度。南瓜中富含果膠,能減少胃腸道激素“胃抑多肽”的分泌,使餐後血糖及血液胰島素水平下降;同時果膠具有飽腹效果,能改善患者的饑餓感。.各種微量元素、維生素在控制血糖中也起重要作用,可使體內胰島素生物活性降低。南瓜中鉻含量比壹般食品高出50倍。

據報載,日本北海道有個夕張村,那裏的人們,無論貧富貴賤,皆以南瓜為主食,幾乎無壹人患糖尿病。日本內分泌專家山本醫生經過調查研究,並做臨床試驗,給住院治療糖尿病的患者每人每天吃100~500克的南瓜。1個月後,全部受試者的血糖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有的竟奇跡般地出院了。這說明,南瓜確有治療糖尿病的作用。

3.番茄番茄,性平,味甘,微酸,具有生津止渴、健胃消炎、清熱解毒和涼血平肝的功效。番茄含有蛋白質、脂肪、膽堿、葫蘆巴堿、蘋果酸、檸檬酸、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煙酸、胡蘿蔔素、維生素B,、維生素B2、維生素c。番茄含糖量不高,但維生素含量卻很高,可作為糖尿病主要蔬菜和副食經常食用。

4.芹菜芹菜,俗名藥芹、香芹、旱芹,為傘形科壹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早芹的全草。屬於含糖量很低的清淡蔬菜,含大量的粗纖維,豐富的鈣、磷、鐵等無機元素,多種維生素及芹菜堿、芫荽堿、甘露醇、揮發油等活性成分。經大量醫學研究證實,芹菜中含有的芹菜堿有降壓安神作用。芹菜還有加速脂肪分解的作用。意大利米蘭大學研究人員利用芹菜中的壹種能促使脂肪加速分解、消失的化學物質,讓受試者吃芹菜,可使體重在1周內減輕3.6~4.9千克。因此,對Ⅱ型糖尿病(且伴肥胖)患者而言,多吃芹菜,必有益處。旱芹性涼、味甘苦,入肝腎二經,有清熱、平肝、利水、健胃、降血壓、降血脂等功效。清代王土雄《隨息居飲食譜》日:“芹菜,甘涼清胃、滌熱祛風,補口齒、咽喉,明目。”《本草推陳》記載,旱芹“治肝陽頭昏,面紅耳赤,頭重腳輕,步行飄搖等癥。”經常食用旱芹,不僅有助於降血糖,還兼有防治其並發癥如高血壓病、肥胖病等作用。

5.胡蘿蔔胡蘿蔔,又稱黃蘿蔔,既是上好佳蔬,又可充任主糧,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受人喜愛的大眾食物之壹。由於其形態頗似人參,對人類保健有著特殊重要的功效,被譽為“平民人參”。胡蘿蔔性平、味甘、無毒,具有健脾化滯、和胃下氣、補中益氣和補腎養血等功效,適用於消化不良、痢疾、咳嗽、夜盲癥、角膜幹燥癥、皮膚幹燥、頭發幹脆易脫落等。新鮮的胡蘿蔔,清潤益氣,生津解渴,堪與梨桃瓜果媲美。早在400多年前,李時珍對胡蘿蔔就有深刻的評價,認為常食胡蘿蔔“有益無損”。

現代營養醫學研究結果證實,胡蘿蔔含鈣、磷、鎂、鉀等礦物質元素和鐵、銅、錳、鈷、碘、氟等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特別值得壹提的是,胡蘿蔔含有多種維生素,世界上目前已發現的維生素***有20多種,在胡蘿蔔的根體內竟占了壹半以上,而且每100克胡蘿蔔含胡蘿蔔素高達4010微克以上,這在所有蔬菜及根莖類食物中是很少見的。經現代醫學科學研究發現,胡蘿蔔提取物中有壹種能降低血糖的成分,由此證明,胡蘿蔔有降血糖的作用。胡蘿蔔中還含有槲皮素、山萘酚等,能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合成。胡蘿蔔中所含琥珀酸鉀鹽是降壓藥的有效成分,因而胡蘿蔔具有降血壓、強心等功能。經常適量服用胡蘿蔔不僅有助於降低血糖,而且對糖尿病並發的高血壓病、神經組織損傷、視網膜損傷等病癥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美國疾病控制與防治中心的流行病專家富特及其同事,對1665名年齡在40~75歲的誌願者測量了血液中的血糖含量,結果顯示,健康人血液中的胡蘿蔔素的含量最高,而糖尿病患者的最低。富特在研究報告中稱,在日常飲食中多吃胡蘿蔔及其他富含胡蘿蔔素的蔬菜,對預防糖尿病有極大的幫助。民間常用胡蘿蔔作水果生食,防治糖尿病效果佳。用胡蘿蔔榨汁,代茶飲,可降血壓、血糖。

6.韭菜韭菜,又名起陽草。俗話說“蝦皮炒韭菜,無人不喜愛”。我國歷代醫家特別重視韭菜的藥用保健價值,認為韭菜性溫,味辛、甘,具有溫中行氣、健胃提神、散瘟解毒、調和臟腑和散血止泄等諸多功效。現代營養醫學研究資料表明,韭菜含有粗纖維較多,並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蔔素等,其中每100克韭菜含胡蘿蔔素高達1410微克,折合視黃醇當量235微克;並含豐富的鈣、磷、鎂、鐵、鋅、硒、錳等礦物質元素。而且韭菜是優質高鉀食物(K因子>30),對高血壓病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現代醫學研究顯示,韭菜中所含的揮發油和含硫化合物以及鈣、磷、鎂、鋅等元素具有促進血液循環及降脂、降糖作用,對糖尿病及其合並高血壓病、冠心病、高脂血癥等病癥均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7.黃瓜黃瓜,俗名刺瓜、青瓜,為葫蘆科植物。它是低熱能、低脂肪、含糖又低的優質食物,含鉀量高(K因子>20),屬高鉀植物,含鈣、磷、鎂、鐵、果膠、纖維素、胡蘿蔔素A、胡蘿蔔素B、胡蘿蔔素C、胡蘿蔔素D,多種維生素(B1、B2、C、E等)以及丙醇二酸等。其中丙醇二酸的重要作用是能有效地抑制糖類物質在體內轉變形成脂肪,而脂肪在體內聚積、堆積過多便會形成肥胖癥,這對防治糖尿病及其發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黃瓜中含有柔軟的細纖維,有促進腸道中的腐敗物質排泄及降低膽固醇作用,故還有降血脂、減肥、美容、防皺等作用。黃瓜性涼味甘、無毒,歸胃、脾、大腸三經。有利尿、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之功效。《日用本草》日:“黃瓜性涼,除熱潤燥,消胸中煩躁,解渴、生津、止腹瀉。”李時珍《本草綱目》日:“黃瓜清熱止渴,利小便。”黃瓜尤適用於燥熱傷肺、胃燥傷津型糖尿病患者,如能經常適量服食黃瓜及其制品,不僅可改善臨床癥狀,還有助於防治肥胖癥、高血壓病等並發癥。

8.冬瓜冬瓜,俗名枕瓜,白瓜等,有“減肥瓜”之美稱,為葫蘆科壹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冬瓜的成熟果實。它是低熱能、低脂肪,含糖量極低的高鉀(K因子>43)低鈉蔬菜,且含多種無機鹽、維生素和葫蘆巴堿、丙醇二酸、甘露醇等活性成分。對於Ⅱ型糖尿病伴有肥胖者而言,多食冬瓜,又能減肥,還能降脂,不失為首選佳蔬。冬瓜性味甘淡、涼,歸肺、大、小腸、膀胱經,有清熱利水、解毒消痰、利尿等諸多功效。冬瓜,明·李士材《本草圖經》日:冬瓜,“主三消渴疾,解積熱,利大、小腸。”《本草再新》記載“清心火,瀉脾火,利濕去風,消腫止渴,解暑化熱。”南北朝陶弘景《名醫別錄》日:“主治小腹水脹,利小便,止渴……解毒、消渴,止煩悶,直搗絞汁服之。”唐代孟詵《食療本草》指出,冬瓜果實“益氣耐老……欲得體瘦輕健者,則可長食之。”因此,冬瓜除治療糖尿病外,還可治水腫、腳氣病、急性腎炎等。

9.洋蔥洋蔥,又稱蔥頭,性平,味甘、辛,具有健胃消食和行氣寬中的功效。洋蔥在歐美國家被譽之為“菜中皇後”。壹位美食家說:“沒有蔥頭,就不會有烹調藝術。”現代營養醫學研究資料表明,洋蔥的保健藥用價值很高,蔥頭中含有豐富的鈣、鐵、鎂、磷等礦物質和多種維生素,且為高鉀食物(K因子>33);洋蔥還含有硫醇、二甲二硫化物、二烯丙基二硫化物與二烯丙基硫醚、三硫化物、硫代亞磺酸鹽等活性成分。現代藥理研究結果指出,洋蔥具有較好的降血糖作用。洋蔥中含有類似降糖藥物“甲磺丁脲”物質,能選擇性地作用於胰島B-細胞,促進胰島素分泌,恢復其代償功能。據美國《醫學世界新聞》報道,洋蔥的提取物可使四氧嘧啶誘發糖尿病兔的血糖值顯著降低。應用乙醇提取物使空腹血糖下降最多,並認為洋蔥的作用是幫助細胞更好地利用葡萄糖。洋蔥對腎上腺素性高血糖具有抗糖尿病作用。對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洋蔥還有防治糖尿病合並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的作用。

據日本研究,洋蔥的胰島素作用高,處理血液中的葡萄糖效果好。

(1)洋蔥的味道,能降血糖值。洋蔥和大蒜屬於蔥類,蔥類的植物能降血糖值,其中洋蔥降血糖的作用最好,若切開洋蔥,就有壹股特有的味刺鼻,事實上,那些味道有降血糖值的作用,胰島素的作用是打開血液中葡萄糖進入細胞中的門的鑰匙,洋蔥的味,正好提高了胰島素的工作效率,不讓葡萄糖進入細胞中。

(2)有防止可怕的糖尿病並發癥的效果。曾有醫生做過這樣的實驗,讓8位患者每天將20粒洋蔥幹燥丸和藥壹起服用,觀察4個星期血糖值和血紅素A、C的數值。實驗結果,1/5的人的血糖值和血紅素A、C數值下降。如果血紅素A、C值下降,糖尿病引起並發癥的概率就少了,洋蔥不僅能降血糖,也能預防糖尿病並發癥。

(3)不要擔心低血糖洋蔥對正常血糖值沒有作用,僅對異常高血糖有用,因此不必擔心會引起高血糖或有什麽副作用等。所以,洋蔥,不僅適合於糖尿病患者,也適合於人們預防糖尿病。

(4)對預防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也有作用。洋蔥內含有前列腺素樣物質及能激活血纖溶酶活性的成分,這些物質可以擴張血管,減少外周血管和心臟冠狀動脈阻力,並具有抗凝作用,防止血栓形成,對抗體內兒茶酚胺等升壓物質的作用,可使血壓下降。所以洋蔥對糖尿病伴有高血壓、高血脂及心臟疾患者尤為有益。

10.蘆筍蘆筍,又稱龍須菜、石刁柏、長命菜。蘆筍性涼、味甘,具有補虛減肥、潤肺止渴、益氣降糖和防癌抗癌的功效,適用於肥胖癥、高血壓病、高血脂等癥,對消除糖尿病慢性並發癥及各種癥狀效果明顯。現代研究表明,蘆筍所含的維生素居壹般蔬菜之冠,為壹般蔬菜的2~5倍,在100克鮮蘆筍中,含胡蘿蔔素220微克,而且所含氨基酸達17種之多,這在蔬菜中是少見的。蘆筍的含鉀量很高(K因子>68),是優質高鉀食品。蘆筍還含有多種特殊的營養成分,如石刁柏皂甙、香豆素、天門冬酰胺、天門冬氨酸、甘露聚糖、多種甾體皂甙、蕓香甙、谷胱甘肽、葉酸等活性成分。現代醫學研究結果提示,蘆筍所含香豆素等成分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對中老年Ⅱ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經常服食蘆筍制劑或食品,不僅可改善糖尿病癥狀,而且對糖尿病並發高血壓病、視網膜損害以及肥胖等病癥也有較好的防治作用。現代藥理研究結果還證明,蘆筍具有抗癌作用,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

11.銀耳銀耳,又名白木耳,是我國特有的珍貴食用菌,以幹燥、白色、朵大、嫩、體輕、有光澤,膠質厚者為上品,朵小色黃者次之。銀耳味甘、淡,性平,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益氣補腎、養心安神和補益脾胃的功效,適用於肺胃燥熱、灼傷津液、口渴明顯、多飲多食等癥。現代營養醫學研究資料表明,銀耳蛋白質的質量很高,含有17種以上的氨基酸,其中有7種是人體必需氨基酸。銀耳還含有葡萄糖醛酸、銀耳多糖、多縮戊糖以及輔酶Q10,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和鈣、磷、鎂、鉀、鈉、鐵等多種礦物質元素。值得壹提的是,每100克幹品銀耳食部含膳食纖維高達30.4克,而且含鉀量相當高,其K因子(即鉀/鈉之值)>19,是高鉀食品。臨床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糖尿病、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以及高血壓病的發生,均與膳食纖維的攝入不足有關。銀耳含膳食纖維量很高,且富含膠質。經初步研究表明,按照大約1.3克/0.42千焦的劑量補充膠類,不論在代謝研究室和門診的隨診中都顯示有降血糖的作用。有的患者隨診6個月,胰島素的用量平均減少26%;根據每日查4次尿糖濃度,***查1周的平均數字計算,尿糖減少約40%;胰島素依賴型(Ⅰ型)糖尿病患者亦可出現類似效果。由此可見,對中老年Ⅱ型(即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患者來說,經常食用銀耳或服食銀耳配制的藥膳,將有助於降血糖和有效地控制病情,並對糖尿病並發高血壓病、高脂血癥等病癥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12.香菇香菇,性平、味甘,具有補脾胃和益氣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香菇中含有蛋白質、氨基酸、粗纖維、維生素、香菇素、香菇酸、丁酸等。香菇有提高機體免疫力、降血脂、降血壓、防治動脈硬化、抗癌等作用,凡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腫瘤患者均宜食用。每次10~30克,水煎湯,燉食或炒食均可。

13.海帶海帶,有海草等異名,植株生活在海水中,柔韌而長,有的如帶子,所以有許多名稱。海帶是壹種食用藻類,不僅可作食用,而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海帶性寒,味鹹,無毒,具有軟堅、散結、行水、化淤的功效。現代營養醫學研究資料表明,海帶所含碘、鈣、鐵極高,還含磷、鈷、氟、鉀、鋅等礦物質元素,並含有大量粗纖維和多糖類成分,如藻膠酸、昆布素、甘露醇以及巖藻甾醇、黑麥草內酯、戊聚糖、半乳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木糖、O-甲基木糖、洋芫荽糖等。海帶中有壹種名為褐藻酸鈉的成分,該成分可以使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提高,空腹血糖下降,糖的耐受量得以改善,達到高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治療要求。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每100克幹品海帶食部含碘量高達24毫克,而壹般成人每日有0.15毫克左右即可滿足需要,海帶含碘量之高在食品中獨占鰲頭,人們稱其為“含碘冠軍”。近年來醫學研究報道提示,有機碘有類激素樣作用,能提高人體內生物活性物質的功能,可促進胰島素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的分泌,提高脂蛋白酯酶的活性,促進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臟、脂肪、肌肉組織的代謝和利用,從而發揮其降血糖、降血脂作用,並有降血壓、抗動脈硬化作用。而且,每100克海帶含人體可利用的結合鈣達348毫克,醫學研究報告指出,鈣元素與糖尿病並發癥關系密切。國外專家曾詳細報道了糖尿病並發骨質疏松癥,並收集到了糖尿病可引起體內礦物質代謝紊亂、骨骼中無機鹽成分減少的證據。在患糖尿病2~3年後,骨中鈣的減少變得明顯,病程短於5年的糖尿病患者的骨質疏松癥可以和長期糖尿病患者壹樣嚴重。因此,專家們呼籲,在治療糖尿病時,應及時補充鈣及適量的維生素D。如按照成人每日需要0.6~0.8克鈣計算,則應大力提倡從飲食中補充,對各類糖尿病患者來說,經常服用海帶配伍的食品、藥膳以及食用海帶制劑或食品,是大有裨益的。但有壹點要註意,中醫認為,海帶這類海產物皆性寒而滑,脾胃虛寒而便溏不實者不宜服用。

14.絲瓜是夏令時節的奇佳蔬菜,絲瓜老時筋絲羅織,縱橫交錯,像人之經絡,故稱“絲瓜”。絲瓜不僅是低脂肪、低熱能、低含糖量的高鉀食品(K因子>44),每100g絲瓜中含維生素C8mg,維生素A0.32mg,維生素B20.06mg,維生素B10.04mg,還含鈣、鎂、磷、鉀等無機鹽及蛋白質、澱粉、胡蘿蔔素等。絲瓜的汁液含皂甙、黏液、木聚糖及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絲瓜的果實含皂甙、絲瓜苦味質、瓜氨酸及多量黏液等。絲瓜性味甘涼、歸肝、胃經,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通經絡、行血脈、潤肌美容、下乳、通便等功效。絲瓜,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日:“煮食除熱利腸。”《陸川本草》日:“生津止渴、解暑除煩。治熱病口渴,身熱煩躁。”《醫學入門》日:“治男婦壹切惡瘡,小兒痘疹余毒,並乳疽,療瘡。”經常服食絲瓜,可治療燥熱傷肺、胃燥津傷型糖尿病,對中老年Ⅱ型糖尿病合並高血壓病或皮膚病患者尤其適用。

15.辣椒辣椒中的辣椒素能顯著降低血糖水平。在壹項以狗為對象的實驗中發現,在糖作用後兩個小時,服用辣椒素的狗的血糖水平明顯低於未服用辣椒素的實驗狗的血糖水平。服用辣椒素兩個半小時後測得的狗胰島素含量,同樣也高壹些。有可能是辣椒素提高了胃下胰腺胰島素的分泌量,也有可能是它延緩了機體中負責葡萄糖代謝的激素受到的破壞。

現在,辣椒素已經開始用來治療糖尿病的並發癥,即用來恢復在所謂糖尿病神經(系)病中受損的神經。

16.空心菜即蕹菜。其抗病、抗蟲能力很強,生長過程中不需施噴農藥,為近年備受推崇的“安全蔬菜”和“綠色食品”。它除富含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外,還含有類胰島素樣成分,常服有較明顯的降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