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是否好學?
嗯、、烹飪應該說是好學吧,但是烹飪的美不好學。對廚師來說,在對菜肴美的追求上,比食客要有過之而無不及才行。廚師必須學會用菜肴的造型、色澤來激發食客味覺的興奮度,提高味覺的感受力,這樣才能有的放矢,打動別人之前首先要打動自己。不過,在註重菜肴的形和色的同時,廚師很容易忽略美食的定義,有時也會弄巧成拙。所謂美食,不但要美,更要能食。我發現很多廚師做出的菜肴的確很漂亮,可點綴菜肴的盤飾卻中看不中用,沒壹樣能吃。我遇到過壹次,菜上來後發現圍盤邊的胡蘿蔔竟然是生的,也許這位廚師沒想到,隨著時間流逝,切成薄片的胡蘿蔔中的水分壹旦全部蒸發,勢必會成難看的幹癟卷曲狀。所以,我壹直告誡徒弟,除了立體雕,盤飾盡量不要用蘿蔔,如果用也必須用水焯過。(資料圖片) 在外面吃飯,越是賣相好的菜其實我反而越心存芥蒂。妳可知道,看似整齊如壹的菜肴要經過多少雙手(手是否幹凈待查)擺放嗎?妳可知道鮮艷奪目的菜肴放了多少色素嗎?這裏,我不能懷疑廚師的敬業精神,也不能懷疑廚師的責任心,因為我也是廚師。但我不能不擔心廚房壹忙起來或者廚師本著“為顧客著想”的心理,能不能讓我吃得放心。 我有位朋友,她就是那種追求兩全其美的食客,點菜只點菜譜上有照片且看上去漂亮的菜。我在壹旁,實在不忍攔下她對美的憧憬,想對她說:菜譜照片上的菜幾乎沒有壹樣是熟的,這樣拍出來才會顯得菜蔬碧綠硬挺,才會顯出紅肉的嫵媚、白肉的嬌羞,菜肴可都上相著呢,真炒出來未必是這樣。可我始終沒好意思說。然而隨她去追求美的結果,就是端上來的菜讓她經常失望,連她自己也說,每次都這樣,可每次還會這樣照點不誤。 烹飪的美不好學,不是廚師懂得“作畫”食客懂得審美那麽簡單。其中深藏奧妙,要想破解玄機,工夫有得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