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健康成長,晚餐宣言333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委托博斯特在線進行“2014在家吃飯最幸福”的調查,了解4歲至12歲的孩子與父母的家庭聚餐情況。結果顯示,近壹半的家長每周聚會少於三天,只有17%的家長表示每天會親自下廚。
進壹步分析不開團做飯的原因,近64%的家長認為“下班沒時間”是最大的問題;由於不在家創業,孩子在外就餐的比例偏高,不僅攝入的食物種類少,而且容易獲得含糖和高熱量的食物,直接影響孩子的飲食健康。
此外,不同桌吃飯的習慣也弱化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密關系。兒童福利聯盟首席執行官陳表示,經常與孩子同桌吃飯的家庭,壹般親子關系比較親密。這項調查發現,與孩子同桌吃飯三天以上的家長,在親子關系上的平均滿意度得分明顯高於吃飯三天以下的家長。如果家長想增進親子互動,不妨多和家人、孩子壹起吃飯。
為了避免孩子長期缺乏家人的互動和關愛,使孩子感到孤獨,營養不均衡,兒童聯盟倡導“健康寶寶333”宣言,要求“每周三天,三菜壹湯營養,30分鐘開飯,讓腦袋堅強,內心安心!提醒家長註意孩子健康均衡的飲食和心理發育。
兒童肥胖比例高,高油、含糖飲料是主要原因。程瀚宇營養師表示,現代兒童普遍存在肥胖和高血壓,飲食習慣和飲用含糖飲料是主要原因。此外,大部分廠家為了迎合孩子的口味,主要將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吃的營養午餐進行烹飪,容易導致油脂攝入過多。
即使營養師幫助餐飲廠家設計平衡膳食,很多孩子也會在午餐時挑食,買雞排、泡泡茶等高熱量食物作為下午的零食,但實際營養平衡很難把握。值得註意的是,即使食物種類攝入均衡,也不代表吃好。還是要考慮食材本身的衛生和質量。劣質原料的營養價值相對較低。
三菜壹湯補充營養!營養師程漢宇表示,無論兒童還是成人,為了補充白天在外面吃飯所缺乏的營養,建議晚餐多補充鈣和膳食纖維,三餐至少三菜壹湯。配料應該包括五種谷物,如糙米,以及各種蔬菜和水果。
許多父母認為做晚飯花費太多時間。營養師程漢宇教授30分鐘烹飪秘訣:盡量選擇可以去皮烹飪的食材,如絲瓜或蓮藕,可以節省葉菜清洗浸泡10分鐘去除農藥殘留的時間;巧妙利用蔬菜中的水果,比如糖醋排骨,可以用新鮮菠蘿代替部分排骨,減少烹飪時間,增加纖維攝入。
此外,還可以利用冷凍調理包的概念,先壹次性烹飪大量適合冷凍保存的食物,然後小包裝冷凍,想吃的時候再加熱。以土豆燉肉為例。壹次多煮壹點,裝幾個小調理袋冷凍。加熱後即可食用。還可以加入新鮮的洋蔥、玉米筍、西蘭花或蘑菇烹飪,改變菜肴的顏色,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攝入。方便、健康、美味。但是冷凍菜要在1個月內吃。更多健康資訊,請訪問中國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