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白酒窖池沒有印象,不妨先理解為“坑”。當然,這個“坑”是用來釀酒的,同時也有不同的形態和很多講究。
眾所周知,白酒是由高粱和其他谷物制成的。窖池,即“窖”,是把糧食變成酒的關鍵地方;更簡單的說,過程是這樣的:糧食入坑——在坑裏,糧食變成酒糟(這就是酒的“發酵”)——酒糟出坑,酒就可以蒸餾了。不同的坑有很多種坑。
“窖池”壹般用獨特的黃泥、酒尾等制成。坑建好半年後,黃泥會由黃變黑;兩年後,它變成黑白相間,由軟變脆變硬;多年後,泥由脆變軟,泥色由黑變黑,會有紅、綠兩種顏色。窖齡長的窖泥在陽光下色彩斑斕。比如以五糧液、八寶春酒為代表的濃香型白酒,用的就是泥坑——底部及周邊都是黃泥。窖泥經過長時間使用後,富含微生物菌群,使白酒具有不同的香氣和口感。“千年老窖不如千年老窖”並不神秘
想象壹下,妳有壹鍋湯,妳不停地煮,不停地火。每次喝不完就繼續加配料,喝,加,加,煮,煮……這鍋湯幾十年後味道如何?價值幾何是什麽?
酒和酒糟的類比是“萬年之差”:從窖中取出酒糟(部分母糟加新糧)——蒸餾出酒(蒸出酒的同時,蒸出酒糟)——將蒸餾出的酒糟放回“窖”繼續發酵——取出酒糟(部分母糟加新糧),等等。
千年窖呢?前面說過,濃香型白酒用的是泥窖,窖泥中含有微生物菌群;這些菌群可以使白酒更加清香可口。它們以酒糟中滲出的酒和水為食,以延長壽命;而且在代代延續的過程中,還能不斷進化,變得更好,進而提高葡萄酒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