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詩人李白受到唐玄宗的青睞,進京拜翰林,史稱“李翰林”。壹時間,李白在朝野赫赫有名,榮耀非常大。當時,李白懷著“直掛雲帆濟滄海”的遠大誌向,想為朝廷做點貢獻。但唐玄宗只把李白當作寫詩作詞的“弄臣”,沒有在政治上重用他的意思。此外,李白高傲的個性和對權貴的蔑視,受到楊、高力士等人的詆毀,使逐漸疏遠了李白。
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李白極力接近唐玄宗。
李白想起了唐玄宗吃喝的嗜好,想起了他年輕時在四川常吃的美味的清燉烤鴨。這道美味的菜可能會贏得青睞,為自己實現夢想。於是他以小時候吃過的鴨子為藍本,用肥鴨和百年雕花、枸杞、三七等材料為唐玄宗蒸了壹道鴨菜。
玄宗吃了這只肥鴨子,白爛,湯汁鮮醇,覺得好吃,回味無窮,大加贊賞。他問李白這是什麽菜,李白答道:“我擔心陛下累壞了龍身,特加補耳。”
玄宗非常高興地說:“這道菜天下罕見,堪稱太白鴨。”這道菜雖然贏得了壹時的大快人心,被冠以太白鴨的名號,但最終由於楊、高力士等人的讒言,李白始終沒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然而李白的烹飪卻成為烹飪史上的壹段佳話。太白鴨名聲大振,代代相傳,成為四川傳統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