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中世紀的歐洲並沒有“拜占庭帝國”,也沒有哪個民族自稱“拜占庭人”。當時,前羅馬帝國的東部被稱為“東羅馬帝國”,其君主自稱“羅馬皇帝”,當地居民自稱“羅馬人”,甚至他們的首都也被稱為“新羅馬”。那麽,“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國家”、“拜占庭人”這些名稱是從何而來的呢?這個問題不難回答。事實上,這些稱謂在現代學者的研究工作中被采用。1526年,德國學者赫羅紐斯·沃爾夫(Heronius Wolff)在奠定《波恩大全》編輯基礎的最初工作中首次使用了“拜占庭”壹詞,以表明這壹系列的內容不同於古希臘和現代希臘的其他歷史文獻。1680年,法國學者西維奧·杜康用這個名字作為他的著作《拜占庭歷史》的書名,講述了這個以拜占庭古城為首都的地中海東部國家的歷史。久而久之,學者們便將與這個古國相關的事物戲稱為“拜占庭”,東羅馬帝國自然也就被稱為“拜占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