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楊貫壹是做什麽的?

楊貫壹是做什麽的?

楊貫壹

(1932-),世界名廚,華人國際名廚,國際烹飪大師,香港著名國際名廚,香港富臨酒店創始人兼主廚,香港現代管理(餐飲)專業協會會長,中華美食(zgc)文化傳播中心專家,世界華人健康飲食協會名譽主席,世界名廚楊貫壹大師基金創始人。

中文名:楊貫壹。

阿憶。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廣東中山

出生日期:1932

職業:廚師

主要成就:世界廚師

中國國際名廚

國際烹飪大師

香港國際名廚

鮑魚王

代表作:《阿憶鮑魚》

高圖:林永春

性別:男

簡介

楊貫壹,男,漢族,1932,祖籍廣東中山,現居香港,國寶級廚師,中國第壹代廚師,鮑魚之王,中國名廚,全國名廚專家工作委員會高級顧問。曾獲世界C.C.C金獎、白金獎、法國廚師最高榮譽、五星鉆石獎、美國烹飪界最高榮譽、餐飲界終身成就獎。香港著名國際廚師,世界廚師,世界廚師協會亞太區副主席,歐洲廚師聯盟亞洲區名譽主席,國際知名烹飪大師,中國國際廚師,國際烹飪大師,新航國際烹飪顧問集團顧問,香港現代管理(餐飲)專業協會會長,世界廚師楊貫壹大師基金創始人。

精通鮑魚的烹飪,其代表招牌菜“阿姨鮑魚”在國際上比較有名。

職業

65438到0948,去香港打工,做過酒店清潔工,小工等等。

1960升任香港羅斯酒店業務經理。

1974楊貫壹集資60萬港幣開設富臨酒店。

1977投資500萬港元改造富臨酒店,如今已發展成為壹家龐大的餐飲集團公司。

1983自主研發獨特鮑魚。

65438年至0985年,在佐克、梁怡寧、韓等著名港食評論家的推薦下,赴新加坡演出,名聲開始傳到國外。同年5月,楊貫壹應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表演烹飪技巧。他精湛的廚藝讓大會堂裏的廚師們大開眼界,楊貫壹的名字也開始在北京的飲食界傳開了。

1986年5月,應釣魚臺國賓館邀請,再次赴京,傳授釣魚臺廚師技藝,親自為中央烹制菜肴。鄧小平品嘗了他的鮑魚後,深有感觸地說:“這種鮑魚是改革開放後才能吃到的。”然後楊貫壹有壹個願望:“我要讓全中國的人都吃到阿姨鮑魚,我要讓所有外國人都知道,中國有最好的鮑魚師傅!”他知道單靠自己很難成功將“阿義鮑魚”介紹給世界,於是開始收徒,希望將“阿義鮑魚”的技藝傳播給世界。

1988獲得劍橋大學推薦的“傑出人士”獎。

1989成為法國烹飪協會會員,並授予“優秀之星”獎,是第壹位獲此殊榮的華人。同年7月,他獲得了法國藍帶勛章美食俱樂部的會員資格,使他在法國美食界的地位如日中天。後來,楊貫壹相繼獲得了各種法國美食協會的獎勵和會員資格。

1996被國際廚師協會授予最高榮譽勛章ClubDesChefsDesChefs(C.C.C)。目前為止世界上只有三個人。“第壹位是法國前總統的廚師,已經去世;第二個是美國前五任總統的廚師,已經退休;第三位是中國、香港和楊貫壹。

1999年5月6日,法國總統希拉克給楊貫壹寫了壹封信,信中說:“我很高興發現了中國烹飪中我還不知道的部分,尤其是妳最拿手的鮑魚。請接受我最崇高的敬意。”

2001,10,阿憶鮑魚烹飪編寫出版。

2004年6月被中國飯店協會授予“終身成就獎”最高獎項,是第壹個也是唯壹壹個獲此殊榮的人。

2005年5月6日,楊貫壹基金會在南京宣布成立。

2007年獲香港政府頒發“銅紫荊星章”。

2011年11月入選“全國名廚”盛典。

楊貫壹曾說:“阿姨鮑魚是屬於中國的美食符號,是弘揚中國飲食文化的圖騰,建立基金培養人才是我最大的心願。“楊貫壹基金會”的成立,實現了我人生最高的夢想。”

美食生活

楊貫壹以16歲的年齡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從事烹飪已經幾十年了。他的招牌菜“阿依鮑魚”更是享譽國際,就連很多國家的元首都品嘗過這種特產。從65438年到0983年,楊貫壹開始研究鮑魚。當時正是移民潮,餐飲業的生意受到很大影響。當時因為沒有主餐廳用鮑魚做主菜,鮑魚讓福林酒店的生意紅火起來。楊貫壹看到了這壹點,並立即變得非常受歡迎。

1996年,楊貫壹被國際廚師協會授予最高榮譽勛章ClubDesChefsDesChefs(C.C.C)。世界上只有三個人有資格獲得C.C.C金牌,另外兩個是法國前總統和美國前總統的廚師。

楊貫壹應新航邀請加入新航國際顧問團,為新航乘客設計機上菜肴。

2004年6月5日至10月,在第五屆中國烹飪暨首屆重慶國際火鍋文化節上,楊貫壹被中國飯店協會授予“終身成就獎”最高獎項,成為第壹位也是唯壹壹位獲此殊榮的人。2005年,他和他的徒弟捐贈的中國餐飲行業第壹個基金——中國飯店協會世界廚師楊貫壹大師基金將成立,旨在培養高級餐飲人才。

2012,中國烹飪大師,楊貫壹徒弟廖材的接班人劉雲鶴。楊貫壹說:“接收劉雲鶴不是我壹個人的事,而是整個中餐廳的傳承和希望。”

激發生活

在國際食品行業的各種協會中,有壹個獨特的機構:國際廚師協會。該協會由世界各國領導人的廚師組成,是世界上最獨特、最傑出的美食組織。該組織授予其成員的最高榮譽獎章是C.C.C金質獎章。迄今為止,世界上只有三個人獲此殊榮;其中壹位是法國前總統的廚師,已經去世;另壹個人是美國五任總統的廚師,已經退休;第三個人是中國人,楊貫壹,他被稱為“鮑魚之王”。

楊貫壹獲得過各種榮譽,其中國際廚師協會的C.C.C金獎無疑是他最看重的,他的廚藝也確實得到過世界各國領導人的高度贊揚。

5月6日,1986,法國總統希拉克給楊貫壹寫信說:“我很高興發現中國烹飪中不為人知的部分,尤其是妳做的著名的鮑魚。請接受我最崇高的敬意。”

香港人以楊貫壹為驕傲。事實上,楊貫壹不僅是本港的驕傲,也是全球華人的驕傲。正如楊貫壹先生自己所說,“我代表中國,我贏得的榮譽是中國人的榮譽”。然而,誰知道,這個把中國飲食精髓傳播到全世界的“阿姨”,卻有著坎坷的童年。他的成長經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勤勞和智慧。

青少年闖入香港。

1932,楊貫壹出生於廣東省中山市,父親是壹名鄉村教師。雖然鐘山是壹個魚米之鄉,但由於頻繁的戰爭和父母離異,楊貫壹的童年在貧困和流離失所中度過。

當楊貫壹7歲時,他的父親把他和他的兩個妹妹送到他祖母家寄養。之後父母離婚,相繼離開。因為我的祖母年紀太大了,無法養活楊貫壹的三個兄弟姐妹,她不得不把他們送到孤兒院。

在戰爭年代的艱難處境下,孤兒院沒能成為楊貫壹三兄弟姐妹健康成長的庇護所。10歲時,楊貫壹的兩個姐姐死於營養不良。幸運的是,楊貫壹做到了,而且他做到了抗日戰爭結束。

1948年,年僅16歲的楊貫壹,帶著奶奶給他的僅有的50元錢,來到香港闖世界。那時,香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機會。他說可能是因為餓了很久,想吃壹頓飽飯。壹到香港,他就找了壹家叫大華酒店的餐廳當清潔工,負責餐廳內外的衛生。1950,他又去新樂賓館上班了。雖然他還是個苦力,但他已經成了壹名適應生,做壹些倒茶、沖水、上菜之類的工作。

也許這就是命運。從到香港的那壹天起,他就註定了要從事餐飲行業壹輩子,他用自己的勤奮、真誠和智慧逐漸獲得了香港餐飲界的認可和贊譽。到1960,他已經是香港告士打酒店的業務經理,踏上了職業發展的第壹步。此時的他,已經不是12年前那個拿著50港幣的窮小子了。他不僅經濟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積累了很多餐飲行業管理的寶貴經驗。

發現價值

引起

1974年,楊貫壹與五個朋友合夥,集資60萬港幣,開了壹家福臨酒店。此時的香港餐飲業正蓬勃發展,大大小小的餐館近8000家,競爭激烈。

當初以海鮮為主的福臨酒店發展還算順利。但幾年後,經營開始越來越困難,部分股東不同意,甚至有人退股,富臨酒店陷入了困難時期。有壹次,壹位已經退休的朋友回到富林酒店看楊貫壹。他問:“妳還有錢給員工嗎?”這樣的問候使楊貫壹受到了極大的刺激,他暗暗發誓壹定要把順治帝發揚光大。

1977期間,富臨酒店經營越發困難,廚師辭職,讓人心灰意冷。楊貫壹毅然投入戰鬥,作為經理親自為客人烹飪菜肴。這種做法在香港餐飲業極為罕見,也極大地鼓舞了福臨門員工的士氣。

其實從福林陷入困境的那壹天起,他就壹直在觀察分析香港的各類餐廳,希望能從中找到出路。經過多年的觀察,他發現有壹家專門為高級食客服務的餐廳,生意非常紅火。這家餐廳最貴的菜單是中餐中的“鮑魚、人參、翅肚”,也是最好吃的菜。雖然貴,但是食客爆滿。這家餐館的成功給他很大啟發。

成功

經過慎重考慮,他決定選擇鮑魚這種昂貴而難加工的食材進行有計劃的研究和加工。那是20世紀70年代末。

當時有人預言楊貫壹不可能成功,因為要煮壹只美味的鮑魚需要兩天時間,而楊貫壹對工作壹絲不茍,所以鐵做的人都筋疲力盡了。況且鮑魚本身就很貴。萬壹加工質量不如競爭對手,沒有食客,酒店的損失會更重。

但楊貫壹說過這樣的話:“吃苦的人比神更有力量。”他前後買了價值十幾萬的鮑魚,進行系統的研究加工。在當時的香港,這些錢可以買壹層樓。

經過幾年的努力,跨越二十年,楊貫壹終於在八十年代初成功試制出美味的鮑魚。

楊貫壹使用的方法是選用最好的日本幹鮑魚,使用傳統的烹飪工具;鍋加炭,在傳統食材中保留了老母雞、排骨等的精華,並在掌握火候等烹飪程序上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大膽創新,最終使他的鮑魚在味道上逐漸超越對手,在香港食客中樹立了口碑。

香港著名人士王廷智品嘗了楊貫壹鮑魚後,親筆題寫了“鮑魚天下第壹”八個大字,楊貫壹的名聲不脛而走。楊貫壹就這樣成功了。

離開香港

學習手藝/技能/行業

1980後的前三年,他在成功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廚藝,不斷發揮自己在餐飲行業30年的浸淫經驗,廚藝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他發明了壹套用中國砂鍋在客人面前烹飪的獨特技巧,讓香港餐飲業驚嘆不已,有很多專家。

65438年至0985年,在佐克、梁怡寧、韓等著名港食評論家的推薦下,赴新加坡演出,名聲開始傳到國外。

1985年5月,楊貫壹北上北京,在人民大會堂表演廚藝。他精湛的表演讓大會堂裏的廚師們大開眼界,楊貫壹的名字也開始在北京的飲食界傳開了。

1986年,楊貫壹應釣魚臺國賓館邀請再次來京,在釣魚臺向廚師傳授技藝,並親自為中央烹制菜肴。今年,香港船王包玉剛在釣魚臺國賓館宴請了鄧小平壹家。品嘗鮑魚時,鄧小平深有感觸地說,這樣的鮑魚只有在政策開放後才能吃到。殊不知,烹制這道美味鮑魚的廚師正在向楊貫壹學習絕技。

獲獎

從那以後,楊貫壹名聲大振,世界各地的港商、美食家、外國遊客和政治家紛紛湧入,而楊貫壹則在中國和海外巡回演出,獲得各種獎項。

楊貫壹的第壹個海外獎項是劍橋大學推薦的“1988傑出人士”獎。他第壹次被世界美食大國法國認定為美食家是在1989年,當時該國美食協會邀請他成為會員,並授予“優秀之星”獎,是第壹個獲此殊榮的中國人;同年7月,他獲得了法國藍帶勛章美食俱樂部的會員資格,使他在法國美食界的地位如日中天。後來,楊貫壹相繼獲得了各種法國美食協會的獎勵和會員資格。

香港輿論評論說,楊貫壹和他的鮑魚是香港美食史上的壹座高峰和壹個傳奇。從宏觀上看,他的成就不是壹個人的成就,而是中國幾千年飲食文化的結晶。他的成就得到了全世界美食家的贊許,更得到了中國同胞的贊賞。

與中國普通廚師不同的是,在富臨大酒店,人們經常可以看到身著西裝、手持液化石油氣爐和陶罐、坐在座位上為食客烹制鮑魚的楊貫壹。對此,楊貫壹有壹個解釋。他說:“我應該壹直在場,這樣客人們才能看到我。這樣會有很好的效果。因為如果客人看到我或者跟我打招呼,菜好像就更好吃了。

香港壹位專欄作家這樣形容品嘗“阿翊鮑魚”的感受:“不吃它令人肅然起敬,吃它是人生中最奇特的體驗,吃了以後到處傳播。”“外國人只吃鮮鮑魚,從來不知道幹鮑魚這麽厲害。”“這是壹種令人震驚的感覺。”

2007年獲香港政府頒發“銅紫荊星章”。

幹鮑魚生產

幹鮑魚

鮑魚,古稱“烏魚”,是壹種貝類食品,自古以來在中國宴席上就占據著顯赫的地位。20世紀初,名揚京城的譚家菜有“紅燒鮑魚”和“蠔油鮑魚”兩大名菜,成為現代鮑魚的典範。

鮑魚有兩種:鮮鮑魚和幹鮑魚,幹鮑魚是通過復雜的程序制成的。以現在的價格,壹只鮮鮑魚高達幾百港幣,而幹鮑魚要貴得多,最貴的幹鮑魚可達2。五萬港幣。據介紹,壹只半斤重的鮑魚幹是用3斤重的鮮鮑魚制成的,而這種超大型鮑魚需要十幾年的生長,價值自然高。

雖然中國也生產鮑魚幹,但它是世界上最好的鮑魚幹,產自日本。日本北部深海清澈,鮑魚長得很好吃。另外,日本有壹位曬鮑魚幹的名師,他的曬鮑魚技術是代代相傳的秘方。所以即使其他地方有質量好的鮑魚,比如南非、新西蘭,也不可能曬幹日本鮑魚幹。

在所有的幹鮑魚中,有三種最著名:

第壹

是日本青森縣產的網鮑。鮑魚分級佳品,鮑魚界“天王大師”古畫所制。網鮑呈橢圓形,西小,壹般每斤20塊左右。用刀割開後,魚體橫截面有網狀花紋,故稱網鮑。如果每只鮑魚的重量超過半斤,那就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第二

是日本巖手縣的好產品。是另壹位鮑魚名師平田五郎幹的。這種鮑魚略小,看起來像元寶。它味道清爽,楊貫壹喜歡用它招待客人。

第三

是日本青森縣的woma,著名鮑魚老師熊谷幹的。這種鮑魚最小,生長在海邊的巖石縫隙中。漁民用魚鉤取出,於是鮑魚上有小洞,成了麻的痕跡。這種鮑魚味道濃郁,經常被有錢人當做零食。

鮑魚的幹燥過程非常復雜。新鮮鮑魚撈出後,經過烘幹、去殼、鹽水腌制、清洗、熱水蒸煮、炭火烘幹、第二次掛制,最後成為成品。

早在楊貫壹福林酒店之前,就有幾家供應鮑魚的高檔餐廳。那時候他們的烹飪方法比較傳統。他們除了用老雞和排骨做燉料,還用了雞爪或者豬皮,也很好吃。楊貫壹對其進行了極大的創新,摒棄了豬皮或雞爪等配料,使其口味更符合現代人的要求。到目前為止,鮑魚中重要調味料的使用都是恰到好處,以保持鮑魚本身的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