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公司員工食堂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公司員工食堂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壹、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1。什麽是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是指食用被有毒有害物質汙染的食物或含有有毒有害物質的食物後發生的急性和亞急性疾病。2.常見的食物中毒有哪些?細菌性食物中毒:指因食用被細菌或細菌毒素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見的食物中毒有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腸毒素、副溶血性弧菌等。化學性食物中毒:指人們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見的食物中毒是瘦肉精、有機磷農藥、亞硝酸鹽、桐油。有毒動植物中毒:是指人們食用了某些含有某種有毒成分的動植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見的中毒有河豚中毒、高組胺魚中毒、蕓豆中毒、豆瓣醬中毒、發芽馬鈴薯中毒、毒蘑菇中毒等。3.食物中毒有什麽特點?壹般起病突然,患者數量多且集中,少則幾個人,多則幾十人,少則幾百人,多則上千人。根據中毒的類型,潛伏期從幾分鐘到幾十小時不等。大多數食物中毒患者在進食後2-24小時內發病。通常情況下,化學性食物中毒的潛伏期較短,細菌性食物中毒的潛伏期較長。病人的癥狀相似。細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大多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胃腸道癥狀,但癥狀的嚴重程度會根據攝入的有毒物質的多少和中毒者的體力而有所不同。人與人之間不會傳染。中毒患者有共同用餐史。病人吃了同樣有毒的食物後往往會生病,不生病的也不會生病。細菌性食物中毒具有明顯的季節性,5-65438+10月氣溫高,適合細菌生長繁殖,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發期。大多數化學性食物中毒和動植物性食物中毒都不是季節性的。二、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見的食物中毒。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對控制食物中毒的發生和保護消費者的健康非常重要。1.細菌性食物中毒是怎麽發生的?(1)生熟肉類、水產品或其他食品原料及半成品常被各種致病菌汙染。如果在加工過程中生熟食品混放,或者生熟食品的工具混放,熟食就會被致病菌汙染,而熟食壹般不加熱就吃,所以壹旦被致病菌汙染,就容易導致食物中毒。(2)被感染的操作人員被細菌汙染。壹旦操作者手部皮膚破損、化膿,或者患有感冒、腹瀉等疾病,就會攜帶大量致病菌。如果患病的操作人員繼續接觸食品,很容易使食品被致病菌汙染,從而引起食物中毒。(3)如果食物沒有煮熟,煮透了,即使含有致病菌,也可以通過徹底的加熱和烹調殺死大部分細菌,保證食品安全。但如果食物在烹飪前沒有完全解凍,壹鍋煮的量太大或燒制時間不足,就不能殺死致病菌,就會導致食物中毒。(4)如果食物儲存的溫度和時間控制不當,壹定數量的細菌會引起食物中毒,而細菌的生長繁殖需要壹定的溫度和時間。壹般致病菌在25-35的溫度下每15-30分鐘就能分裂壹次,也就是細菌數量會翻倍。比如熟食上原來的100個致病菌,如果在常溫下存放,4小時後就會超過100個,足以造成消費者食物中毒。細菌在低於5℃的溫度下基本停止生長和繁殖。在65℃以上的溫度下,它幾乎不能存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