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貪涼最傷脾胃,想要避免身體“秋後算賬”,最好的方法就是趕緊養脾胃。立秋後,養胃正當時,這7道營養湯換著做,養胃健脾身體好,天天不重樣。這7道湯滋補不上火,營養又好吸收,很適合初秋食用,老少皆宜。現在把詳細做法分享給大家,喜歡的朋友們趕緊收藏起來,試做壹下吧!
壹、羊肚菌山藥雞湯
做法:羊肚菌冷水洗凈,再用溫水泡發。雞肉洗凈,剁成小塊,冷水下鍋,加入料酒和姜片,焯水10分鐘,撈起再次沖洗壹遍,放入砂鍋中,倒入泡發羊肚菌的水,不夠另外加清水,水要壹次加足,開中火燉60分鐘。放入羊肚菌、山藥、紅棗,繼續燉30分鐘,放入枸杞和鹽拌勻即可。
二、黃芪豬心湯
做法:豬心對半切開,沖洗幹凈,切成薄片,放入燉盅裏,倒入足夠的清水,加入黃芪和黨參,隔水燉40分鐘,加入紅棗繼續燉20分鐘,放入枸杞和鹽拌勻即可。
三、蓮藕魚湯
做法:魚頭洗凈,瀝幹水分,起鍋燒油,放入魚頭中火煎至兩面金黃,加入姜片煸香,淋入料酒去腥,轉入砂鍋中,倒入熱開水,放入切好的蓮藕,中火燉60分鐘,加入白胡椒粉和鹽拌勻即可。
四、藥材鴨肉湯
做法:鴨肉洗凈,剁成小塊,冷水下鍋,加入料酒和姜片,焯水10分鐘,撈起再次沖洗壹遍,放入砂鍋中,倒入足夠的清水,加入黃芪和黨參,中火燉60分鐘。蓮子去殼去芯洗凈,山藥去皮洗凈切塊,紅棗去核洗凈,全部放入砂鍋中,繼續燉30分鐘,加入鹽拌勻即可。
五、猴頭菇筒骨湯
做法:筒骨洗凈,冷水下鍋,焯水10分鐘,撈起再次沖洗壹遍,放入砂鍋中,倒入足夠的清水,加入黨參,中火燉60分鐘。猴頭菇用溫水浸泡10分鐘,擠幹水分,再重復兩三次,每次都要擠幹裏面的水分,去蒂洗凈,撕成小塊,放入砂鍋中,繼續燉30分鐘,加入鹽和枸杞拌勻即可。
六、山藥玉米排骨湯
做法:排骨洗凈,冷水下鍋,焯水10分鐘,撈起再次沖洗壹遍,放入砂鍋中,倒入足夠的清水,中火燉40分鐘。山藥去皮洗凈切成小塊,玉米洗凈切成小段,全部放入砂鍋中,繼續燉20分鐘,加入鹽拌勻即可。
七、板栗豬肚湯
做法:用白酒和面粉,把豬肚內側反復搓洗幹凈,再翻面把外側的油脂切除,用白酒和面粉反復搓洗幹凈,內側異味更重,可以多搓洗壹遍,冷水下鍋,加入姜片和白酒,焯水10分鐘,撈起過涼,把內側通通刮壹遍,沖洗幹凈。把洗凈的豬肚放入砂鍋中,倒入足夠的清水,中火燉90分鐘,撈起晾涼,切成小塊,放回砂鍋中,加入處理好的板栗和紅棗,繼續燉30分鐘,加入鹽和枸杞拌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