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中文名:沙埠鎮行政類別:鎮轄區: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地理位置: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西南部面積:44.07平方公裏(2017)人口:24934人(2017)?區劃概況、發展、五大特色、區劃區域概況:耕地面積8791畝。地理位置:位於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西南部。行政區劃:33個行政村。鎮* * *地點:灣二村。沙埠鎮發展沙埠鎮位於黃巖東部西南,鎮域面積44.07平方公裏。由原沙步、佛嶺鄉合並而成,其中原佛嶺鄉為“八山半水”之地,其11村全部為貧困村。24934人(2017)轄33個行政村,耕地面積8826畝,森林面積5.6萬畝。沙埠地理位置優越,距黃巖主城區11.2公裏,距甬臺溫高速臺州南口3公裏。鎮內有袁莎路、黃佛路、佛直公路等縣鄉公路。2007年工農業總產值20.68億元,同比增長654.38+06.23%,其中工業總產值654.38+09.74億元,同比增長654.38+08.05%,銷售產值654.38+09.68%,其中規模企業實現。同比增長10.54%,工業銷售產值3.57億元,同比增長13.44%,完成* * *貨值3億元,實現財政總收入3481.56萬元。沙步是黃巖第壹個獲得省級文化“東海明珠”和省級“教育強鎮”稱號的單位,2003年被評為臺州市下山移民工作先進單位。黃巖區沙埠鎮範三村的五大特產之壹是“沙埠菜頭”,也就是沙埠白蘿蔔。涮蘿蔔大,每個四五斤;絕美的色澤,晶瑩潔白,宛如* * *嫩嫩的手臂,更像剛出水的蓮藕;好吃,甜脆,鮮爽,生吃像菱角,像雪梨;或煮或燉,或燉,都是招待客人的上佳菜肴。臺州的餐館、飯店的菜單大多以名菜“正宗的涮鍋菜頭”為藍本來吸引顧客。說也奇怪,別的地方只在秋冬季節出產蘿蔔,冬天霜降前蘿蔔的味道略苦,而涮鍋的蘿蔔壹年四季都很濃郁,甜脆嫩滑。第二個是“涮鍋太郎”。涮鍋裏的芋頭籽都是均勻的圓形,鴨蛋大小。煮熟後,它們嘗起來又滑又香。更神奇的是涮鍋裏的“芋頭姑娘”,是芋頭的主根。其他地方的“芋頭娘”又粗又老,吃起來像棉花和甘蔗渣。人家根本就不想吃,大部分都餵豬了。而涮鍋裏的“芋頭姑娘”正好相反。比涮鍋的芋頭還好吃。味道鮮美,粉紅色,吃起來像烤栗子,所以價格是芋頭籽的兩三倍。“涮鍋,沙子遍地。”沙布松軟的土壤,加上山區茂密的森林、濕潤的空氣和溫和的氣候,為植物提供了極其優越的生長條件,尤其是像蘿蔔和芋頭這樣的“塊根”植物。近年來,沙埠芋頭已成為沙埠鎮農民的品牌產品之壹。每到初冬,沙埠街以南的芋頭市場總是人山人海,壹箱箱包裝精美的“沙埠芋頭”從這裏運往杭州、上海、南京等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各地。第三種是“涮鍋豆腐幹”。沙鍋豆腐幹色澤黃黃,香味醇厚,味道鮮美,質地柔韌。也是臺州多家飯店、餐廳指定的菜源品種之壹。據說早在明清時期,他就在浙江金華的老豆腐坊下學習。時至今日,沙埠街仍有四五家專營豆腐業的老作坊。每天淩晨三四點,黃巖、路橋、椒江等餐館的貨車都來這裏裝運。親戚朋友來涮鍋做客。臨走前,主人總會放壹大包“涮豆腐幹”作為禮物。第四種是“涮鍋餅”。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無論是走在臺州主城區,還是漫步在臺州郊區的鄉鎮小街上,總會看到壹些飯店、大排檔掛著“正宗涮鍋餅”的牌匾。由此可見“涮鍋餅”的美名。涮鍋餅用料純正,做工精細。所有壹級梗都是手工打磨蒸熟後,再用傳統工藝烘幹而成。年糕看起來像白玉,吃起來像湯圓。煎、蒸、烤,各有各的風味,令人回味無窮。第五種是“涮筍幹”。沙埠是壹個竹鄉,房前屋後,山澗邊,到處都是壹叢叢的竹子。沙鍋人曬筍幹有壹套獨特的工藝:家庭主婦將筍幹放入蒸籠中蒸至半幹,然後取壹個大瓦罐,倒入醬油,加入老酒、五香、茴香、大蒜等香料,將半幹的筍幹浸入其中。半個月後拿起來再晾幹。這種筍幹清香可口,別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