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的餐飲禮儀據說是從周公開始的,已經演變了幾千年。當然不會再有“孟光接辦洪亮案”這樣的日子,但它最終形成了壹套今天普遍接受的餐飲禮儀,這是對古代餐飲禮儀制度的繼承和發展。中餐禮儀根據宴會的性質和目的而有所不同;不同地區也大不相同。
中餐的餐具有六種:杯、盤、碗、碟、筷、勺。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的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和勺子可以放在專用的座位上,也可以放在紙套裏。公共筷子和勺子最好放在專用的座位上。
中餐的上菜順序壹般是:先涼菜,後熱菜,最後是甜食和水果。吃飯前,服務員發給大家的第壹條濕毛巾是用來擦手的,最好不要用來擦臉。上蝦、蟹、雞等菜之前,服務員會送壹個小水缸,裏面漂浮著檸檬片或玫瑰花瓣。這不是飲料,而是用來洗手的。洗手時,可以將手指依次蘸水,輕輕沖洗,然後用小毛巾擦幹。
禮儀規則
1.提前通知客人,6點入座,5點50分給客人打電話是不合適的。
2.主人家不能遲到;客人應提前5-10分鐘到達。這是壹個非常體貼的客人。重視它,自然主人和客人都很高興。
3.如果坐在圓桌旁,主座正對著門,或者背靠著墻或櫃臺;更優雅的餐廳會用餐巾紙來區分。除非打算請客,否則不能隨便坐在餐巾紙的最高位置。
4、主人的右手邊是主賓,左手邊是第二重要的客人;面對門邊的主人,自然是跑腿打招呼的陪侍。
5.客人不能直接給點餐人員指路,要等主人點餐。如果客人確實有嚴重的禁忌或愛好,要委婉地告訴主人家,主人自然會替他做決定,滿足客人或大或小的要求。
6.不勉強也不反對別人少量飲酒。
7.主人仔細觀察涼菜上齊,各杯中有飲料後,立即舉杯,歡迎開始之類的話,轉動圓盤或示意右手邊的主客動第壹筷子。
8.主人家要經常轉碟照顧大部分客人;陪客人是壹種補充性的問候服務;客人可以在不接觸光盤的情況下吃完整頓飯。
9.如果沒有服務員分菜或者用筷子勺子,要先看菜,千萬不要用筷子挑挑揀揀甚至在盤子裏攪拌。
10,最好讓筷子上的食物在自己的菜裏過渡壹下再送到嘴裏。可以讓吃飯看起來不那麽急。
11、食物在口中咀嚼時,重要的是要記住閉緊嘴唇,避免說話和物體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