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世界上有多少塊大陸?

世界上有多少塊大陸?

七大洲

亞洲、歐洲、非洲、北美、南美、大洋洲、南極洲

亞洲,簡稱亞洲。

地理位置:位於舊半球東北部,東、北、南三面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瀕地中海和黑海。

面積:4400萬平方公裏(包括附近島嶼),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相連,統稱為歐亞大陸,總面積5071000平方公裏,亞洲大陸約占4/5。

範圍:大陸東至耶日涅夫點(西經169° 40′,北緯60° 05′,南至皮艾點(東經103° 30′,北緯1° 17′,西至巴巴點(東經26° 05′)。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西北與歐洲接壤,蘇伊士運河和紅海西南與非洲接壤,壹系列靠近大洋洲的島嶼東南環繞大陸,東北與北美隔白令海峽相望。

地理區域:亞洲有48個國家和地區。地理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北亞。東亞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東南亞包括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等國家。南亞包括斯裏蘭卡、馬爾代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錫金。西亞,也稱為西南亞,包括阿富汗、伊朗、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土耳其、塞浦路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也門、阿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卡塔爾和巴林。中亞包括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南部。北亞是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

非洲,簡稱非洲。

地理位置:位於舊半球西南部,橫跨赤道南北,西北部分地區延伸至西半球。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羅陀海峽與歐洲接壤,東北角以狹長的紅海和蘇伊士運河與亞洲接壤。

範圍:大陸東至哈豐角(51° 24 ' E,10° 27 ' N),南至阿古斯角(20 02 ' E,34° 51 ' S),西至佛得角(17° 33 W)。

面積:約3020萬平方公裏(包括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2%,僅次於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

地理區域:目前非洲有56個國家和地區。在地理上,習慣上把非洲分為五個區域:北非、東非、西非、中非和南非。北非通常包括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亞述爾群島和馬德拉群島。東非通常包括埃塞俄比亞、厄立特裏亞、索馬裏、吉布提、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幹達、盧旺達、布隆迪和塞舌爾。西非通常包括毛裏塔尼亞、西撒哈拉、塞內加爾、岡比亞、馬裏、布基納法索、幾內亞、幾內亞比紹、佛得角、塞拉利昂、利比裏亞、科特迪瓦、加納、多哥、貝寧、尼日爾、尼日利亞和加那利群島。中非通常包括乍得、中非、喀麥隆、赤道幾內亞、加蓬、剛果、剛果民主共和國和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南非通常包括贊比亞、安哥拉、津巴布韋、馬拉維、莫桑比克、博茨瓦納、納米比亞、南非、斯威士蘭、萊索托、馬達加斯加、科摩羅、毛裏求斯、留尼汪島和聖赫勒拿島。

簡稱歐洲。

地理位置:位於東半球西北部和亞洲西部。北瀕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跨地中海與非洲接壤,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東瀕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西北隔格陵蘭海和丹麥海峽與北美接壤。

範圍:大陸東至烏拉爾山脈(66° 10′E,67° 46′N),南至馬羅奇點(5° 36′W,36° 00′N),西至羅卡點(9° 31′W,38° 47′N)。

面積:65,438+0,065,438+0.6萬平方公裏,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6.8%,僅大於大洋洲,為世界第六大洲。地理區域:歐洲有44個國家和地區。從地理上來說,習慣上分為五個區域:南歐、西歐、中歐、北歐和東歐。南歐指巴爾幹半島、亞平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和阿爾卑斯山以南的附近島嶼,包括南斯拉夫、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馬其頓、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希臘、意大利、梵蒂岡、聖馬力諾、馬耳他、西班牙、葡萄牙和安道爾。狹義的西歐是指大西洋和西歐附近的島嶼,包括英國、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和摩納哥。中歐是指歐洲中部,波羅的海以南,阿爾卑斯山以北。包括波蘭、捷克共和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國、奧地利、瑞士和列支敦士登。北歐是指北歐的日德蘭半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包括冰島、法羅群島(丹麥)、丹麥、挪威、瑞典和芬蘭。東歐指歐洲東部,地理上指愛沙尼亞。

拉脫維亞、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和俄羅斯西部。人口7.28億,占世界總人口的12.5%,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大陸。人口分布比較均勻。大多數國家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裏50人,只有北歐比較稀疏。

民族構成:歐洲大部分居民是白人(歐羅巴),各大洲民族構成都比較單壹。整個大陸大約有70個民族,大部分民族的人口都達到了壹定的數量,小的民族和部落比較少見。大多數國家的民族構成也比較單壹。民族成分復雜的國家有俄羅斯和瑞士。

語言:歐洲有多種語言。主要語言有英語、俄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等。

宗教: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

北美,北美的簡稱。

地理位置:位於西半球的北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靠巴拿馬運河,南接南美洲。

範圍:大陸東至聖查爾斯角(55° 40′W,52° 13′N),南至馬裏亞托角(81° 05′W,7° 12′N),西至威爾士親王角(168 W)。北美不僅包括巴拿馬運河以北的美洲,還包括加勒比海的西印度群島。

面積:2422.8萬平方公裏(含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為世界第三大洲。

地理區域分為九個區域:東部區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以東的區域)、中部區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亞山脈和落基山脈之間)、西部區域(美洲科迪勒拉山脈北部,落基山脈是這壹區域的骨架)、阿拉斯加、加拿大北極群島、格陵蘭島、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

名稱:南美,簡稱南美。

地理位置:位於西半球南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接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接壤。壹般是巴拿馬運河把它和北美隔開。

範圍:大陸東至布蘭科角(西經34° 46 ',南經7° 09 '),南至弗洛伊德角(西經765° 438+0° 18 ',南經53° 54 '),西至帕裏阿斯角(西經865° 438+0° 20 ')。

面積:約1 797萬平方公裏(含附近島嶼),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地理區域:地理上分為:南美洲北部國家,包括圭亞那、蘇裏南、法屬圭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安第斯山脈中部的國家,包括厄瓜多爾、秘魯和玻利維亞。南美洲南部的國家,包括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和巴拉圭。南美東部國家巴西,約占大陸總面積的壹半。常住人口3.25億,占世界總人口的5.6%。人口分布不均衡,西北和東部沿海地區人口密集。廣袤的亞馬遜平原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區之壹,每平方公裏不到壹人。人口分布的另壹個特點是人口高度集中在少數幾個大城市。

民族:南美的民族比較復雜,有印第安人、白人、黑人以及各種混血兒類型,其中以印歐混血兒類型最多。在近3億人口中,白人最多,其次是印歐混血和印度人,黑人最少。

語言:印第安人使用印第安語,葡萄牙語為巴西官方語言,法語為法屬圭亞那官方語言,英語為圭亞那官方語言,荷蘭語為蘇裏南官方語言,西班牙語為其他國家官方語言。

宗教:大部分居民信奉天主教,少數人信奉基督教。

大洋洲。

地理位置:位於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赤道南北的廣闊海域。其狹義範圍是指東部的波利尼西亞,中部的密克羅尼西亞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亞。廣義指除上述三島外的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新幾內亞(伊裏安島)。面積:大洋洲陸地總面積約897萬平方公裏,約占地球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洲。

地理區域:大洋洲有14個獨立國家,其余十幾個地區仍由美、英、法等國管轄。地理上分為六個地區:澳大利亞、新西蘭、新幾內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

南極洲。它是人類到達的最後壹塊大陸,也被稱為“第七大洲”

地理位置:位於地球的最南端,陸地幾乎全部在南極圈,周圍是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它是世界上地理緯度最高的大陸。

面積:總面積約654.38+0.4萬平方公裏,占世界陸地總面積的9.4%。

範圍:由南極洲周邊的大陸、陸緣冰和島嶼組成,其中大陸面積1.2393萬平方公裏,陸緣冰面積1.582萬平方公裏,島嶼面積7.6萬平方公裏。

地理區劃:南極洲分為東南極洲和西南極洲。東南極洲從西經30°延伸至東經170°,包括科特斯地、毛德皇後地、恩德比地、威爾克斯地、喬治五世海岸、維多利亞地、南極高原和極點。面積是1 01 80000平方公裏。西南極洲位於西經50-160之間,包括南極半島、亞歷山大島、埃爾斯沃思地和伯德地(瑪麗伯德地),面積229萬平方公裏。

居民:南極洲只有壹些來自其他大陸的科學考察人員和捕鯨隊,沒有定居的居民。

簡史:1738-1739年,法國人布韋在航海時發現了南極附近的壹個島嶼(今布韋島)。1772-1775年,英國人庫克到達了南極附近的南設得蘭群島。1820-1821年,美國帕爾默、俄羅斯別林斯高晉和拉紮列夫、英國布朗茨菲爾德先後發現了南極大陸。1838-1842年,英國人羅斯、法國人杜爾維爾、美國人威爾克斯先後考察了南極大陸。1911年2月,阿蒙森等4名挪威人首次到達南極。1928-1929年,美國人進行了多次南極飛行探險,建立了“小阿米莉亞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