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小茹上了小學。
入學後,我想方設法拖延給他報補習班,直到不能再拖了,直到不止壹個“有經驗的人”告訴我,我必須報班,不然就耽誤孩子的初中選擇!
最終,我還是逃不掉。笑儒也成了無數在課余時間穿梭於各種補習班的孩子中的壹員,我也成了陪讀家長中的壹員。
之前我的壹個親戚,每個周末都陪我媽和她女兒壹起上英語課。從小學到初中,風雨無阻,母女倆從沒缺過課。我心裏很佩服這個媽媽,也很好奇她是怎麽做到的。如何讓她完全無視那些美好的春日、艷陽天或者秋高氣爽的日子,專心陪孩子上課?
直到做了陪讀媽媽,才發現原來壹切都沒有想象中那麽難。
因為擔心孩子成績,更怕耽誤孩子——那麽多孩子都在補習班。如果沒有該怎麽辦?這麽多優秀的孩子...誰的父母還在努力,我不努力怎麽辦?
漸漸地,周末陪學生成了壹種習慣。當所有的行動都來源於壹種慣性,我也可以忽略那些春光明媚或秋高氣爽、金風拂面的周末。
我是陪讀媽媽,分數的話只能勉強出線。
上座率很高,幾乎爆滿。
我也可以把老師讓我陪父母上課的內容寫下來。
但是,我會在課堂上偷看我的手機或者和課程無關的書。我只關註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所以經常會集中精力做兩件事。
我見過優秀的陪讀家長,我為他們上課的專註和抄的筆記感到羞愧。
我也聽說過這樣壹對陪讀家長——兒子上補習班,家長同時陪讀並認真做筆記,三人回家做筆記!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的兒子在本市最好的中學讀書。
陪讀能陪妳到這種狀態,我只能獻上兩個字:服氣!
這兩年,我在陪小茹讀書的過程中,認識了壹些家長,他們來自各行各業,來自不同的家庭,為了壹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壹起。
在陪學生這件事上,媽媽占絕對多數,爸爸次之,偶爾也有爺爺奶奶陪學生。
我認識壹個媽媽,她兒子小學四五年級上數學補習班的時候,她陪著他。她兒子升六年級後,數學課的內容她輔導不了,孩子的爺爺會及時補上!
說到這裏,我想我有壹個同學。每個周末,公公婆婆都會坐地鐵去她家,不為別的,就為了幫她上初中的兒子補習數學。她婆婆退休前是全市最好的中學的高中數學老師!
我們班廣大女同學紛紛表示:真羨慕她有這樣的婆婆!孩子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奶奶!
這真是——不僅有“別人家的孩子”,還有“別人家的爺爺奶奶”...
在小茹的英語補習班,小女孩的奶奶陪讀是常有的事。
這位老奶奶60多歲了,穿著考究,舉止優雅,安詳,說話輕聲細語。她年輕時壹定很漂亮。
我找她談了幾次,壹開始是她主動找我談的。
我壹說話,就覺得老太太很不壹般。交流沒有障礙。她只是在家聊天,說的話讓人覺得好親切。
我觀察過她的孫女——壹個瘦小、文靜的小女孩,看不出有什麽過人之處,但就因為她有這樣壹個奶奶,可想而知,她不是壹個普通的家庭,但都是很低調、內向的人。
後來不知道為什麽,這個漂亮的奶奶沒有來陪她。是小女孩的媽媽開車送她來的,女孩壹個人上課。偶爾,我漂亮的奶奶也會來。我們見面時,她總是熱情地和我打招呼。
我對她很好奇,想知道關於她的故事。
當然,這只是壹個想法。
在這個補習班裏,還有壹個奶奶陪著她。
如果說那位美麗的祖母是壹位優雅的女士,那麽這位祖母就是壹位非常節儉的勞動人民。
我最初註意到她是因為她和她的孫女每次都來得很早。她總是坐在壹個固定的位置,認真做筆記。
有壹次,我就坐在這位老奶奶旁邊,偶然發現她用來做筆記的書,居然是她自己用紙裝訂的。那種紙現在不容易看到了。小時候很常見。這是壹張非常薄的紙,有光滑的壹面,也有澀澀的壹面。我上小學的時候,老師經常用這種紙給我們做油印紙。
老奶奶壹絲不茍地抄筆記,但老師的黑板上偶爾有連筆的地方,她認不出來,需要問別人。
我很佩服她這麽大年紀還記筆記。畢竟是英語啊!
後來我才發現,他們祖孫倆的衣服和別人不壹樣。奶奶就是說,就算穿的再老,老了也不明顯。
但是,小女孩的穿著和周圍的孩子明顯格格不入。她黑黑的,胖乎乎的,紅撲撲的臉,頭發隨意紮成馬尾,衣服總是褪色,很舊,好幾年了樣式都不清楚。
在城市裏,現在穿成這樣的孩子真的很少見了。我覺得他們家經濟條件很不好。
有壹天下課,小茹慢悠悠地走著,我在他身邊等他,才收拾好書包。
教室裏幾乎沒有人了。只見胖女孩的奶奶走到正要離開的老師面前說:“校長(老師是副校長),妳這次沒有問XXX(胖女孩的名字)。妳上節課沒有問她。我都記得!”
老師解釋說:“這個班有很多孩子沒有被提問!”
奶奶說:“可是所有的孩子都問過兩遍了!”我全都記得,校長!"
老師臉上的笑容消失了,我轉過頭迎上了我的目光。
我趕緊拐彎抹角說:“主要是孩子多,問題少,積分不夠。”
老師說:“是啊,年級越高,老師上課問的問題就越少。”
奶奶沒再說什麽...
旁邊的小茹壹臉驚訝。他大概無法理解,上課不被提問也可以成為給老師提建議的理由。如果這個理由成立,我應該去找老師很多次了。
是的,他怎麽會註意到那個女孩和她的祖母呢?
他不會明白坐在同壹個教室裏的這些孩子彼此會有多麽不同。
他不知道:每天晚上上課,課間休息的時候,漂亮的奶奶都會下樓去拿保姆剛煮好的湯,而她的孫女,那個瘦弱的小女孩,每天都有固定的菜單,從來不在外面買東西吃;在暑假,她剛剛去了美國學習...
他也不理解:因為對某些人來說,這個補習班的價格並不便宜,所以我們珍惜上課的每壹分鐘;所以那個胖女孩的奶奶,連老師上課提問都斤斤計較...
這壹切對十歲的他來說是看不見的。
通過兩年的周末陪讀,我發現陪讀可以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陪伴閱讀還可以促進親子關系,幫助父母甚至爺爺奶奶與孩子共同成長;陪讀也能讓我讀懂生活。
陪學生是壹種驚喜,是當初無奈之舉後的壹種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