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春節期間怎麽吃才能健康不發胖?
答:走親訪友要註意宴席上零食和食物的總量。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等飽腹感強的食物,高蛋白的飲食結構對控制熱量也有壹定的輔助作用。
問題:妳好,春節期間,會有好幾天的火鍋聚餐。應該怎麽吃才更健康?我應該怎麽吃才能避免吸入太多油,讓大家節後胖幾斤?
回答:火鍋無非就是烹飪食材。這種烹飪方式相對於油炸來說,脂肪攝入量應該不高,但是油碟和芝麻醬調料的脂肪並不低,所以要控制好用量。在食材的選擇上,即使沒有肉,也壹定要點壹份主食,蔬菜和蘑菇富含膳食纖維。五花肉等含有白色脂肪的肉類雖然香,但也含有大量脂肪。不要吃太多,註意不要喝肉湯。
問題:我肯定會吃得很好,很多油膩的食物,而且不能避免油脂和甜食。春節期間每天多吃低脂酸奶等脫脂乳制品會有減肥效果避免發胖嗎?
回答:不能,任何“減肥食品”都只能在替代其他食物熱量的基礎上,才能起到控制體重的作用。事實上,脫脂乳制品的熱量仍然是普通甜飲料的70%。它的優點是升糖指數低,飽腹感強,喝了以後少吃其他食物是有效的。
問題:顧小姐,我有兩個問題:
1.壹天只吃三餐好還是三餐之間加餐好?
2、30分鐘有氧運動是早上飯前減肥好,還是晚上睡前減肥好?非常感謝
回答:只要能量攝入和消耗是固定的,其實前後效果沒有區別。但實際上,如果能保證多出來的食物和主餐的質量壹樣,還是少吃多吃的好。另外,有氧運動容易讓妳早餐前吃太多早餐。
春節健康食譜
首先,餛飩
過年吃餛飩取其本義。相傳盤古劈開天地,使“浮上來的輕清氣為天,重濁氣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宇宙萬物皆在。然後取“餛飩”和“泥囤”的諧音,表示食物滿囤。
第二,餃子
它是中國的傳統食品之壹。也稱為平食或煮餅。古代只有餛飩,沒有餃子。後來餛飩被做成月牙形,成了餃子。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播到中國的偏遠地區。在除夕,十二點壹敲,我們就開始吃餃子,所以這是壹年的時間,這意味著新舊交替,壹年的時間到了。
第三,新年吉祥菜
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對年夜飯菜肴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門,但其目的都是食物要代表吉祥,象征新年新氣象,新的壹年萬事順意。年夜飯的菜單講究吉祥名,菜品要好吃好喝。下面是壹些制作年夜飯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四、五福臨門
材料:大白菜(白梗)600克,豬肚200克,草蝦250克,魷魚100克(鮮),海參50克,火腿75克,香菇50克(鮮)。
調料:鹽5g,胡椒粉4g。
做法:1。大白菜洗凈,切成大塊,用2湯匙油炒至軟身,然後放入燉盅中;2.五花肉切條;3.魷魚切絲,焯壹下撈出;4.海參洗凈,先去腥後切成厚片;5.取出切片前先將火腿煮熟;6.香菇泡軟,去蒂,分別放在大白菜上;7.將草蝦切下,焯水後取出備用;8.將調料放入燉盅中,移入電飯鍋或蒸鍋蒸40分鐘,再放入草蝦蒸5分鐘後取出。
五,三楊開泰
材料:豬肚300克,魷魚(鮮)100克,雞腿200克,豬腿150克。
輔料:香菇(鮮)50克,竹蓀(幹)50克,生菜50克,油菜100克。
調料:蠔油10g,植物油15g,鹽4g,白糖5g,胡椒粉3g。
做法:1。五花肉洗凈,先煮熟後切片;2.魷魚切段,焯水,撈出重復使用;3.豬裏脊肉(豬腿)和雞腿切段,焯血備用;4.香菇和竹筍泡軟,去蒂,切成小塊;5.生菜先煮熟切條;6.淋浴前將油菜焯壹下備用;7.將豬肚、魷魚、雞腿、豬裏脊肉、鮑魚放入砂鍋,加入所有調料煮10分鐘,再加入香菇、筍、筍,小火慢燉半小時,使其完全熟軟。8.加入油菜,煮熟後撈出。
春節健康飲食常識:
首先,多喝茶和開水
多喝開水或茶。每天至少喝6碗(杯)水(包括湯),每碗(杯)按250cc計算。不要在飲料中加糖。充足的水分可以促進和改善便秘和高血壓,這壹點尤為重要。當然,水還能促進體內廢物的排泄,有助於腎結石和尿路結石的防治。
第二,多吃膳食纖維
肉類菜肴不含膳食纖維,畜水產品也是精細的“殘渣少的食物”。吃多了會引起便秘,糞便等有毒廢物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會增加腸黏膜對毒素的吸收,容易誘發結腸癌。而粗纖維食物屬於“渣富食物”,多吃這類食物可以消除“渣貧食物”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含粗纖維較多的食物主要有小米、玉米、谷類、花生、水果、白菜、蘿蔔等。
第三,暴飲暴食隱患很大。
說到春節暴飲暴食,人們是不會認同的。他們總覺得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在暴飲暴食。其實暴飲暴食不僅僅是人的暴飲暴食,更是指人的暴風驟雨式的飲食方式。春節期間,親朋好友歡聚壹堂,往往情緒激動,情緒波動較大。但過度興奮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往往會引發疾病。因此,春節期間保持情緒穩定、心理平衡、心態平和、精神愉悅,有利於飲食健康。
第四,適當的低鈉飲食
中國居民的鹽攝入量已經很高,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量的兩倍多。在節日期間,如果妳吃更多的副食品,妳就會攝入更多的鹽,然後妳血液中的鈉含量就會更高,這不利於維持正常的血壓。鉀是鈉的克星,能把人體多余的鈉排出體外。富含鉀的蔬菜有紫菜、海帶、香菇、蘆筍、豌豆苗、生菜、芹菜等。
五、註意酸堿平衡
健康的人體必須保持微堿性狀態,PH值應在7.3左右。如果人體血液呈酸性,血液粘度和膽固醇都比較高,人就容易疲勞,同時身體的抵抗力也會下降。而且幾乎所有的肉類菜肴都是酸性食物(除了奶和血制品),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假期飲食不僅要吃大魚大肉,還要有堿性食物與之搭配,以達到人體的酸堿平衡。含堿量最高的是海帶,其次是青菜、生菜、萵苣、芹菜、蘑菇、胡蘿蔔、蘿蔔等。
六、品種選擇不應舶來品
春節長假,很多消費者絞盡腦汁去吃壹些平時不怎麽吃的東西,為了換換口味,尤其是壹些野味。比如吃蛇肉,狗肉等。但是改變口味也不是不可以,也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因為這些野味不是常見的肉類食品,其質量不在相關機構檢測的範圍內,消費者也不知道它攜帶了什麽疾病、寄生蟲等等,安全隱患非常大。因此,專家提醒,不要盲目求新,貪吃野味。
七、烹飪有玄機
少油、少糖、少鹽會讓妳永遠健康。過多的脂肪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壓。所以烹飪方法有蒸、煮、燙、燉、烤、鹵、涼拌等。以減少油的吸收。另外,雞湯和肉湯可以放在冰箱裏,去除湯上面凝結的浮油。做菜最好不要加味精,防止谷氨酸鈉過量。同時,防止含糖食物使人發胖,對血脂也有不良影響。過多的鈉(鹽、醬油、味精、腌制品中)會使水分滯留體內,引起水腫和血壓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