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碧池美食
01,米粉
漢中有壹種美食,它位於秦嶺南麓,漢水河畔。它叫:米粉。這種小吃始於何時,為何物,從來沒有人考證過,只知道漢中人離不開它。壹旦長時間沒有,就會像沒有媽媽的孩子壹樣想念。妳總覺得自己的生活缺少了什麽。
這幾年,不管是在外出差、學習、工作,下了火車、公交車,都眼巴巴地看著面攤,沖上去,丟下行李,吃個壹兩碗面再出來,然後說別的。似乎有了呼吸的享受,所有外出的煩惱和深深的鄉愁都會煙消雲散。
02.蔬菜豆腐
蔬菜豆腐腦又稱蔬菜豆腐粥,制作歷史悠久。蔬菜豆腐質地細嫩,色純如玉,蛋白質豐富。配以炒辣椒、蒜等配菜,食後清香爽口,回味無窮。蔬菜豆腐營養價值高,既經濟又實惠。剛來漢中的時候,壹碗豆腐腦在壹碗面皮上,真是——山珍海味油膩,不如漢中豆腐腦好吃。
03、粉絲
粉條又稱“刀削皮”,味道鹹、酸、辣、香、鈍。吃法是涼拌,爽滑靈活,帶點涼意。寒熱皆宜,老少皆宜。傳統粉絲是通過搗碎生長在山上的蕨菜的根並加工其澱粉制成的。粉條的調味很有講究,通常配以少許菠菜、豆芽、胡蘿蔔,並加入鹽、醋、醬油、芥末、姜蒜汁、紅辣椒汁、味精,能誘發食欲。
04,漿液面
漢中的漿水面酸、辣、香,別具壹格。相傳是漢高祖劉邦和大臣蕭何在此吃面條時起的名。漿面要用手工搟,使其寬、長、細。將煮熟的面條放入碗中,加入水煮蔬菜的炒鍋,並倒入紅辣椒油,在水面上食用。看起來紅白黃,吃起來酸酸甜甜,有開胃的作用。
05、石門麻辣豆魚
被譽為陜南壹絕的石門麻辣豆魚,比活魚更勝壹籌,肉質鮮嫩爽口,紅油軟辣,麻中回味悠長。中央電視臺和陜西電視臺都報道過。外國朋友、電影明星、學者經常光顧,仰慕。“遊石門,吃包河魚”成了漢中人大飽眼福,享受美食的壹個景點。
06.寧強辣子雞
相傳源於王婆丈夫的前輩們聘請的壹位廚師。50年代在寧強市悄然興起,80年代末開始在寧強城鄉蔓延。這道菜色澤金黃透亮,肉質嫩脆,肥而不膩,麻辣鮮香。吃完之後,舌尖和口腔的皮膚都著火了,讓人既怕又愛,抵擋不住吃了又吃的誘惑。
07、西鄉酸辣兒子
酸辣的籽看起來亮黃,吃起來麻辣脆脆的。越嚼越生,越香。這是壹道很好的開胃菜。熟了再炒肥肉瘦肉魚蝦。魔芋豆腐、蔬菜、土豆等。還放入酸辣瓜子,別有風味。
08、略陽茶葉罐頭
壺茶是略陽縣的傳統茶點,包括水茶、油煎茶、面壺茶,其中後者最具特色。小鍋加水,放入茶葉,在火上煮沸,面糊邊煮邊加清油,加茴香、藿香、姜、鹽、核桃、肉丁、雞蛋花等香料和調味品。清晨或有客人來的時候,早點搭配飲食,提神養胃,清爽宜人。
09、紅豆腐
漢中幾乎家家都會做紅豆腐,色澤鮮艷,內部乳白色,質地柔軟細膩,口感醇厚,鹹辣適中,清香爽口。在漢中,紅豆腐雖然不是餐桌上的主菜,但確實是大眾喜聞樂見的美食。
10,寧強核桃包子
寧強著名風味小吃“王嘉核桃小籠包”小如瓷蓋,色澤橙黃,香味濃郁,酥脆人口。放十幾天尤其難得。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天津,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逃到xi安避難,當地官員聞訊趕到Xi安加入朝鮮。
漢中八大名菜,每壹道都是漢中人的最愛。妳吃過哪些菜?
壹、蔬菜豆腐
菜豆腐是漢中的傳統菜肴,也是漢中人百吃不厭的家常菜。漢中人好客。壹般只要家裏有客人,主人都會用蔬菜豆腐招待妳。別小看這碗蔬菜豆腐,這說明主人把妳當貴賓了。豆腐是漢中美食的代表,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壹絕。其制作工藝精致復雜,口感綿長清香,讓人回味無窮。
二、佛坪三湘
佛坪三香是漢中市佛坪縣的傳統名菜。所謂三香,是指豬肉、雞蛋、蔬菜三種食材散發出的香味,故名“三香”。這道菜是漢中家家戶戶年夜飯中必不可少的壹道菜,壹般都是招待客人時做的。這湯味道很好。
三、漢中紅豆腐
紅豆腐是漢中地區非常受歡迎的配菜。當地稱之為紅豆腐,其實就是發黴的豆腐,或者我們通常所說的豆腐乳。其實不用介紹做法,和全國各地做豆腐乳的做法差不多。區別可能在調料上,不同地方吃起來可能會有點不壹樣。
第四,漢中烹飪
水煮菜是漢中人的叫法,有些地方也叫燉菜,是將幾種不同的菜壹起燉,味道鮮美。漢中人對烹飪的熱愛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因為只要說到漢中的烹飪,似乎每個人對它的感受都不壹樣。
五、贊美河裏的鮮魚
包河是長江支流漢江上遊左岸的壹條大支流。包河的鮮魚,嫩嫩的。漢中人喜歡加入粉條、豆腐、土豆、魔芋等醬料,再加入當地的辣醬,在當地很受歡迎。吃過漢中宴的朋友都知道,這道菜在各種宴會上都會見到,壹上桌就很快被搶光。
六、漢中醬肉
醬肉是漢中市南鄭縣曹艷村的特產。漢中的醬肉做法和我們平時看到的臘肉或者紅燒肉很不壹樣。做醬肉需要多種中草藥和香料,這樣做出來的醬肉又黑又紅,又香又有嚼勁。
七、城市固原公共雜燴
元恭雜燴是漢中市城固縣元恭鎮的壹道特色菜。屬於湯菜,分為面、底墊、湯。最初的雜碎主要由豬肉、雞肉、雞蛋和壹些時令蔬菜制成。吃起來又鹹又酸,又酸又香,又香又辣,味道非常獨特。它可以在任何當地的宴會上看到,很受人們的歡迎。
八、涼粉釀肘子
漢中有壹道名菜叫漢中釀肘子。這道菜是在釀肘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菜。不僅有創意,還很好吃,也很受當地人歡迎。邊吃肘子邊吃涼粉,不僅提神,還能解悶,鮮美的湯汁更是美味。
來漢中不能錯過的美食有四種,除了米皮,還有這三種。
漢中米皮
漢中米皮可以說是漢中美食的名片,壹把米泡在水裏。然後慢慢磨成米漿,放在籠子裏開始蒸,煮薄壹層皮。趁著剛出鍋的熱,放上菜籽油,切成條,放豆芽,黃瓜絲等。,然後加入紅油、醬油、醋、蒜泥等調料開始食用。好吃又軟。
有人說這只是涼皮。涼皮和米線的味道還是不太壹樣。我吃涼皮的時候,偏愛的是面筋。米粉沒有面筋,主要是生產用的原料不壹樣。米線多由大米磨成的米漿制成,涼皮則是用面粉洗面筋後制成。
米皮吃起來比較軟糯,涼拌米皮結實有韌性,用筷子拉的時候還有點Q彈。米皮熱食更受歡迎,涼皮米線,雖然我們有時會選擇油炸熱食,但還是更常吃涼菜。
來到漢中,不得不嘗嘗米皮,被媒體評為中國十大經典地方早餐之壹。米皮也位列漢中四大小吃之首。
蔬菜豆腐
蔬菜豆腐腦又稱蔬菜豆腐粥,是漢中四大美食之壹,也是漢中人百吃不厭的壹種家常菜。其精髓在於豆腐。黃豆浸泡,磨漿,豆渣過濾,煮沸,加漿,然後濾出,壓成塊狀。做出來的豆腐很鮮嫩,不像北方吃的豆腐偶爾會澀,也可能是我買錯了。然後在酸水裏加入米飯開始煮,等豆腐快熟的時候加入豆腐。再吃的時候會配上配菜,別有壹番滋味。酸湯,綿綿豆腐,回味無窮。
水淤泥
漿面類似酸湯面,酸辣,香味獨特,口感層次豐富。漿面是用漿水做的,是把小米煮熟,放在涼水裏泡五到六天左右,等水面上長出白花,變酸了再做的。夏天常把漿液作為防暑降溫飲料,對緩解暑熱上火有非常好的效果。關中的漿水大多是用芹菜沖泡的,面條少,湯多。漿水的美味之處在於漿水的酸味和醋的不同。雖然是酸的,但是確實有壹股清香的酸味,很溫和,很舒服。
粉皮(由大豆或紅薯澱粉制成)
漢中粉條也是漢中的特色小吃之壹,又稱“刀削皮”。它是由蕨根粉和澱粉制成的。這些澱粉用水稀釋,加入明礬,然後倒入鍋中,均勻塗抹。然後加入醬油、醋、鹽等調料,配以豆芽、菠菜等涼菜食用。說起來,酸辣蕨根粉也是壹種美味。蕨根粉是從野生蕨類植物的根部提取後再提取澱粉,所以命名為蕨根粉,更容易理解為蕨根澱粉。漢中粉條比較韌,口感順滑。夏天端壹碗不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