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三十周年紀念隨筆

三十周年紀念隨筆

導讀:征文是指壹個辦公室為了壹項活動向社會公開征集相關文章。下面是工廠30周年的範文,是我精心為妳整理的。歡迎閱讀!

三十周年征文(壹):在碩果累累的壹年的日子裏,我們迎來了公司成立十七周年的喜悅!

十七年可能只是歷史長河中的壹個小浪花,再詳細的史料也只是寥寥幾筆而過。對於我們的勝利,這十七年承載了太多,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形容的。

這十七年是多麽艱難曲折啊!能夠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上站穩腳跟,成為電聲行業數壹數二的企業,不是壹朝壹夕可以做到的,而是離不開七鑫這個全廠十七年來的齊心協力和艱苦奮鬥。這十七年是團結奮鬥的十七年,艱苦奮鬥的十七年,開拓創新的十七年,汗水灌溉的十七年...正是這十七年的積累,成就了今天勝利的生機和活力。

剛剛步入社會的我,帶著壹張畢業證,壹份對未來的完美憧憬,壹份對工作的原始熱情,於3月17日來到了勝利之家,很榮幸成為勝利之家的壹員。畢業前,老師反復教育我們。由於近年來的擴招,此刻的大學生已不再是青睞的對象。我們將面臨雙向選擇。其實大家都知道,此刻就業形勢嚴峻,競爭激烈。但是,在不了解現實洗禮的情況下,我已經暗暗為自己的高等教育留下了壹絲驕傲。最終,我選擇了我最喜歡的勝利,勝利也選擇了我。

我喜歡那裏,喜歡那裏緊張有序的工作;我喜歡這個上進的團隊;我喜歡那裏...因為她充滿了活力和激情,她用激情和活力感染著每壹位員工,激勵著我們不斷進取。把它變成我們對未來的期待,變成永不放棄的力量。

回憶就像翻頁,帶我回到每壹個精彩的段落,重溫每壹個成長的瞬間。和公司在壹起六年了,時間就像我們手指間的細沙,在不經意間悄然流逝。我們仔細壹看,壹路散落的沙子,記錄著我的腳步,記錄著我走過的路。其間經歷了無數的風雨,辛酸,仿徨,但更多的是安慰和幸福。讓我體會到了工作的樂趣和好處,也讓我受益匪淺,久久難忘。田震的歌裏有這樣壹句歌詞:“所有的完美都只是昨日的沈醉,淡淡的感覺才是這壹天的味道。”當我開始冥想時,往事如煙,我帶著許多情感和許多甜蜜的味道回憶起來。

我明白,選擇了勝利,就要不斷挑戰自己,管理自己,發揮自己的潛力,這樣才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實,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和無限的潛力。公司的成功不僅取決於我們每個部門做得如何,還取決於不同部門如何協調。選擇了勝利,就意味著選擇了廣闊的天地,妳需要不斷戰勝自己。用壹張白紙畫出美好的藍圖,我會在那裏苦心畫出我有益的、有價值的人生藍圖,無怨無悔。

勝利在成長中進步,在進步中成長。17年,如果說前十年要為生存而奮鬥,後七年要為進步而歡欣鼓舞,那麽,在這壹天,我們正起航駛向新的彼岸!這壹天的勝利者更成熟、更睿智、更清醒、更堅定。十七年的市場打拼,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我們不再是蹣跚學步的孩子,每走壹步都需要關註自己的翅膀。如今,我們的企業朝氣蓬勃,充滿了無限的青春活力和激情。先進的技術水平,充足的資源配置,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全新的營銷策略,唯壹不變的是勝利者敢於挑戰、奮發向上的精神。我們深信,只要我們壹步壹步地按照目標,揮灑汗水,奉獻青春,我們終將迎來更加完美的明天,為所有的勝利者建造壹個幸福的天堂!

這壹天,勝利十七歲。對我們來說,這只是壹個新的起點。我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許多山要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真誠地祝願獲勝者壹路順風,承載我們所有人的願望,永遠向前,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

30周年征文(二):在冰雪消融、萬物復蘇的春天,勝利煉油廠迎來40歲生日。

收到宣傳部發來的廠慶40周年邀請函,讓我的思緒回到了煉油廠艱苦創業的建設時期。回首往事,作為壹個曾經為她奉獻過自己的老黨員,怎麽能不感慨萬千?回想起那些從營房拿槍打仗的士兵走進煉油廠,成為石油戰線建設大軍中的壹員的歲月,不僅心情起伏不定,而且久久不能平靜。往事如煙,雖然我已經82歲了,又聾又暈,記憶力也嚴重衰退,但當年煉油廠艱苦奮鬥的場景依然記憶猶新。

20世紀70年代初,我從壹個戰鬥了32年的軍營來到壹家煉油廠,在那裏我開始創業。從壹個經歷過戰爭和槍林彈雨的軍人,變成建設祖國石油戰線的壹員,是我人生的重大轉折。人生轉折之後,我來到了煉油廠,走上了新的革命崗位,成為勝利煉油廠幾千名職工中的壹員。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們提煉出了人的艱苦奮鬥,沒有條件,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無私奉獻,不顧壹切的精神。

勝利煉油廠在20世紀70年代初還是壹個普通工廠,只有三套裝置,即聯合裝置、北方常減壓蒸餾裝置和烷基化裝置。當時的操作間、泵房、宿舍樓、工人家屬院都很簡陋,隨處可見“幹壘”“油氈屋頂”的簡易房。胡大仍然是壹座光禿禿的石頭山。如果妳站在塔頂環顧四周,生產設備外面到處都是雜草。

在壹家煉油廠工作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突擊隊的隊旗四處獵獵招展和令人鼓舞的高音喇叭播放獎狀組成的壯觀戰鬥場面,以及維修工滿身油汙、為戰爭速度爭分奪秒而揮汗如雨的激烈戰鬥場面。雖然沒有硝煙,沒有號角,但是妳追我趕,汗流浹背,下定決心,克服壹切困難,革命,艱苦奮鬥的場面,給人的感覺就是壹個戰場。當時維修工幾乎每晚都加班到10以後,工地的喇叭在10都是關著的。維修開始的時候,很多幹部職工在現場連續奮戰幾天幾夜,沒有回家。第壹次參加維修,就被工地的火熱場面和熱情的工人感動了。正所謂“人是鐵飯鋼”,維修工辛苦,物流就更重要了。當時我參加的是維修後勤。維修時,廠部為辛苦的維修工人準備了壹大碗茶,用了許多近壹米厚的大水缸來滿足辛苦勞累的維修工人的口渴,想方設法讓工人們隨時喝到熱茶水。70年代,計劃經濟糧食供應還很困難的時候,廠部就組織後勤同誌。當時他們想盡辦法尋找米、面、肉、魚的來源,滿足員工午餐和晚餐的需求。而且為了員工吃好,準備了大量的烹飪和熟食,面食花樣有十幾種。那時候生活比較困難,員工吃肉包子、餃子都覺得性格不錯,為了盡可能滿足辛苦壹天的員工。

吃完喜歡的、滿意的飯菜,在食堂人手不夠的情況下,廠部組織了壹些單位和機關的總經理輪流在食堂幫廚。每個單位都非常支持後勤工作。忙的時候也開始多次和大家壹起包餃子,包肉包子,真的很想為連續辛苦勞累的維修工人盡壹份力。當我們看到飯堂裏、飯堂前的臨時工棚裏擠滿了來吃飯的工人,聽到工人們對飯堂的飯菜很滿意,後勤工作的同誌們都很欣慰。當年紅旗飄揚,號角嘹亮,艱苦條件下奮力維穩、激情創業的場景,回憶起來依然十分激動人心。創業建設時期勝利的幹部職工渾身是油,汗流浹背,妳們汗流浹背,真的是難以忘懷。難忘戰勝日以繼夜奮戰的幹部職工的紅眼;我忘不了那段革命和拼搏激情燃燒的歲月。

時光荏苒,轉眼四十年過去了。四十年風風雨雨,創業之路,四十年跋涉鑄就輝煌。勝利煉油廠經過40年的風雨兼程和艱苦奮鬥,依靠勇於拼搏的老壹代和新壹代幹部、共青團員和愛崗敬業的工人,把壹個年產僅350萬噸的小廠建設成為年產1000多萬噸、擁有20多套設備和30多種石油產品的特大型石油加工基地。

在勝利煉油廠創業的老壹輩現在都老了,很多都陸續離開了。能讓老壹輩企業家感到欣慰的是,勝利煉油廠的原油操作間泵房,變成了寬敞明亮、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機房;過去光禿禿的大虎山已經成為員工休閑健身的寶地。過去簡單粗加工原油的普通煉油廠,已經成為煉油行業壹顆璀璨的明珠。勝利淬煉人用自己的智慧、努力和汗水,用自己的雙手和青春,讓過去壹片荒涼的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把壹片荒蕪的土地變成了造福祖國的沃土。

勝利煉油廠的昨天是艱難的,勝利煉油廠的今天是成功的,經過艱苦奮鬥的勝利煉油廠的明天將會更加強大,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