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祥符二年(1009)四月,丁偉宋朝負責修建余慶趙穎宮(宮而非城)。工程規模巨大,除了錢之外還有三個問題:壹是建造宮殿需要大量的土,而首都的空地很少,所以要在郊區挖很遠的路,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二是建造宮殿需要大量的建築材料,這些材料都需要從外地運來,而汴河在郊區,離宮殿很遠,要找很多人從碼頭搬運到宮殿;第三,北京清除了很多垃圾,比如碎磚瓦,也很麻煩。丁偉宋朝經過深思熟慮,制定了科學的施工方案:首先從工地挖幾條又大又深的溝,把挖出來的土作為施工的新土,解決新土問題。第二步,將汴水從城外引入挖好的溝渠,用木筏和船只運送木石,解決了木石的運輸問題。最後,材料運輸任務完成後,將溝裏的水抽幹,將工地的垃圾填進溝裏,這樣溝就又平整了。壹舉兩得,既省時省錢,又能使現場井然有序,使城市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因施工而受到大的影響。該項目最初預計在65,438+05年內完成。然而,丁偉宋朝招募了成千上萬的工匠,命令他們日夜不停。結果只用了七年就完成了,深得皇帝賞識。
其實這個人很有天賦,善於制定奇怪的計劃。我過去常常躲避敵人,保護人民。通過巧妙的方法,成功地減少了統治下人民的稅收,整頓了市場秩序。但因為喜歡迎合皇帝,對皇帝的享樂給予了無原則的支持,最後被斥為應聲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