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均安鎮的組織演變

均安鎮的組織演變

明朝至清朝,明朝建縣後,有都城、堡寨三個基層組織。均安轉都馬寧,5堡27寨。清朝初期,仍沿用明制。光緒年間撤都建區,均安編為九區。從明朝到清朝,九區歸馬寧管轄,九區歸馬寧管轄。有5座城堡,27個村莊,三花歸白騰堡管轄。後白藤堡分為蓮舫等8個村和高村等4個村,所以白藤堡管轄三花等13個村。清鹹豐三年(1853),白藤堡三華村梁姓遷居馬寧堡南沙開墾,並於同治年間修築防洪堤,取名新圍。清末,9區劃為15鄉:倉門、沙頭(含梁村)、機頭(含橋頭)、外村、南房、上村、芝浦、三花、福安、星茶、白藤、馬角。除白藤、馬角鄉外,其余13鄉都在西江尾段磨刀沙上,所以民間統稱這裏為13鄉江尾洲。

清光緒十年(1894),法國攻打安南(今越南),朝廷出於資助國防和招兵目的,將順德縣劃分為十個團。光緒末年,團改為區,均安地區編為9區。

辛亥革命後,基本沿用清末的建制,但取消了杜河堡和縣府直屬區的轄區,仍將9區建制為15鄉。民國三十五年(1946),縣政府將原來的10區縮減為6個引導區,48個鄉。前9區納入第六指導區,後4鄉為16村。民國三十六年(1947),原馬娘郡南沙劃入均安地區,設立南沙鄉,故原九區轄五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3月,順德縣明確恢復區建制,均安地區由9區組成。倉華鄉共編為4個村(包括倉門、天聯、三華、新華)。1952-1954設行政鄉,改組為三花鄉。1956年4月,原12鄉縮編為均安鄉,三花恢復為村。1958年3月,各村、白藤、馬角合編為均安鄉。同年9月,撤銷鄉鎮制,成立均安人民公社。大隊成立之初,就成立了營、排,營負責大隊的村務、財務、經濟和社員分配。有四個排(65438。1961四月,原均安人民公社分為均安公社,三化大隊分為金榮、東門兩個大隊。6月1963,恢復均安人民公社,三花也恢復原生產大隊。1983 12撤銷人民公社和生產大隊,成立均安區辦事處,三化大隊改制為三化鄉人民政府。1987年2月撤區建鎮,成立三花村民委員會。1989撤村建區,成立三花行政區辦事處。1999撤區建三花村委會。2002年體制改革後,三花村委會改為三花社區居委會。

早在宋末,崔、周、梁、謝等人就在此開村。開村時,崔氏是個大家族,有三個兒子,分別叫華夏、華友、華傑,所以村子取名三花。村裏的碧灣村,原本是江尾堡的壹個自給村。清鹹豐年間納入三花,名為東門坊。碧灣牌樓於1959拆除。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歐陽氏兄弟遷居河尾,其弟居三花。之後人口越來越多,現在已經成為壹個大家庭。境內分為文明、金榮、東門、祁鳴四個廣場。三華社區位於佛山市順德區西南偏南,距區政府所在地18km。位於均安鎮中心,西北有聯埔,南有沙頭,東有鎮面,東南有倉門。屬於由沖積珠江平原和低山丘陵組成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總居住面積2.08平方公裏,下轄壹個股份合作社和四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4001,流動人口5000。工業企業145家,其中“牛仔系列”服裝企業86家。集體商鋪380間(654.38+萬平方米),集體可支配收入654.38+05萬元。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5.3億元,年人均分配6698元,股東分紅(每股)1萬元。居委會先後被授予“廣東省衛生村”、“廣東省文明示範村”、“全國創建文明工作先進村”等榮譽稱號。合理利用我們現有的資源,推進社區服務項目建設,開設壹流的電子網頁,將社區服務的設施和項目內容分門別類放在網頁上,方便本地區網民尋求服務。

三花社區由專業性較強的三花物業管理公司統壹管理轄區內的8個住宅小區,規範管理住宅小區的環境、衛生、治安、綠化等事項。在商業區中心有壹條文明商業街,積極開展創建“文明戶”活動,完善動態管理制度。

村容和商業環境的衛生管理。我們實行獎懲制度,定期監督、檢查、評比,讓環衛工人清掃後自覺清掃,定點、不定期提供專職服務。每年都有四次立體防蚊滅鼠行動。村裏共投資2500多萬元修建了400多米長、13米寬的金文路。高標準治理“華”三華河段,在“華”兩岸建設2.3萬平方米的水鄉特色中央公園、1.3萬平方米的山地公園和標準遊泳池。此外,中國的山丘上種植了“巨案”和樟樹綠苗,優化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並在村莊中心修建了幾個小公園。為廣大群眾創造了壹個享受自然的舒適寧靜的休閑娛樂場所。

全社區4個自然地塊1.2 ~ 2.2米車道全面拓寬。小區內道路(含內街)硬化100%,排水覆蓋率達到98%,無害化池達到95%。隨著經濟的繁榮發展,三花社區居委會堅持把開展群眾願意參與的文體活動作為“民心工程”,做到有組織、有場所、有經費、有成果、有激勵,從而使三花的文化建設和群眾文化活動成為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社區居委會相繼成立了曲藝社、書畫攝影協會、象棋隊、籃球隊等業余群眾組織,有力地促進了各類文體活動的開展。居委會給這些群眾組織撥了專款,保證了必要的文化體育活動設施和基本活動經費。

三花曲藝社是均安地區知名的曲藝團隊。曲藝社40多人。居委會每月撥出2000元專款支持曲藝社和書畫攝影協會作為活動經費。曲藝社、書畫攝影協會每次參加城鎮的文藝演出、攝影、書法比賽,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了居民的文明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