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是雜食性動物,其中植物性食物只占飲食的7%左右,動物性食物占飲食的93%左右。主要以昆蟲為食,如藻類、浮遊植物等,也有鱗翅目、鞘翅目、半翅目、雙翅目等昆蟲。而且青蛙經常棲息在河流中,主要在池塘附近的雜草中活動,壹般在每年的4月中下旬繁殖。
青蛙是脊索動物、兩棲綱、無尾目和蛙科的兩棲動物。它們的體長可達10 cm,皮膚粗糙,布滿疣,背部黃綠色,有不規則的斑紋。青蛙的腹面為白色,前後肢有橫斑,腳趾圓,趾蹼飽滿,前腿粗壯,指墊發達,呈灰色。青蛙的成蟲沒有尾巴。它們在水中產卵,大部分在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通過鰓呼吸。變異後,成年人主要通過肺部和皮膚呼吸。
養青蛙的註意事項
青蛙養殖密度不宜過高。如果養殖密度過高,容易爭食或者打架,對養殖環境的汙染也比較大,最好每平方米養20到50只左右的青蛙。在養殖青蛙的過程中,要註意分池飼養,經常觀察青蛙的生長情況,根據青蛙的生長情況科學調整密度。青蛙壹定要按實力分組,方便後期育肥。
青蛙對水質的要求很高,所以在養殖過程中要對水質進行嚴格的管理。如果露天池塘用於死水養殖,就要經常換水。如果是活水養殖或者流水養殖,就要適當提高水流的速度來改善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