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玉,神講究衣飾,祭祀中少不了玉。《左傳》載:“祭玉帛,敢加之。”《墨子·尚同》雲:“事鬼神,不可失。”玉帛包括各種玉禮器和皮帛,是除了食物之外最常用的祭祀手段。玉在祭祀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李周,有記載說玉被用作慶祝世界的六種器皿!!玉是貴族佩戴的寶物。在缺乏金銀飾品的古代,玉石是非常寶貴的。佩戴玉器已經成為貴族的獨特象征。在漢朝,據說君子玉不離身。用玉做傑夫和印章是很有價值的。玉的禮儀制度在此時空前發展!人們把玉視為美麗的代名詞,甚至連想象中的眾神居所也叫玉臺。絲綢是絲織品的總稱,是貴族禦寒用的生活資料。在古代,普通人只能用麻衣打扮,而《左傳》中描述的魏文公也只是用絲綢加冕,這在古代是極其珍貴的。正是因為玉帛的稀有珍貴,古人才供奉玉帛。
3、用人,人祭祀神靈,古書叫“用人”,後來叫“人祭”。人祭,不僅在原始宗教中,在後來的宗教中,都是宗教史上最黑暗的壹頁。人祭起源於原始社會的部落戰爭。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人的價值無法體現。戰爭中的俘虜,女人可以被玩弄,孩子可能被收養到家庭中,成年男人被殺死,獻祭給神靈。人作為祭品的另壹個現象是為男神提供美女。還有少男少女壹起祭神的現象。以童年的人體為祭品,壹是因為孩子稚嫩,二是因為神靈喜歡孩子,孩子是天真純潔的,這與神仙家庭追求長生不老有關。
4.用血是壹種特殊的犧牲。古人認為血是有靈魂的,它可以維持人或動物的生命。壹旦失血,就意味著受傷甚至死亡,仿佛血液有壹種神奇的力量。祭品的血是人血和動物血。佤族有供奉獵人頭顱作為祭品的習俗,所以獵頭的血有著神秘的意義。獵頭的血混著骨灰和谷物種子撒在地裏,以為這樣可以促進谷物的生長。錫伯族祭祀土地神時,在地裏殺豬後灑豬血。壹些彜族人祭祀土地時,會在象征土地神的樹枝上蘸雞毛和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