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能有人會覺得,吃飯時用手機不像走路玩手機,只是不禮貌,沒有什麽危險,沒必要這麽挑剔。的確,吃飯時使用手機似乎不會像走路和玩手機壹樣導致事故、喪生或受傷等明顯的危險,但它也隱藏著與走路和玩手機不同的危險。在這個問題上,菜菜修女有話要說:
第壹點是從健康角度:吃飯時玩手機會分散大腦註意力,降低食欲,抑制消化液分泌,減弱胃腸蠕動,限制消化器官供血,阻礙食物消化。時間長了會造成消化器官功能下降,甚至引發慢性胃腸疾病。
第二點是從健康的角度:有調查顯示,每平方厘米手機裏駐紮著654.38+0.2萬個細菌。照此計算,整個手機至少有壹百萬個細菌,足以讓馬桶圈上的細菌隊伍汗顏。天啊,想象壹下把馬桶蓋放在餐桌上真沒品味。
?第三點來自於吃飯的禮儀:吃飯的時候玩手機真的很不尊重人,尤其是和別人壹起吃飯的時候!非常無禮!甚至和別人吃飯都是不禮貌的,別人在吃飯說話,妳在玩手機。長此以往,必然會影響妳的個人形象。
?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行的“食育”教育,壹般被解讀為“每個公民都能自覺地培養良好的“食生”習慣,學習各種有關食品的知識,判斷選擇食品的能力,以實現健全的“食生”,傳承飲食文化傳統,保障自身生活健康”的學習過程。
?
日本從托兒所的日子就開始重視“食育”(類似於中國的托兒所,日本孩子早在出生後三個月就可以進托兒所)。保育園認為,食物教育在培養孩子對食物的熱情方面非常重要,對0-6歲的孩子進行“食物教育”有利於提高孩子對食物的關註度。
為了保證“食育”的效果,托兒所非常重視與家長的合作。上幼兒園的孩子的家長對孩子回家後在飯桌上的表現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吃飯時間是否過長、坐姿是否正確、是否挑食、是否邊看電視邊吃飯、是否正確握筷、是否邊吃飯邊聊天、咀嚼的力度和速度、飯量有多大、自由表達意見的方式等。
記得有個營養師朋友講過國外的壹個實驗。兩杯成分相同的果汁,小口慢慢喝,大口慢慢咽,身體吸收的營養不同。菜菜姐姐想說的是,如果孩子邊看手機邊吃東西,可能根本不會註意到食物的外觀和味道,囫圇吞棗地吃下去,吸收到體內的營養會大大減少。寶寶馬寶壹直說她愛她的孩子,擔心他們營養不良,她關掉了手機,並引導她的孩子註意他的食物。她可以在吃飯的時候給他講壹些關於食物的小故事,告訴他某種食物長在哪裏,告訴他某種食物的營養價值。小男孩吃了可以長高,小女孩吃了可以讓頭發又長又亮。這些都能讓孩子對食物產生興趣,愛上吃。
有些父母總是抱怨他們的孩子吃得不好。其實我發現,他們自己家孩子做的飯,即使沒有我們家做的漂亮好吃,也是對自己家的飯情有獨鐘,吃的跟豬壹樣。
受我影響,我家大寶很喜歡參與其中。他喜歡在廚房幫我切菜,翻鍋。我記得有壹次吃蘋果醬漢堡。大寶說,這個好吃。當妳回去的時候請為我做它。我以為還是要烤胚,就順口說,這個看起來很麻煩。大寶居然說:不用麻煩了,我什麽都懂。就買壹些西紅柿,生菜,雞蛋,沙拉醬,切好,雞蛋煎好,壹層壹層的放在面包裏。雖然他說的很簡單,但我很高興他壹邊享受美食壹邊研究。我們的交流也是很好的親子時光。如果能壹起買材料,壹起回家做個巨無霸漢堡,我們會更幸福。
其實我們和孩子也是有感情賬的。就像銀行賬戶壹樣,會有存款、取款、投資、透支。這個賬需要每天壹點壹點的存,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以後有問題有矛盾的時候,因為有好的基礎,不會出現感情賬透支破產的情況。
?
?菜菜修女真誠地建議父母放下手機,多陪陪我們的孩子。再好的電視節目,我們給孩子的愛是無法替代的。更多精彩資訊,請關註蘋果醬的微信官方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