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開水路枝葉,開光路花果飄香:水果種植要想長樹,就要多澆水,要想結果,就要有充足的光照。在幼樹階段,大肥水可以盡快分枝繁殖,為建造更多的結果部位打下良好的基礎;結果期過後,要控制澆水,否則會加劇營養生長,影響座果率和產量。果園管理是有講究的,其中重要的壹環是徹底了解果園的產量潛力,而這種潛力取決於果樹的光合能力。有效光合面積大,樹勢壯,果實產量多,是果園高產優質的基礎。光照是提高果實品質的重要因素。
3.許多小樹枝是珍寶,而許多大樹枝卻結不出什麽果實:蘋果樹和其他果樹的幼樹會茂盛,新芽的生長會很大。可從眾多枝條中選擇合適的枝條,培育骨幹枝條;大量的枝和大量的葉可以提高光和能力,迅速擴大樹冠;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輔助枝緩解樹勢,促進其早果豐產。因此,冬季修剪時,要及時清理或更新果枝。
4、砍樹容易做決定:砍樹在普通人心目中很神秘,會砍樹的人被尊為能人。大部分人無法判斷樹勢和枝勢。如果不能判斷,就不知道用組合剪枝法還是分割剪枝法。不會判斷修剪反應。不知道明年這把剪刀會在哪裏重新分配養分,哪裏強,哪裏弱。不知道前期的地下投資。同樣是修剪技術,投入大的修剪反應會和投入小的不壹樣。
5、常看常不看,越剪越會剪:果樹修剪無疑是個技術活。技術主要表現在修剪的時候,腦子比手快,要先判斷哪根樹枝該剪,哪根樹枝該留。總是看別人修剪,而不是判斷他們為什麽要這樣剪,只能經常看,經常不看。只有自己實踐,才能起步更準,膽子更大。修剪時,既要判斷整體樹勢,也要判斷壹個分枝的分枝勢;既要考慮相鄰樹的關系,也要考慮修剪後的反應。既要考慮修剪對營養的調節,又要考慮對果實數量和質量的影響。很多果農自己不砍樹,習慣付錢給別人幫他們砍。別人修剪果樹的時候,不清楚妳過去和未來的投入和施肥類型,自然很難做好。著急的話怕浪費時間,也不會想那麽多,修剪效果更差。我們提倡果農自己修剪,他們的果園最了解,修剪判斷最準確,所以出錯的概率很小。要學會自己修剪,首先要了解果樹生長的基本習性,掌握修剪的基本要領。壹開始可以慢慢修剪,多思考少做,慢慢就會熟練了。其實,果樹修剪是個“粗活”。只要抓住了主要矛盾,解決了主要矛盾,往往看不到,越割越多;跟風容易出錯,多動腦筋提高快。
6、輕剪不是不剪,重剪不是大剪:果樹修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修剪方法。在評價修剪的程度時,往往有人覺得重,有人覺得輕。。比如,對於枝繁葉茂的樹,在去除大樹枝時要輕柔,壹次可以去除壹兩根。去掉大樹枝可以促進樹的生長。如果去掉大量的小樹枝,樹很容易在第二年變得更加茂盛,難以控制,影響開花。望舒既有大枝,也有小枝,就是修剪偏了;但如果樹勢較弱,去掉壹根或幾根大枝,適當疏掉壹些弱枝和衰老枝,把養分集中在剩余枝上,會促進樹向中庸轉化,那麽修剪就不重了。只有輕切不是不切,重切不是大切。主要針對兩種極端行為。有些人有愛惜樹枝的嚴重想法。修剪的時候,他們不是從樹勢來判斷,而是看花芽的修剪。只要有花,就擺脫不了,導致滿樹的樹枝太多。有些人急於解決光照惡化的問題,不判斷修剪反應,壹味追求樹形,去除大枝修剪大量枝條,想壹次成型,結果適得其反。總之,輕重修剪因樹而異。修剪的輕重是以樹勢為依據,修剪反應是準則,目的是最終達到合理的每畝留枝量。修剪的輕重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7.新樹的老枝和老樹的新枝:新栽幼樹的營養生長大於生殖生長。管理的重點是盡快擴冠,盡可能提高全園覆蓋率,培育骨架,為培育豐產樹奠定基礎。蘋果枝按性質分為結果枝和發育枝。進入盛果期後,結果枝尤其是果表二次枝連年成花,使結果枝下垂,生長勢減弱,結果能力逐年下降。
8、滿樹花,半樹果:意思是花多必然果實少,花少可能果實多。這種現象在各種水果品種中都很明顯。既然各種水果都存在這種現象,那就不是品種的固有特性,而是管理原因。“滿花半果”現象的直接原因是養分積累的問題。在果樹壹年的生理周期中,開花期消耗的營養相對最大。在這個階段,樹上沒有成熟的葉子,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制造養分。所有開花消耗的能量都來自於前壹年的積累。整棵樹的養分含量有限,肥力也有限。樹上開滿了花,意味著消耗了更多的養分。當養分無法養活這麽多孩子的時候,孩子就會因為缺乏奶水而死去,只剩下半顆樹果。反之,樹上花少,消耗的養分少,座果率高。最後當然會“碩果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