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妳正宗的麻婆豆腐方法,步驟簡單,越吃越上癮。

妳正宗的麻婆豆腐方法,步驟簡單,越吃越上癮。

麻婆豆腐是壹道經典的傳統川菜。很多人愛吃,卻做不出餐廳的味道。那是因為妳錯過了幾個關鍵步驟。今天美食十日教妳做麻婆豆腐比家裏餐館做的還好吃。

由石天美食

1,豆腐刀,先切成厚片,再切成條,最後切成小方塊,切的時候選擇從後向前切,這樣可以防止豆腐粘刀。

2.然後把豆腐焯水,焯水的時候加壹勺鹽。

3.倒入豆腐煮透,大概1分鐘。

4.把湯和豆腐倒進碗裏。這壹步的目的是防止豆腐粘連,同時起到保溫的作用。燒的時候豆腐會燒的很透,這是豆腐好吃的關鍵。

5.蒜苗割破了小馬的耳朵

6.準備壹小塊牛肉,去掉筋膜,切成小塊,然後剁成粉,沒有肉末細。

7.取壹個盤子,加兩勺豆瓣醬和壹勺豆豉。

8.在熱油中加入牛肉末。

9.加壹點料酒

10,撒鹽入底味

11.用小火把這牛肉炒壹下,放出來備用。

12,不洗鍋少倒油。

13,加入豆瓣醬和豆豉炒紅油。

14,加壹勺辣椒面,增加辣味,顏色更亮。

15,加壹小碗水

16,控制豆腐的水分,倒入鍋中,讓水完全淹沒豆腐。

17,然後加入壹勺味精

18,壹勺雞精

19,壹勺生抽,中火五分鐘,讓豆腐熟透,完全入味。

20.水1/3的時候,加入牛肉末,這是牛肉香脆的關鍵。

21.開始第壹次增稠。這壹步的目的是讓增稠的汁液緊緊包裹在豆腐上。

22.加入蒜苗,用勺子輕輕壹推。

23.開始第二次和第三次增稠,濃度會更強。

24、火汁亮油,即可出鍋裝盤。

25.裝盤的時候壹定要用深壹點的容器,不要淺壹點的盤子,保持口中溫熱,最後撒上花椒粉。

1.炒豆瓣醬、豆豉、辣椒面的時候,壹定要文火。2.不要把牛肉切得太多。壹定要煎到酥香。第壹次稠化前加入牛肉,這是酥香的關鍵。3.將豆腐浸泡在原湯中,防止粘連,保溫。輕輕翻動使醬料在豆腐上變稠緊密,再進行第二次、第三次增稠,但濃度要比第壹次濃,以達到紅潤亮油的效果。

1.更年期的“保護者”

有效預防骨質疏松、乳腺癌、前列腺的發生。

2.預防心血管疾病

豆腐不僅能健腦,還能抑制膽固醇的攝入。大豆蛋白顯著降低血漿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不僅可以預防結腸癌,還有助於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3.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

用來做豆腐的大豆含有大豆異黃酮,可以調節乳腺對雌激素的反應。日本女性尿液中異黃酮的濃度是美國和荷蘭女性的100 ~ 1000倍,這與日本人經常吃大豆有關,也是日本乳腺癌發病率低於歐美的壹個原因。此外,還能有效預防白血病、結腸癌、肺癌、胃癌等。

4.抗血管

大豆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明顯的抗癌活性,通過清除體內自由基,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

5.牛奶的替代品

豆腐的營養價值和牛奶差不多。對於因乳糖不耐癥不能喝牛奶或不吃肉類家禽控制慢性病的人來說,豆腐是最好的替代品。

6.滋補、清熱、養生

豆腐是壹種滋補、清熱、養生的食品。常吃能補中,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胃。比較適合熱體質、口臭、口渴、消化不良、發燒的人。現代醫學證明,豆腐不僅具有增加營養、幫助消化、增進食欲的作用,而且有利於牙齒和骨骼的生長發育,能增加造血功能中血液中鐵的含量。

豆腐雖好,但不宜天天用。

吃豆腐雖好,但過量食用會有害健康。

引起消化不良:豆腐富含蛋白質。壹次吃太多不僅阻礙身體對鐵的吸收,還容易出現腹脹、腹瀉等癥狀。

促進腎功能下降:人到老年,腎臟排泄廢物的能力下降。大量吃豆腐,攝入過多的植物蛋白,會增加體內產生的含氮廢物,加重腎臟負擔,使腎功能下降,不利於健康。

引起動脈硬化:豆制品中含有豐富的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轉化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會損傷動脈壁內皮細胞,容易使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沈積在動脈壁上,導致動脈硬化。

導致碘缺乏:大豆中含有皂甙,不僅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還能促進人體內碘的排泄。但長期過量食用豆腐容易導致碘缺乏。

促進痛風發作:豆腐含嘌呤較多,嘌呤代謝異常的痛風患者和血尿酸濃度高的患者容易導致痛風發作。

做好吃的有技巧,我的每壹道菜都有小妙招。妳可以通過搜索“豆果”直接查看我的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