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鄂爾多斯有什麽特產?

鄂爾多斯有什麽特產?

1,酸飯

如果有機會去鄂爾多斯的黃河,準格爾旗的山區,總能吃到糯米做的酸飯。那裏家家戶戶的竈臺上都會有壹個酸鍋。過去,那裏的農民把酸飯視為富裕生活的象征,有壹句話叫“早上中午煮酸粥,晚上油煎鹵飯。”制作酸飯時,將豆腐漿倒入小口壇子中作為“發酵料”,再將糯米熬過來的湯舀進去發酵。然後將壹定量的糯米洗凈,倒入缸中。把鍋放在火鍋桌上,總有壹天,“甜米飯”會變成“酸飯”大多數人不用“酵母”,直接用米湯和糯米發酵,這樣壹年四季都會有酸奶。

2.紅色泡菜

紅鹹菜是壹種具有蒙古族遊牧民族特色的食物。這裏的農民壹直吃紅鹹菜,就連農村上學的孩子也經常把它放在口袋裏當零食。紅色鹹菜很鹹,可以幹吃,也可以泡著吃。它們特別耐嚼。紅腌菜是在青黃不接的季節裏扶貧的壹種食物。秋收後,將白菜、蘿蔔、蕪菁、芋頭切成細絲腌制。第二年春天,它們被撈出來曬幹,直到幾乎幹透。然後在原湯(酸鹽湯)中煮熟,揉成丸子曬幹,就成了褐紅色的鹹菜。

3、蕎麥碗坨

蕎麥面碗是壹種精致的食物,衛生,適合時令。夏天熱的時候,吃壹碗餃子,消暑解渴。制作蕎麥面碗坨的原料是蕎麥面,用碗蒸,看起來像坨,所以叫碗坨。

4.酸燜蔬菜

在鄂爾多斯農村,酸燜菜是壹種四季皆宜的名菜,酸酸的,清香可口,回味無窮。酸菜燉菜是幾個概念的組合,是用酸菜等蔬菜煮熟後做成的菜。將山藥去皮洗凈,用刀切成菱形塊,將豬肉放入熱鍋中煸炒,加入大料、花椒、蔥、蒜、醬油、鹽,再次煸炒,加入足量的水。水燒開後,將酸菜放入鍋中燉,然後用鐵勺將鍋中的山藥搗碎,就做成了燉肉。

5.羊油痱子

制作羊油凍的原料有白面粉、白油、糖等。在壹定量的白面粉中加入植物油、糖和水,攪拌均勻。面團不能硬也不能軟,讓它煨壹會兒。將烤好的面粉撕成小面,放在面桌上,搓成細長的條狀,對折幾次,放在熱羊肉油鍋裏炸。吃的時候把羊油凍打散,泡在奶茶裏吃在嘴裏,又脆又甜,別有風味。

6.艾格格

艾格,俗稱臥乳,由鮮牛奶直接發酵而成。長得像豆腐腦,好吃好喝,夏天涼快。

7、豬灌腸

將豬肥香腸洗凈,放入鍋中,加少許醋加鹽,反復揉搓,洗凈,用冷水浸泡,取出瀝幹,切成壹尺多長,壹端用線紮緊,蕎麥粉加水,倒入香腸中,紮緊口,放入蒸籠,至半熟時,用針刺破腸衣放氣,蒸熟,冷卻,切成圓盤,再做成碟狀。

8.土豆球

土豆去皮,洗凈,搓成絲,倒入鍋中,土豆絲撒上面粉拌勻(土豆絲略灑清水),入蒸鍋蒸熟,放入鍋中,鍋內放豬油,油熱時加鹽和蔥花,將蒸好的土豆球倒入油鍋,用鏟子攪拌,攪拌均勻。吃起來軟硬適中,嘴巴爛。